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如图所示,A、B两个带电小球的质量均为m,所带电量分别为+3q和-q,两球间用绝缘细线连接,A球又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细线长均为L。现在两球所在的空间加上一方向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
,A、B两球最后会达到新的位置平衡,则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小球构成的系统



A.重力势能增加了![]() |
B.重力势能增加了![]() |
C.电势能减少了![]() |
D.电势能减少了![]() |
2.
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航天器中,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可以形成一种“重力屏蔽状态”。在航天器中建立电学实验室,可以有效消除常态下重力的影响。空腔导体内部可以实现静电屏蔽,在空腔导体内部建立物理实验室,可以有效消除外电场的干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场是一种人为假设,实际是不存在的 |
B.航天器中的“重力屏蔽状态”指的是航天器中不存在重力 |
C.在外电场作用下处于静电平衡的空腔导体,其内部的总电场强度为0 |
D.外电场在空腔导体的内部产生的场强为0,所以外电场被屏蔽 |
3.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9.0×10-8 C和Q2=-1.0×10-8 C,分别固定在x坐标轴上,其中Q1位于x=0处,Q2位于x=6 cm处.在x轴上( )


A.场强为0的点有两处 |
B.在x>6 cm区域,电势沿x轴正方向降低 |
C.质子从x=1 cm运动到x=5 cm处,电势能升高 |
D.在0<x<6 cm和x>9 cm的区域,场强沿x轴正方向 |
2.多选题- (共4题)
4.
如图(a)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点电荷,质量分别为M1、M2。t=0时,甲静止,乙以初速度6m/s向甲运动。此后,它们仅在静电力的作用下沿同一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没有接触),它们运动的部分v-t图象分别如图(b)中甲、乙两曲线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A.0~t2时间内,两电荷间的静电力一直减小 |
B.t1时刻两电荷组成的系统电势能最大 |
C.两点电荷电性一定相同,且有M1=2M2 |
D.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间的静电力对乙电荷一直做负功 |
5.
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距离为d,极板与电源相连,电容器极板中心开有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小孔的正上方
处的P点有一带电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恰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保持开关闭合,将下极板向上平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次由P点静止释放,粒子将在极板间距上板![]() |
B.第二次由P点静止释放,粒子将在极板间距上板![]() |
C.若换作断开开关,将上极板向下平移![]() |
D.若换作断开开关,将上极板向下平移![]() |
6.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带电小物块置于倾角53°的光滑斜面上,当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时,小物块恰好静止在高为H的斜面顶端,现将电场方向突然改为水平向右,而电场强度大小不变, 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则小物块从斜面顶端开始


A.历时![]() | B.历时![]() |
C.到着地过程机械能增加![]() | D.到着地过程动能增加![]() |
7.
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区域处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正方形的一条边平行。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由正方形的某一条边的中点以垂直于该边的水平初速度v0进入该正方形区域。当小球再次运动到该正方形区域的边缘时,具有的动能可能为


A.0 | B.![]() |
C.![]() | D.![]() |
3.解答题- (共2题)
8.
如图所示,有带电平行板电容器竖直放置,两板之间距离d=0.10m,电势差U=2.0×103V。一个质量为m=0.40g,带正电q=1.0×10-7C的小球用长L=1.0×10-2m的绝缘丝线悬挂于电容器内部的O点,现将小球拉到丝线呈水平伸直的位置A,然后无初速释放,假如小球运动到O点正下方B处时,线恰被拉断,以后发现小球恰能通过B点正下方的C处,g取10m/s2,试求:
(1)绝缘丝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2)小球运动到C点时的动能EKC为多少?
(1)绝缘丝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2)小球运动到C点时的动能EKC为多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