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1753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单选题(共4题)

1.
如图所示,A、B两个小球从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位置水平拋出,结果它们落在地面上的同一点C,已知A离地面的高度是B离地面高度的2倍,不计空气阻力,从小球抛出到落在C点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个小球的加速度相同
B.A、B两个小球经历的时间相同
C.A的初速度是B的
D.A、B两个小球在C点的速度相同
2.
一轻弹簧的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相连,小球处于光滑水平面上.现对小球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右的变力,使小球从静止开始向右匀加速运动,在小球通过位移为的过程,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对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小球做负功
B.对小球做的功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量
C.小球所受的合外力保持不变
D.的功率保持不变
3.
A、B、C三个小球(可视为质点)的质量均为m,A、C小球带正电, B球不带电,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将三个小球连接起来竖直悬挂在O点,小球保持静止(如图),重力加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A段绳子拉力小于3mg
B.BC段绳子拉力大于mg
C.若BC段绳子越长,则OA绳子拉力越小
D.若增长绳子使AC两球距离加倍,则BC段绳子拉力变为原来的
4.
如图是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点和点到点电荷距离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点电荷是负点电荷
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两点的电势差为零
D.该电场为匀强电场

2.多选题(共6题)

5.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路面的两平行车道上同向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图中两车速度相等的时刻为T.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d处.则
A.t=T 时,乙车可能处于甲车前方
B.0~T 内,两车的间距一定逐渐减小
C.t=2T 时,两车相遇
D.t=2T 时,甲车仍在乙车前方d处
6.
某探测器原来绕月球做半径为R1的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半径为R2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R1 >R2,若变轨前后探测器的质量不变,则
A.探测器的加速度变大
B.探测器运动的周期变小
C.探测器的线速度变为原来的
D.探测器所受向心力变为原来的
7.
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放着一枚硬币,当转台转动时,硬币相对于转台始终没有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转动的角速度加倍,则硬币的线速度会变成四倍
B.若转动的角速度加倍,则硬币的向心加速度会变成四倍
C.当转台匀速转动时,硬币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D.当转台加速转动时,硬币所受的合外力不指向圆心
8.
长方形线框abcd通有恒定电流I,在线框所在平面内线框的左侧与ad边平行放置一长直导线,直导线中通有恒定电流I',电流的方向如图所示,线框和长直导线的位置都被固定,下列关于线框受到安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框的ab边和cd边不受安培力
B.线框所受的安培力合力向右
C.线框所受的安培力合力向左
D.若长直导线的电流I'加倍,则稳定后线框所受的安培力合力也随之加倍
9.
如图所示,为三个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分别垂直纸面向外、向里和向外,磁场宽度均为L,在磁场区域的左侧边界处,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体线框,总电阻为R,且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现用外力F使线框以速度v匀速穿过磁场区域,以初始位置为计时起点,规定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的电动势E为正,外力F向右为正.则以下能反映感应电动势E和外力F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是
A.B.
C.D.
10.
某发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如图所示,输电线总电阻为,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1、n2,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3、n4(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与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刚好相等,要使用电器正常工作,则
A.n1>n2
B.
C.升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大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
D.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流大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流

3.解答题(共1题)

11.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3m的足够长木板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的小木块.现给它们大小均为、方向相反的初速度,使木块开始向左运动,木板开始向右运动.当木块速度为零的瞬间,有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12的速度水平向左射进木块,并留在其中,重力加速度为

(ⅰ)求木块速度为零时,木板的速度大小
(ⅱ)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子弹射入后木块在木板上滑过的距离

4.实验题(共1题)

12.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及质量关系的实验,图为实验装置简图.

(1)根据图装置,实验前必须进行的重要步骤是   
(2)使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目的是使拉小车的力可认为等于   
(3)该同学利用实验中打出的纸带求加速度时,处理方案有两种:
A.利用公式计算
B.根据逐差法利用计算
两种方案中,选择方案 (填“A”或“B”)比较合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