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3.
“1825年9月27日早晨发生的情景是难以描述的。许多参加这一历史事件的人整夜都不能合眼,一直站着。人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有些人喜形于色,另外一些人惊讶不已,使得这个场面丰富多彩。列车在预定的时刻开动了。”列车的动力和能源来自( )
①蒸汽机 ②内燃机 ③电动机 ④煤炭 ⑤电力 ⑥石油
4.
钱乘旦、许洁明合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
5.
钱乘旦、许洁明合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
2.单选题- (共4题)
6.
质量为m的探月航天器在接近月球表面的轨道上飞行,其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质量为M,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航天器与月球中心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是
A.![]() | B.![]() | C.![]() | D.![]() |
7.
海浪从远海传向海岸。已知海浪的传播速度与海水的深度有关,海水越深,速度越大。一艘大船停泊在离岸较远处,振动的周期为8s。则
A.海浪拍打海岸的周期大于8s |
B.海浪从远海传向海岸,相邻波峰之间的距离变大 |
C.悬挂在船上摆长为 l m 的单摆振动周期为8s |
D.让船停泊在离海岸更近处,海浪通过船体的衍射现象更明显 |
8.
如图所示,相距为5R的A、B两点有2 个带负电的固定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 和2q。在A、B连线与 A 点相距为2R 处有一 O 点,竖直平面内固定一圆心在 O 点,半径为 R 的光滑绝缘圆轨道。有一带正电,质量为m,电荷量为qo的小环沿圆轨道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电荷量为qo的小环

A. 做匀速圆周运动
B. 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轨道提供
C. 在圆轨道上运动时电势能和机械能之和不变
D. 在最高点的速度大于其在最低点的速度

A. 做匀速圆周运动
B. 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轨道提供
C. 在圆轨道上运动时电势能和机械能之和不变
D. 在最高点的速度大于其在最低点的速度
9.
如图所示,在一垂直于xOy平面的匀强磁场中,有甲、乙两个不同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和两粒子间的作用力),同时从坐标原点O分别沿与x轴正方向成30o和60o的方向,以v1和v2的速度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磁场中,并同时到达x轴上的P点。则由此可得甲、乙两粒子的比荷之比k1:k2和速率之比v1:v2分别为( )


A.2:1,2:![]() | B.1:2,![]() |
C.2:1,![]() | D.1:2, 2:![]() |
3.解答题- (共3题)
10.
(16分)如图所示,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圆管弯成的由半圆形ABC(圆半径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和直线CD组成的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已知ABC部分的半径R="1.0" m,CD段长L=1.5m。弹射装置将一个质量为0.8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A点弹入轨道,小球从D点离开轨道随即水平抛出后恰落入水平面上的小孔P内,已知小球刚落进小孔P时,重力的功率为32W,小球从A运动到P的整个过程经历的时间为1.328s,不计空气阻力, g取10m/s2,π取值3.14。求:

⑴D与P间的水平间距;
⑵半圆形弯管ABC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

⑴D与P间的水平间距;
⑵半圆形弯管ABC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
11.
(20分)如图所示,相互平行的足够长的光滑绝缘轨道MN和PQ水平固定,有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水平导体框abcd(其长度ab=cd=L1宽度ad=bc=L2)可沿轨道滑动,滑动时ab、cd边始终保持与轨道垂直。轨道所在空间存在竖直方向的磁场,其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沿x坐标正向(水平向右)按B=kx(k为已知的常数)随坐标x成正比增强。现对导体框施加一大小恒为F的外力,使它由静止开始从坐标原点O开始向右运动,问:

⑴若从上往下看,框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那么磁场方向如何?导体框的运动情况如何?试定性作出描述。
⑵当导体框向右运动的速度为v时,框中的电流为多大?
⑶导体框向右运动能提供的最大电功率为多大?

⑴若从上往下看,框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那么磁场方向如何?导体框的运动情况如何?试定性作出描述。
⑵当导体框向右运动的速度为v时,框中的电流为多大?
⑶导体框向右运动能提供的最大电功率为多大?
12.
(22分)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A、B两平行金属板的中央各有一小孔O1、O2,板间距离为d,开关S接1。当t=0时,在a、b两端加上如图乙中的①图线所示的电压,同时在c、d两端加上如图丙所示的电压。此时,一质量为m的带负电微粒恰好静止于两孔连线的中点P处 (P、O1、O2在同一竖直线上)。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和金属板的厚度不计。

⑴若某时刻突然在a、b两端改加如图乙中的②图线所示的电压,则微粒可达到的最高点距A板的高度为多少?
⑵试在答题卷所给的坐标中,定性画出在a、b两端改加如图乙中的②图线所示的电压之后微粒运动过程中相对于P点的重力势能E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只要求画出图线,不必写出定量关系式,但必须标明各转折点的横纵坐标);
⑶若要使微粒在两板间运动一段时间后,从A板中的O1小孔射出,且射出时的动能尽可能大,问应在t=0到t=T之间的哪个时 刻把开关s从l扳到2位置?ucd的变化周期T至少为多少?

⑴若某时刻突然在a、b两端改加如图乙中的②图线所示的电压,则微粒可达到的最高点距A板的高度为多少?
⑵试在答题卷所给的坐标中,定性画出在a、b两端改加如图乙中的②图线所示的电压之后微粒运动过程中相对于P点的重力势能E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只要求画出图线,不必写出定量关系式,但必须标明各转折点的横纵坐标);
⑶若要使微粒在两板间运动一段时间后,从A板中的O1小孔射出,且射出时的动能尽可能大,问应在t=0到t=T之间的哪个时 刻把开关s从l扳到2位置?ucd的变化周期T至少为多少?
4.实验题- (共1题)
13.
(10分)小芳和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沿着木板滑行。实验中:

⑴为了平衡小车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应该采用下面的 方法(填“a”、“b”、“c”)。
(a)逐步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静止的小车开始运动
(b)逐步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木板上保持静止
(c)逐步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夹在小车后面的纸带上所打出的点间隔均匀
⑵对于橡皮筋和小车连接的问题,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下图中甲、乙两种接法。为能更有利于测算小车获得的速度,你认为 接法更合理些(填“甲”或“乙”)。

⑶按上述合理的连接方式进行实验时,下列四条纸带中哪一条是操作时可能得到的纸带?( )

⑴为了平衡小车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应该采用下面的 方法(填“a”、“b”、“c”)。
(a)逐步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静止的小车开始运动
(b)逐步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木板上保持静止
(c)逐步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夹在小车后面的纸带上所打出的点间隔均匀
⑵对于橡皮筋和小车连接的问题,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下图中甲、乙两种接法。为能更有利于测算小车获得的速度,你认为 接法更合理些(填“甲”或“乙”)。

⑶按上述合理的连接方式进行实验时,下列四条纸带中哪一条是操作时可能得到的纸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单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