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月考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1432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8题)

1.
北京时间2010年9月20日晚,在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决赛中,复出的中国飞人刘翔表现可谓惊艳全场,他以13秒15的成绩惜败美国名将特拉梅尔屈居亚军,特拉梅尔的夺冠成绩也是13秒15,因其有效部位率先冲过终点而笑到最后,在比赛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冲线时运动员可以视为质点
B.在比赛中,路程就是位移
C.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8.37m/s
D.在比赛中,运动员成绩13秒15指的是时刻
2.
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在赤道和两极处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
B.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向下
C.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
D.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3.
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于竖直墙壁,另一端与一木块连接在一起,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外力作用下,木块将弹簧压缩了一段距离后静止于A点,如图所示现撤去外力,木块向右运动,当它运动到O点时弹簧恰好恢复原长在此过程中
A.木块的动能一直增大
B.木块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减小
C.弹簧减小的弹性势能大于木块增加的动能
D.弹簧减小的弹性势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
4.
一个竖直向下大小为18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分力沿水平方向,大小等于24N,那么另一个分力的大小是
A.42NB.30NC.24ND.6N
5.
如图所示,长为5.8m的倾斜传送带AB沿逆时针方向转动,速度大小恒为4m/s.现将一物体(可视为质点)轻轻地放在传送带顶端A,使其由静止开始运动到传送带底端B.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g取10m/s2,sin37°=0.6,cos37°=0.8.则( )

A.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会大于6m/s2
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会小于6m/s2
C. 物体运动到B时的速度为6m/s
D. 物体从A运动到B用的时间为1.5s
6.
某同学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时,忘记平衡小车运动中所受的摩擦力了,其他操作、计算及作图均正确,他最后做出的a﹣F关系图可能是()
A.B.C.D.
7.
在科学的发展历程中,许多科学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伽利略肯定了亚里士多德“重物比轻物下落快”的论断
B.牛顿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
C.爱因斯坦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卡文迪许测量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8.
两个等量点电荷P、Q在真空中产生的电场线(方向未画出)如图所示,一电子在A、B两点所受的电场力分别为FA和F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A. FA=FB    B. FA<FB
C. FA>FB    D. 无法确定

2.填空题(共1题)

9.
如图所示为交流发电机模型,矩形线圈abcd绕oo’轴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已知线圈共有100匝,图示位置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0.02wb,经0.5s线圈转动900,则上述转动过程中穿过线圈磁通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3.解答题(共1题)

10.
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匀速前进的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后,轮胎停止转动在地面上滑行,经过时间汽车停止,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求:
)刹车时汽车加速度的大小;
)开始刹车后,汽车在内发生的位移
)刹车时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4.实验题(共1题)

11.
(1)在做“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
①除已有的方木板、白纸、三角板、图钉、橡皮条、细绳、铅笔外,还需要的器材有    (填写字母代号).
A.天平 B.弹簧秤 C.秒表    D.刻度尺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2)(2分)某同学在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做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实验中的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上O、A、B、C,量得A与B两点间的距离s1=39mm,B与C两点间的距离s2=47mm,则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