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1596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7

1.单选题(共4题)

1.
以下涉及物理学史的四个重大发现符合事实的是( )
A.楞次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
B.安培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C.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D.库伦通过扭秤实验发现库伦力与两点电荷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2.
如图所示,两平行直导线cd和ef竖直放置,通以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电流,a、b两点位于两导线所在的平面内,则( )   
A.b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B.ef导线在a点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C.cd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左
D.同时改变两导线的电流方向,cd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改变
3.
矩形导线框abcd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的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规定磁场的正方向垂直低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若规定顺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I的正方向,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4.
如图所示电路中,L是自感系数足够大的线圈,它的电阻可忽略不计,D1和D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将电键K闭合,待灯泡亮度稳定后,再将电键K断开,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闭合瞬间,两灯同时亮,以后D1熄灭,D2变亮
B.K闭合瞬间,D1先亮,D2后亮,最后两灯亮度一样
C.K断开时,两灯都亮一下再慢慢熄灭
D.K断开时,D1 . D2均立即熄灭

2.多选题(共2题)

5.
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 xOy 平面,平面内 a、b、c 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三点的电势分别为 10 V、17 V、26 V。下列说法(    )
A.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2.5 V/cmB.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 2V
C.电子在 a 点的电势能比在 b 点的低 7 eVD.电子从 b 点运动到 c 点,电场力做功为 9 eV
6.
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有一水平放置的U形导轨,导轨左端连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导轨电阻不计.导轨间距离为L,在导轨上垂直放置一根金属棒MN,与导轨接触良好,电阻为r,用外力拉着金属棒向右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则金属棒运动过程中( )   

A. 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为由N到M
B. 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BLv
C. 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D. 电阻R产生焦耳热的功率为

3.填空题(共1题)

7.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用来探测样品表面原子尺寸上的形貌,为了有效隔离外界震动对STM的扰动。如图甲,在圆底盘周边沿其径向对称地安装若干对紫铜薄板,并施加磁场来快速衰减其微小震动,无扰动时,按下列图“乙”或“丙”方案对紫铜薄板施加恒磁场;出现扰动后,对于紫铜薄板上下及其左右震动的衰减最有效的方案是__________(选填“乙”或“丙”),此现象属于__________(选填“电磁阻尼”或“电磁驱动”)。

4.解答题(共2题)

8.
如图,虚线所示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P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大量相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经过P点,在纸面内沿不同的方向射入磁场,若粒子射入的速度为 ,这些粒子在磁场边界的出射点分布在六分之一圆周上;若粒子射入速度为 ,相应的出射点分布在三分之一圆周上,不计重力及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求:速度为v1的粒子与速度为v2的粒子速度之比 .     
9.
如图所示,边长为L、质量为m、电阻为R粗细均匀的单匝正方形金属框,用细线把它悬挂于一个有界的匀强磁场边缘,金属框的上半部处于磁场内,下半部处于磁场外.磁场随时间变化规律为B=kt(k>0),已知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mg,a、b分别为金属框左右两边的中点.细线未被拉断前,求:   

(1)金属框下半部消耗的电功率;   
(2)从t=0开始直到细线被拉断的时间.

5.实验题(共1题)

10.
图甲中游标卡尺的读数是______cm,图乙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_________mm.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