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A、B两艘快艇在湖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同时间内,它们的路程之比为4:3,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之比为3:2,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A. 1:2 B. 2:1 C. 4:2 D. 3:4
A. 1:2 B. 2:1 C. 4:2 D. 3:4
2.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质点在半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中(容器固定)由静止开始自边缘上的A点滑下,到达最低点B时,它对容器的正压力为FN.重力加速度为g,则质点自A滑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为( )


A.![]() | B.![]() | C.![]() | D.![]() |
3.
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将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绳恰好伸直时,绳的弹性势能为零,人的动能最大 |
B.人在最低点时,绳对人的拉力等于人所受的重力 |
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
2.选择题- (共5题)
8.
已知矩形ABCD中,AB=10cm,AD=4cm,作如下折叠操作.如图1和图2所示.在边AB上取点M,在边AD或DC上取点P,连接MP,将△AMP或四边形AMPD沿着直线MP折叠到△A′MP或四边形A′MPD′,点A落点为点A′,点D落点为点D′.
探究:
3.多选题- (共5题)
9.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A点冲上倾角为30度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为
g,此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



A.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
B.动能损失了mgh |
C.克服摩擦力做功![]() |
D.机械能损失![]() |
10.
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 |
B.重力势能是物体单独具有的能量 |
C.通常规定:弹簧处于原长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零 |
D.能量的耗散反映出自然界中能量转化是有方向性的 |
11.
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器,如图实线为除尘器内电场的电场线,虚线为带电粉尘的运动轨迹(不计重力作用),P、Q为运动轨迹上的两点,粉尘是从P运动到Q,下列关于带电粉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粉尘带负电 |
B.粉尘带正电 |
C.粉尘从P运动到Q过程,其加速度变大 |
D.粉尘从P运动到Q过程,其速度变大 |
12.
下列关于电场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B.由公式![]() |
C.电势能是电场和放入电场中的电荷共同具有的,所以在电场中确定的一点放入电荷的电量越大,电势能就越大 |
D.从点电荷场强计算式分析,库仑定律表达式![]() ![]() ![]() ![]() ![]() ![]() ![]() |
4.解答题- (共3题)
14.
(15分)运动员驾驶摩托车做腾跃特技表演是一种刺激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如图所示,AB是水平路面,BC是半径为20m的圆弧,CDE是一段曲面.运动员驾驶功率始终是P=1.8kW的摩托车在AB段加速,到B点时速度达到最大vm=20m/s,再经t=13s的时间通过坡面到达E点时,关闭发动机后水平飞出.已知人和车的总质量m=180kg,坡顶高度h=5m,落地点与E点的水平距离s=16m,重力加速度g=10m/s2.如果在AB段摩托车所受的阻力恒定,求:

⑴AB段摩托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⑵摩托车过B点时受到地面支持力的大小;
⑶摩托车在冲上坡顶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

⑴AB段摩托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⑵摩托车过B点时受到地面支持力的大小;
⑶摩托车在冲上坡顶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
15.
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号”飞船,目前已经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其发射过程简化如下: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长征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A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1,飞船飞行5圈后进行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所示.设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若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求:
(1)飞船在B点经椭圆轨道进入预定圆轨道时是加速还是减速?
(2)飞船经过椭圆轨道近地点A时的加速度大小.
(3)椭圆轨道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h2.

(1)飞船在B点经椭圆轨道进入预定圆轨道时是加速还是减速?
(2)飞船经过椭圆轨道近地点A时的加速度大小.
(3)椭圆轨道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h2.
16.
如图所示,小车质量M=8㎏,带电荷量q=+3×10-2C,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水平面上方存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2×102N/C。当小车向右的速度为v=3m/s时,将一个不带电、可视为质点的绝缘物块轻放在小车右端,物块质量m=1kg,物块与小车表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g取10m/s2,求:

(1)物块在小车上滑动过程中系统因摩擦产生的内能
(2)从滑块放在小车上后5s内电场力对小车所做的功

(1)物块在小车上滑动过程中系统因摩擦产生的内能
(2)从滑块放在小车上后5s内电场力对小车所做的功
5.实验题- (共2题)
17.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试图以图中的滑块为对象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一套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小木块、细沙.当连上纸带,释放沙桶时,滑块处于静止.要完成该实验,你认为:

①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___________,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上述的基础上,某同学测得滑块的质量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测得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接通电源,释放沙桶,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1与v2(v1<v2).则对滑块,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 __________(用题中的字母表示).

①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___________,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上述的基础上,某同学测得滑块的质量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测得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接通电源,释放沙桶,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1与v2(v1<v2).则对滑块,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 __________(用题中的字母表示).
18.
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已知m1=50 g、m2=150 g,则(g取10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E.根据测量的结果,分别计算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
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___(填选项对应的字母).
(2)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______m/s;
(3)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k=________ 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___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某同学作出
v2-h图象如图所示,写出计算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________________,并计算出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直流电源上 |
C.先释放m2,再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
D.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
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___(填选项对应的字母).
(2)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______m/s;
(3)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k=________ 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___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某同学作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