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江川二中2018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1677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7

1.单选题(共5题)

1.
如图所示,x轴在水平地面上,y轴竖直向上,在y轴上的P点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y轴正方向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抛出两个小球ab,不计空气阻力,若b上行的最大高度等于P点离地的高度,则从抛出到落地,有  
A.a的运动时间是b的运动时间的
B.a的位移大小是b的位移大小的
C.ab落地时的速度相同,因此动能一定相同
D.ab落地时的速度不同,但动能可能相同
2.
如图所示,两块相互垂直的光滑挡板OPOQOP竖直放置,小球ab固定在轻弹簧的两端.水平力F作用于b时,ab紧靠挡板处于静止状态.现保证b球不动,使挡板OP向右缓慢平移一小段距离,则( )
A.弹簧变长
B.弹簧变短
C.力F变大
D.b对地面的压力变大
3.
如图所示,甲图中两导轨不平行,而乙图中两导轨平行,其余物理条件都相同,金属棒MN正在导轨上向右匀速运动,在金属棒运动过程中,将观察到(  )
A.L1、L2都发光,只是亮度不同
B.L1、L2都不发光
C.L2发光,L1不发光
D.L1发光,L2不发光
4.
如图所示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的边界由x轴和y=2sinx曲线围成(x≤2  m),现把一边长为2m的正方形单匝线框以水平速度v=10 m/s水平匀速地拉过该磁场区,磁场区的磁感应强度为0.4T,线框电阻R=0.5Ω,不计一切摩擦阻力,则
A.水平拉力F的最大值为8 N
B.拉力F的最大功率为12.8 W
C.拉力F要做25.6 J的功才能让线框通过此磁场区
D.拉力F要做12.8 J的功才能让线框通过此磁场区
5.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A和电压表V均可视为理想电表.现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B.小灯泡L变亮
C.电容器C上电荷量减少
D.电源的总功率变大

2.选择题(共2题)

6.已知函数 f(x)={ax2+2x+1(x0)ax3(x>0) 有3个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7.已知函数 f(x)={ax2+2x+1(x0)ax3(x>0) 有3个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3.多选题(共3题)

8.
如图所示,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平行金属导轨AB,CD,两端接有阻值相同的两个定值电阻.质量为m的导体棒垂直放在导轨上,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导体棒,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当导体棒静止在OO′位置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此时给导体棒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它能向右运动的最远距离为d,且能再次经过OO′位置.已知导体棒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恒为Ff,导体棒向右运动过程中左侧电阻产生的热量为Q,不计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则(  )
A.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为-Q-Ffd
B.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为-2Q-Ffd
C.导体棒再次回到OO′位置时的动能等于-4Q-2Ffd
D.导体棒再次回到OO′位置时的动能大于-4Q-2Ffd
9.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直导线通有垂直纸面向外的电流I,被一绝缘线拴着并处在匀强磁场中,导线能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则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方向可能是(  ).
A.大小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B.大小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C.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
D.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下
10.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C放在水平地面上,固定在C上的竖直轻杆的顶端分别用细绳ab连接小球A和小球B,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mB,当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作用在小球B上时,ABC刚好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匀速运动,且此时绳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力F的大小为mBg
B.地面对C的支持力等于(MmAmBg
C.地面对C的摩擦力大小为mBg
D.mAmB

4.解答题(共2题)

11.
(15分)图为“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上着陆最后阶段的示意图.首先在发动机作用下,探测器受到推力在距月球高度为处悬停(速度为0,远小于月球半径);接着推力改变,探测器开始竖直下降,到达距月面高度为处的速度为,此后发动机关闭,探测器仅受重力下落至月面.已知探测器总质量为(不包括燃料),地球和月球的半径比为,质量比为,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求:

(1)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及探测器刚接触月面时的速度大小;
(2)从开始竖直下降到刚接触月面时,探测器机械能的变化。
12.
如图所示,质量为2m的小滑块P和质量为m的小滑块Q都视作质点,与轻质弹簧相连的Q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P以某一初速度v向Q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问:
(1)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P,Q的速度各为多大?
(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是多少?

5.实验题(共1题)

13.
在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组装了一套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一端与细绳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与小车尾部相连接,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1)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不挂钩码,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__________的点。
(2)测量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按图组装好仪器,并连接好所需电路,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先接通拉力传感器和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_________,打出一条纸带,关闭电源。
(3)在打出的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在纸带上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取OABCDE等多个计数点,各个计数点到O点间的距离分别用hAhBhChDhE、…表示,则小车和拉力传感器在计时器打下D点时的动能表达式为________,若拉力传感器的读数为F,计时器打下A点到打下D点过程中,细绳拉力对小车所做功的表达式为_______。 


(4)某同学以A点为起始点,以A点到各个计数点动能的增量ΔEk为纵坐标,以A点到各个计数点拉力对小车所做的功W为横坐标,得到一条过原点的倾角为45°的直线,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