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上海市浦东新区5月高考模拟试题物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1157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单选题(共3题)

1.
静电力恒量k的单位是
A.N·m2/kg2B.kg2/(N·m2)
C.N·m2/C2D.C2/(N·m2)
2.
家用台式计算机上的硬盘磁道如图所示.AB是分别位于两个半径不同磁道上的两质量相同的点,磁盘转动后,它们的(  )
A.向心力大小相等
B.角速度大小相等
C.向心加速度相等
D.线速度大小相等
3.
某同学设计的散热排风控制电路如图所示,M为排风扇,R0是半导体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R是可变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环境温度升高时,A点电势升高
B.可变电阻R阻值调大时,A点电势降低
C.可变电阻R阻值调大时,排风扇开始工作的临界温度升高
D.若用金属热电阻代替半导体热敏电阻,电路仍能正常工作

2.选择题(共12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H=+489.0kJ•mol1

CO(g)+ {#mathml#}12{#/mathml#} O2(g)═CO2(g)△H=﹣283.0kJ•mol1

C(石墨)+O2(g)═CO2(g)△H=﹣393.5kJ•mol1

则4Fe(s)+3O2(g)═2Fe2O3(s)的△H为(   )

6.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H=+489.0kJ•mol1

CO(g)+ {#mathml#}12{#/mathml#} O2(g)═CO2(g)△H=﹣283.0kJ•mol1

C(石墨)+O2(g)═CO2(g)△H=﹣393.5kJ•mol1

则4Fe(s)+3O2(g)═2Fe2O3(s)的△H为(   )

7.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断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P﹣P:198,P﹣O:360,O=O:498,若生成1mol P4O6,则反应P4(白磷)+3O2=P4O6中的能量变化为(   )

8.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断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P﹣P:198,P﹣O:360,O=O:498,若生成1mol P4O6,则反应P4(白磷)+3O2=P4O6中的能量变化为(   )

9.已知:H2、CO、CH4、C3H8 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283.0kJ/mol、890.3kJ/mol、2220.0kJ/mol,则等质量的这几种气体燃烧,产生热量最多的是(   )
10.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与白磷分子相似.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192kJ热量,断裂1molN≡N键吸收946kJ热量,则(   )

11.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与白磷分子相似.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192kJ热量,断裂1molN≡N键吸收946kJ热量,则(   )

12.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3.已知1molX2完全燃烧生成X2O放出热量a kJ.且氧气中1mol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b kJ,X2O中1molX﹣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c kJ,X2中1molX﹣X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14.已知1molX2完全燃烧生成X2O放出热量a kJ.且氧气中1mol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b kJ,X2O中1molX﹣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c kJ,X2中1molX﹣X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15.断开1mol AB(g)分子中的化学键,使其分解生成气态A原子和气态B原子时所吸收的能量称为A﹣B键的键能.已在H﹣H键的键能为436kJ•mol1,H﹣N键的键能为391kJ•mol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92kJ•mol1,推求N≡N键的键能是(   )

3.填空题(共5题)

16.
如图所示,河道宽L=100m,河水越到河中央流速越大,假定流速大小u=0.2x m/s(x是离河岸的垂直距离)一汽船相对水的航速是10m/s,它自A处出发,船头垂直河岸方向渡河到达对岸B处,则过河时间为________s;在这段时间内汽船顺着河道向下游漂行的距离为________m。
17.
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m,半径分别为R和r。在地球上和月球上周期相等的单摆摆长之比为________,摆长相等的单摆在地球上和月球上周期之比为________。
18.
如图所示,将两条完全相同的磁铁(磁性极强)分别固定在质量相等的小车上,水平面光滑,开始时甲车速度大小为3m/s,方向水平向右,乙车速度大小为2m/s,方向水平向左,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当乙车的速度为零时,甲车速度为________m/s,方向________。
19.
如图所示是用频闪照相的方法拍到的一个弹簧振子的振动情况,甲图是振子静止在平衡位置的照片,乙图是振子被拉伸到左侧距平衡位置20cm处,放手后向右运动周期的频闪照片,已知频闪的频率为10Hz,则振子的振动周期为T=________s,而在t=T/12时刻振子的位置坐标________15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
如图所示,实线为一列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虚线表示经过Dt=0.2s后它的波形图,已知T<Dt<2T(T表示周期),则这列波传播速度可能值v=_____;这列波的频率可能值f=_______。

4.解答题(共2题)

21.
如图所示,虚线左侧存在非匀强电场,MO是电场中的某条电场线,方向水平向右,长直光滑绝缘细杆CD沿该电场线放置。质量为m1、电量为+q1的A球和质量为m2、电量为+q2的B球穿过细杆(均可视为点电荷)。当t=0时A在O点获得向左的初速度v0,同时B在O点右侧某处获得向左的初速度v1,且v1>v0。结果发现,在B向O点靠近过程中,A始终向左做匀速运动。当t=t0时B到达O点(未进入非匀强电场区域),A运动到P点(图中未画出),此时两球间距离最小。静电力常量为k。

(1)求0~t0时间内A对B球做的功;
(2)求杆所在直线上场强的最大值;
(3)某同学计算出0~t0时间内A对B球做的功W1后,用下列方法计算非匀强电场PO两点间电势差:
设0~t0时间内B对A球做的功为W2,非匀强电场对A球做的功为W3
根据动能定理 W2+W3=0
又因为 W2=−W1
PO两点间电势差
请分析上述解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2.
如图所示,两金属杆AB和CD长均为L,电阻均为R,质量分别为3m和m。用两根质量和电阻均可忽略的不可伸长的柔软导线将它们连成闭合回路,并悬挂在水平、光滑、不导电的圆棒两侧。在金属杆AB下方有高度为H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与回路平面垂直,此时,CD处于磁场中。现从静止开始释放金属杆AB,经过一段时间,AB即将进入磁场的上边界时,其加速度为零,此时金属杆CD尚未离开磁场,这一过程中杆AB产生的焦耳热为Q。则

(1)AB棒刚达到磁场边界时的速度v1多大?
(2)此过程中金属杆CD移动的距离h和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q分别是多少?
(3)通过计算说明金属杆AB在磁场中可能具有的速度大小v2在什么范围内;
(4)试分析金属杆AB在穿过整个磁场区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运动情况(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情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5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