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9题)
1.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历经36h、航行约8330km,护送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8330 km”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
B. 此次护航过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231.4km/h
C. 求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做质点
D. 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是静止的

A. “8330 km”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
B. 此次护航过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231.4km/h
C. 求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做质点
D. 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是静止的
2.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5m/s,方向向东,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3m/s,方向向西。规定向西为正方向,在这1s内物体的平均加速度为( )
A.2m/s2 | B.-2m/s2 | C.8m/s2 | D.-8m/s2 |
3.
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更重要的是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关于思想与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速度定义式![]() ![]() |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
C.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
4.
三个质点a、b、c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t0时刻,a、b的瞬时加速度相等
B. 在0﹣t0时间内,a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C. 在0﹣t0时间内,c的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
D. 在0﹣t0时间内,a、b、c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A. 在t0时刻,a、b的瞬时加速度相等
B. 在0﹣t0时间内,a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C. 在0﹣t0时间内,c的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
D. 在0﹣t0时间内,a、b、c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5.
一物体以初速度为v0做匀减速运动,第1s内通过的位移为x1=3m,第2s内通过的位移为x2=2m,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时的位移为x,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初速度v0的大小为3.0m/s
B. 加速度a的大小为1m/s2
C. 位移x的大小为
D. 位移x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75m/s
A. 初速度v0的大小为3.0m/s
B. 加速度a的大小为1m/s2
C. 位移x的大小为

D. 位移x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75m/s
7.
一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F1、F2、F3的作用,三力的图示如图所示(小方格边长相等),已知力F3的大小为4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力的合力大小为(3
+
+4)N,方向不确定
B. 三力的合力大小为12N,方向与F3同向
C. 三力的合力大小为8N,方向与F3同向
D. 由题给条件无法求出三力的合力大小

A. 三力的合力大小为(3


B. 三力的合力大小为12N,方向与F3同向
C. 三力的合力大小为8N,方向与F3同向
D. 由题给条件无法求出三力的合力大小
9.
如图所示,一个被吊着的空心均匀球壳,其内部注满了水,在球的底部有一带阀门的细出水口。在打开阀门让水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与水的共同重心将会:()


A.一直下降 |
B.一直不变 |
C.先下降后上升 |
D.先上升后下降 |
10.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
B.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
C.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
D.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有摩擦力的相互作用 |
11.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
、
的物块A和B通过一轻弹簧连接在一起并放置于水平传送带上,水平轻绳一端连接A,另一端固定在墙上,A、B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均为
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转动,系统达到稳定后,突然剪断轻绳的瞬间,设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和
,
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
,则












A.![]() ![]() | B.![]() ![]() |
C.![]() ![]() | D.![]() ![]() |
12.
如图所示,一固定光滑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将一质量为m1的小环套在杆上,通过轻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2的小球,静止释放后,小环与小球保持相对静止以相同的加速度a一起下滑,此时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杆对小环的作用力大于m1g+m2g |
B.m1不变,则m2越大,β越小 |
C.θ=β,与m1、m2无关 |
D.若杆不光滑,β可能大于θ |
13.
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两个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摆球在运动过程中,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A.

B.

C.

D.

14.
如图所示,餐桌上的水平玻璃转盘匀速转动时,其上的物品相对于转盘静止,则


A.物品所受摩擦力与其运动方向相反 |
B.越靠近圆心的物品摩擦力越小 |
C.越靠近圆心的物品角速度越小 |
D.越靠近圆心的物品加速度越小 |
15.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则( )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等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速率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率 |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
16.
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重力势能的值随参考平面的选择不同而不同 |
B.物体的重力势能严格说是属于物体和地球这个系统的 |
C.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一定增加 |
D.物体位于参考面之下其重力势能取负值 |
17.
如图,不可伸长的细绳长为L,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将小球从与O点等高位置无初速度释放,若以O点所在的平面为参考面,则小球摆到最低点时的重力势能为( )


A.0 | B.mgL | C.2mgL | D.﹣mgL |
20.
水平面内有一等边三角形ABC ,O点为三角形的几何中心,D点为O点正上方一点,O点到A、B、C、D四点的距离均为L。现将三个电荷量均为Q的正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B、C处,如图所示,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则D点的场强大小为:( )

A.
B.
C.
D.

A.

B.

C.

D.

