1.单选题- (共40题)
A.拉力小于静摩擦力 |
B.拉力与静摩擦力大小相等 |
C.拉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小 |
D.拉力大小变化时,静摩擦力大小不变 |
A.先有作用力和然后才产生反作用力 |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
A.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
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保持平衡 |
A. 跟合外力F成正比 B. 跟合外力F与加速度a都无关
C. 跟它的加速度a成反比 D. 跟合外力F成反比,跟它的加速度a成正比
A.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变大 |
B.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变小 |
C.无论是超重或失重状态,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并没有发生变化 |
D.无论是超重或失重状态,物体所受到的重力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
A.同时落地 |
B.落地时速度大小相同 |
C.到达地面的时间不同 |
D.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 |
A.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一定是引力 |
B.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一定是斥力 |
C.如果它们带的是同种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一定是引力 |
D.如果它们带的是异种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一定是引力 |

A.平行纸面向上 | B.平行纸面向下 |
C.垂直纸面向里 | D.垂直纸面向外 |
A.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 B.磁通量减小,感应动势一定减小 |
C.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 D.磁通量变化越大,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
A.停用空调时,只通过遥控器关机 |
B.使用空调时总将其自动温度控制器设定在16℃ |
C.看完电视不是通过遥控器关机,而是及时关闭电源总开关 |
D.使用电风扇时,不管温度多高,都将风扇开到最高风速档 |
2.选择题- (共17题)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895 年恩格斯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还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原来,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做斗争的。”恩格斯晚年的反思和转变说明( )
大禹划分九州后,“根据九州土壤的性质,分为‘壤’、‘黄壤’、‘白壤’、‘赤植坟’、‘白坟’、‘黑坟’、‘坟垆’、‘涂泥’及‘青黎’等九种,依据各种土壤的肥力不同,分为三等九级。根据肥力的等级,安排农业生产,制定适当的田赋。”《中国历代帝王—夏禹》的记载说明当时( )
小王在搜集历史老师布置研究性作业的相关资料,主要内容有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②欧盟的建立、扩大和发展;③日本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断好转,国际地位也有了很大改善;⑤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日益提高。据此判断,该研究性作业的主题应该是( )
小王在搜集历史老师布置研究性作业的相关资料,主要内容有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②欧盟的建立、扩大和发展;③日本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断好转,国际地位也有了很大改善;⑤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日益提高。据此判断,该研究性作业的主题应该是( )
据统计,1978~1998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7.6%下降到28.5%,集体工业比重由22.4%上升到38.3%,1980~1998年城乡个体工业比重由0.02%上升到18.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比重由0.48%上升到19.9%。这说明( )
3.多选题- (共5题)
A. 到达对岸所用时间为50s B. 到达对岸所用时间为100s
C. 在出发点正对岸下游100m处到达 D. 在出发点正对岸下游200m处到达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0道)
选择题:(17道)
多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9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