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
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将微小量放大的方法 |
C.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的方法 |
D.牛顿通过月地检测得到了万有引力常量 |
2.
如图为“中国好歌声”娱乐节目所设计的“导师战车”,战车可以在倾斜直轨道上运动。当坐在战车中的导师按下按钮,战车就由静止开始沿长10米的斜面冲到学员面前,最终刚好停在斜面的末端,此过程约历时4秒。在战车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战车在运动过程中导师处于失重状态 |
B.战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外力始终不变 |
C.战车在倾斜导轨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D.根据题中信息可以估算导师运动的平均速度 |
3.
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A. 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B. 当
时,A的加速度为
C. 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
D. 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A. 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B. 当


C. 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
D. 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4.
关于绕地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离地球越远,线速度越大 |
B.卫星运行的瞬时速度可以大于7.9km/s |
C.同一圆轨道上运行的两颗卫星,向心力大小一定相等 |
D.地球同步卫星可以经过两极上空 |
5.
如图,悬挂在O点的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下端有一个带电量不变的小球A.在两次实验中,均缓慢移动另一带同种电荷的小球B.当B到达悬点O的正下方并与A在同一水平线上,A处于受力平衡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若两次实验中B的电量分别为q1和q2,θ分别为300和45°,则

A. 2 B. 3 C. 2
D. 


A. 2 B. 3 C. 2


2.多选题- (共2题)
6.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A、B两个物体放在斜面上,中间用一个轻杆相连,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它们在斜面上加速下滑,关于杆的受力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μ1=μ2,m1<m2,则杆受到压力
B. 若μ1<μ2,m1>m2,则杆受到拉力
C. 若μ1<μ2,m1<m2,则杆受到压力
D. 若μ1=μ2,m1=m2,则杆无作用力

A. 若μ1=μ2,m1<m2,则杆受到压力
B. 若μ1<μ2,m1>m2,则杆受到拉力
C. 若μ1<μ2,m1<m2,则杆受到压力
D. 若μ1=μ2,m1=m2,则杆无作用力
7.
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卫星
和
均绕地心
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均为
,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
、
两位置,如图所示.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地球半径为
,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这两颗卫星的向心力大小一定相等 |
B.卫星![]() ![]() |
C.两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 |
D.卫星![]() ![]() ![]() ![]() |
3.解答题- (共2题)
8.
如图所示,高度h=0.8m的光滑导轨AB位于竖直平面内,其末端与长度L=0.7m的粗糙水平导轨BC相连,BC与竖直放置内壁光滑的半圆形管道CD相连,半圆的圆心O在C点的正下方,C点离地面的高度H=1.25m.一个质量m=1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下滑,小滑块与BC段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求小滑块在水平导轨BC段运动的时间;
(2)若半圆的半径r=0.5m,求小滑块刚进入圆管时对管壁的弹力;
(3)若半圆形管道半径可以变化,则当半径为多大时,小滑块从其下端射出的水平距离最远?最远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1)求小滑块在水平导轨BC段运动的时间;
(2)若半圆的半径r=0.5m,求小滑块刚进入圆管时对管壁的弹力;
(3)若半圆形管道半径可以变化,则当半径为多大时,小滑块从其下端射出的水平距离最远?最远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9.
所受重力G1=8N的砝码悬挂在绳PA和PB的结点上.PA偏离竖直方向37°角,PB在水平方向,且连在所受重力为G2=100N的木块上,木块静止于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如图所示.试求:

(1)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
(2)木块所受斜面的弹力.

(1)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
(2)木块所受斜面的弹力.
4.实验题- (共1题)
10.
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叫做阿特伍德机,是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阿特伍德创制的一种著名力学实验装置,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某同学对该装置加以改进后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乙所示.

(1)实验时,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质量均为M (A的含挡光片,B的含挂钩)的重物用绳连接后,跨放在定滑轮上,处于静止状态,测量出_______ (填“A的上表面”、“A的下表面”或“挡光片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竖直距离h.
②在B的下端挂上质量为m的物块C,让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中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光电门记录挡光片挡光的时间为Δt.
③测出挡光片的宽度d,计算有关物理量,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如果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的机械能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3)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即可).
(4)验证实验结束后,该同学突发奇想:如果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的机械能守恒,不断增大物块C的质量m,重物B的加速度a也将不断增大,那么a与m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a随m增大会趋于一个什么值?请你帮该同学解决:
①写出a与m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还要用到M和g).
②a的值会趋于___________.

(1)实验时,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质量均为M (A的含挡光片,B的含挂钩)的重物用绳连接后,跨放在定滑轮上,处于静止状态,测量出_______ (填“A的上表面”、“A的下表面”或“挡光片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竖直距离h.
②在B的下端挂上质量为m的物块C,让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中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光电门记录挡光片挡光的时间为Δt.
③测出挡光片的宽度d,计算有关物理量,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如果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的机械能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3)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即可).
(4)验证实验结束后,该同学突发奇想:如果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的机械能守恒,不断增大物块C的质量m,重物B的加速度a也将不断增大,那么a与m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a随m增大会趋于一个什么值?请你帮该同学解决:
①写出a与m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还要用到M和g).
②a的值会趋于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