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中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公元1086年写的《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方家(术士)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进一步研究表明,地球周围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北极,指北的磁极叫南极 |
B.对垂直射问地球表面宇宙射线中的高能带电粒子,在南、北极所受阻挡作用最弱,赤道附近最强 |
C.形成地磁场的原因可能是带正电的地球自转引起的 |
D.由于地磁场的影响,在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实验中,通电导线应相对水平地面竖直放置 |
2.
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固定一根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通电直导线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1" T,在导线外,以导线截面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有a、b、c、d四个点。已知d点的磁感应强度为
,方向斜向右上方,并与B的夹角为4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
B.b点的磁感应强度与d点相同 |
C.c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
D.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
3.
如图甲所示,A、B为两个相同的导体线圈,它们共轴并靠近放置。A线圈中通有乙图所示的交变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规定从左往右看顺时针方向为正)


A.0~t1时间内,B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 |
B.t2时刻,B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 |
C.t2时刻,A、B线圈之间存在相互吸引力 |
D.0~t1和t3~t4时间内,B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同 |
4.
如图所示,空间内存在半径为r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在磁场边界上有一粒子源S,粒子源以相同的速率V沿纸面向磁场中各个方向发射比荷为
的带电粒子,不计粒子重力,则这些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



A.![]() | B.![]() | C.![]() | D.![]() |
5.
导轨水平固定在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导轨左端接有电阻R,导轨上垂直放置一根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和金属棒电阻不计。现给金属棒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使金属棒沿导轨由静止开始向右加速运动,最终匀速运动。当恒定拉力的大小变为原来的k倍时,则金属棒最终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和拉力的功率分别变为原来的


A.k倍,k倍 | B.k2倍,k倍 | C.k倍,k2倍 | D.k2倍,k2倍 |
2.多选题- (共3题)
6.
如图所示,为研究某种射线装置的示意图。射线源发出的射线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线射到荧光屏上的中央O点,出现一个亮点。在板间加上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后,射线在板间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然后打在荧光屏的P点。若在板间再加上一个竖直向下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亮点又恰好回到O点,由此可知该射线粒子射线源


A.带正电 |
B.初速度为![]() |
C.荷质比为![]() |
D.荷质比为![]() |
7.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PMNQ的倾角为θ=30°,斜面上放置一矩形导体线框abcd,其中ab边长L1=0.5m,bc边长为L2,线框质量m=1kg、电阻R=0.4Ω,有界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2T,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ef为磁场的边界,且ef//MN。导体框在沿斜面向上且与斜面平行的恒力F=10N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其ab边始终保持与底边MN平行。已知导线框刚进入磁场时做匀速运动,且进入过程中通过导线框某一截面的电荷量q=0.5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导线框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2m/s |
B.导线框bc边长为L2=0.1m |
C.导线框开始运动时ab边到磁场边界ef的距离为0.4m |
D.导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1J |
8.
如图所示,一个匝数为100匝内阻不计的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其垂直于磁感线的转轴
匀速转动,转动周期为0.02s,矩形线圈通过滑环与理想变压器相连,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副线圈所接电阻R=2Ω,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当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为8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刻,电压表的示数为![]() |
B.电流表的示数为4A |
C.![]() ![]() |
D.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
3.填空题- (共3题)
9.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图接在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一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和一阻值为R=10Ω的电阻,已知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则二极管的耐压值为_______V,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_________W.(结果都取整数)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E.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
B.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可以把吸收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
C.知道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就可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
D.温度高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大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E.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A.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是非晶体 |
B.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
C.同一种化学成分形成的物质既可能是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 |
D.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汽压,随饱和汽的体积增大而增大 |
4.解答题- (共5题)
12.
如图所示,a、b是水平介质上的两质点,相距26cm,一列简谐横波沿介质由a向b传播,a是波源。a质点以周期T=0.4s作简谐振动,起振方向向下。当a质点第四次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b质点正好第一次到达负的最大位移处。求该介质中波的传播速度。

13.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x轴上方存在垂直该平面向外、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y轴上的A点沿x轴正方向以某一初速度进入磁场,粒子恰好到达B点。若将磁场替换成平行该平面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粒子也能恰好到达B点。已知A点的坐标为(0,2L),B点的坐标为(L,0)。求:

(1)粒子的初速度大小V0;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E。

(1)粒子的初速度大小V0;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E。
14.
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的战略,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光伏发电成为精准扶贫的新途径,贫困户家多了一份固定收益的绿色环保存折,光伏发电将照亮“脱贫路”。如图12是所建光伏发电项目。若光伏发电机总输出功率为36KW,输出电压为500V,先后经过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传输到用户。设输电线的总电阻为10Ω,要求输电线中因发热而损失的功率为输送功率的4%,用户需要的电压为220V,不计变压器的能量损耗。试求:

(1)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
(2)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1)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
(2)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15.
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作为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被称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已知1g石墨烯展开后面积可以达到2600m2,试计算每1m2石墨烯所含碳原子的个数。(阿伏伽德罗常数NA=6.0×1023mol-1,碳的原子质量M=12g/mol,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6.
如图为小敏设计的火警报警装置。在导热良好、开口向上的圆柱体气缸内,用活塞密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27℃时,气体体积为V1=2×10-5 m3,活塞质量不计,横截面积为1 cm2,大气压强p0=1.0×105 Pa,当温度升高时,活塞上升,活塞上表面(涂有导电膜)与导线端点接触,使电路接通,蜂鸣器发出声音。

(1)报警器温度达到177℃时会报警,求27℃时活塞上表面与导线端点的距离h
(2)如果温度从27℃升到报警温度的过程中,封闭空气柱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为20J,则空气柱的内能变化了多少?增大还是减少?

(1)报警器温度达到177℃时会报警,求27℃时活塞上表面与导线端点的距离h
(2)如果温度从27℃升到报警温度的过程中,封闭空气柱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为20J,则空气柱的内能变化了多少?增大还是减少?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