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高三下一模理综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1426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2题)

1.
如右图所示是法拉第做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模型的原理图.将铜盘放在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铜盘;图中a、b导线与铜盘的中轴线处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转动铜盘,就可以使闭合电路获得电流.若图中铜盘半径为L,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回路总电阻为R,从上往下看逆时针匀速转动铜盘的角速度为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回路中有大小和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B.回路中电流大小恒定,且等于
C.回路中电流方向不变,且从a导线流进灯泡,再从b导线流向旋转的铜盘
D.若将匀强磁场改为仍然垂直穿过铜盘的正弦变化的磁场,不转动铜盘,灯泡中一定有电流流过
2.
如图所示,T为理想变压器,副线圈回路中的输电线的电阻不可忽略,其余输电线电阻可不计,则当开关S闭合时(    )
A.交流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B.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一定都变小
C.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一定变大
D.只有的示数变大

2.选择题(共2题)

3.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时指出:“我们比谁都更彻底地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们完全是自觉地、坚定地和一往直前地向着社会主义革命前进,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4.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时指出:“我们比谁都更彻底地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们完全是自觉地、坚定地和一往直前地向着社会主义革命前进,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3.多选题(共5题)

5.
地球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为,物体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卫星甲、乙、丙在如图所示三个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卫星甲和乙的运行轨道在P点相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突然变为原来的倍,那么赤道上的物体将会“飘”起来
B.卫星甲、乙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C.卫星甲的周期最大
D.三个卫星在远地点的速度可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6.
一物体悬挂在细绳下端,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运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与物体位移S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过程的图线为曲线,过程的图线为直线,由此可以判断( )
A.过程中物体所受拉力是变力,且一定不断增大
B.过程中物体的动能一定是不断减小
C.过程中物体一定做匀速运动
D.过程中物体可能做匀加速运动
7.
一带正电的检验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轴从运动,其速度随位置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处,图像切线的斜率绝对值相等且最大,则在轴上()
A.两处,电场强度相同
B.两处,电场强度最大
C.处电势最低
D.从运动到过程中,电荷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8.
如图所示,在OA和OC两射线间存在着匀强磁场,∠AOC为30°,正负电子(质量、电荷量大小相同,电性相反)以相同的速度均从M点以垂直于OA的方向垂直射入匀强磁场,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若正电子不从OC 边射出,正负电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之比可能为3∶1
B.若正电子不从OC 边射出,正负电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之比可能为6∶1
C.若负电子不从OC 边射出,正负电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之比可能为1∶1
D.若负电子不从OC 边射出,正负电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之比可能为1∶6
9.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解释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4.解答题(共3题)

10.
如图所示是某次四驱车比赛的轨道某一段。张华控制的四驱车(可视为质点),质量,额定功率为。张华的四驱车到达水平平台上A点时速度很小(可视为0),此时启动四驱车的发动机并直接使发动机的功率达到额定功率,一段时间后关闭发动机。当四驱车由平台边缘B点飞出后,恰能沿竖直光滑圆弧轨道CDE上C点的切线方向飞入圆形轨道,且此时的速度大小为,并从轨道边缘E点竖直向上飞出,离开E以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已知AB间的距离,四驱车在AB段运动时的阻力恒为。重力加速度,不计空气阻力,

求:(1)发动机在水平平台上工作的时间;
(2)四驱车对圆弧轨道的最大压力。
11.
(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A=2kg的木块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B= 1kg的木块B以某一初速度v0=5m/s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与A碰撞后都向右运动。木块A 与挡板碰撞后立即反弹(设木块A与挡板碰撞过程无机械能损失)。后来木块A与B发生二次碰撞,碰后A、B同向运动,速度大小分别为0.9m/s、1.2m/s。求:

①第一次木块A、B碰撞过程中A对B的冲量大小、方向
②木块A、B第二次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是多少。
12.
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轴正方向传播,时,波传播到轴上的质点B,在它的左边质点A位于正的最大位移处,在时,质点A第二次出现在负的最大位移处,求:

①该波的周期T;
②该波的波速
③从时开始到质点E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经历的时间及在该段时间内质点E通过的路程。

5.实验题(共1题)

13.
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若实验中所用重锤的质量,打点纸带如图所示,打点时间间隔为,则记录B点时,重锤的动能 J,重力加速度为,从开始下落起至B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 J,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本小题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