21.
如图所示,真空中A、B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分别为+Q和-q,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A、B之间用绝缘轻弹簧连接,当系统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下列过程都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仅将+Q变成-Q,平衡时弹簧伸长量等于
B. 仅将+Q变成-Q,平衡时弹簧伸长量大于
C. 仅将+Q变成+2Q,平衡时弹簧压缩量等于2
D. 仅将+Q变成+2Q,平衡时弹簧压缩量大于2


A. 仅将+Q变成-Q,平衡时弹簧伸长量等于

B. 仅将+Q变成-Q,平衡时弹簧伸长量大于

C. 仅将+Q变成+2Q,平衡时弹簧压缩量等于2

D. 仅将+Q变成+2Q,平衡时弹簧压缩量大于2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总跟电场方向相同 |
B.沿电场线所指的方向,电场强度越来越小 |
C.在以点电荷为中心的同一球面上,处处的电场强度都相同 |
D.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跟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一致 |
24.
一段通电直导线,长度为l,电流为I,放在同一个匀强磁场中,导线和磁场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下,通电导线所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情况将是()


A.丙的情况下,导线不受力 |
B.乙的情况下,导线都不受力 |
C.甲、乙、丁情况下,导线所受安培力大小都相等 |
D.丙和丁的情况下,导线所受到的安培力都大于甲的情况 |
26.
假设在真空玻璃盒内有一固定于地面上空附近的N极磁单极子,其磁场分布与正点电荷电场分布相似,周围磁感线呈均匀辐射式分布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正在该磁单极子上方附近做速度大小为v、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其轨迹如虚线所示,轨迹平面为水平面。(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则( )


A.带电粒子一定带负电 |
B.若带电粒子带正电,从轨迹上方朝下看,粒子沿逆时针方向运动 |
C.带电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仅由洛伦兹力提供 |
D.带电粒子运动的圆周上各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
27.
面积为0.4m2的5匝圆形线圈垂直磁场方向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0.5t(T),则
A.线圈有扩张的趋势 |
B.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率为1Wb/s |
C.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1V |
D.t=4s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8V |
28.
如图所示电路中,R为某种半导体气敏元件,其阻值随周围环境一氧化碳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一氧化碳气体浓度增大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V示数增大 |
B.电流表A示数减小 |
C.电路的总功率减小 |
D.变阻器R1的取值越大,电表示数变化越明显 |
29.
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频率不变,速度变大 |
B.均匀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
C.雷达是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 |
D.声波和电磁波都可在真空中传播 |
2.多选题- (共2题)
30.
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1s末的速度为2m/s.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 质点在第2s末的速度可能是4 m/s
B. 质点的加速度一定是2 m/s2
C. 质点的加速度可能是1 m/s2
D. 质点的加速度可能是3 m/s2
A. 质点在第2s末的速度可能是4 m/s
B. 质点的加速度一定是2 m/s2
C. 质点的加速度可能是1 m/s2
D. 质点的加速度可能是3 m/s2
31.
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0s内的位移为19m,则其加速度大小,和第10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a=0.38 m/s2 B. a=2m/s2
C. v=3.8 m/s D. v=19 m/s
A. a=0.38 m/s2 B. a=2m/s2
C. v=3.8 m/s D. v=19 m/s
3.解答题- (共1题)
32.
如图所示,在滑雪运动中一滑雪运动员,从倾角θ为37°的斜坡顶端平台上以某一水平初速度垂直于平台边飞出平台,从飞出到落至斜坡上的时间为1.5s,斜坡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若g取10m/s2,已知sin37°=0.6,cos37°=0.8.求:

(1)运动员在斜坡上的落点到斜坡顶点(即飞出点)间的距离;
(2)运动员从斜坡顶端水平飞出时的初速度v0大小.

(1)运动员在斜坡上的落点到斜坡顶点(即飞出点)间的距离;
(2)运动员从斜坡顶端水平飞出时的初速度v0大小.
4.实验题- (共3题)
33.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2.50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0=____(用L、g表示),其值等于____m/s;小球在位置b点的速率大小_____m/s;图中位置a是否是小球平抛运动的起抛点____(选填“是”、“不是”)(取g=10m/s2)

34.
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后,小球A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小球B自由落下。此后,可以观察到小球A与小球B__________(选填“同时”或“不同时”)落到水平地面上;若小球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小球A、B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x,则小球A被弹出时的水平初速度υ0=___________。

35.
某同学做“探究合力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用1条橡皮筋时弹力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要调节小木块a的位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完全相同的橡皮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次实验__________(填“必须”或“不必”)计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3)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上所打的点间距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的一段。

(1)本实验中,要调节小木块a的位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完全相同的橡皮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次实验__________(填“必须”或“不必”)计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3)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上所打的点间距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的一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9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