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1051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单选题(共8题)

1.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粗糙半圆形轨道,B、C与圆心O等高。一小球从B点上方A处由静止释放,经过半圆形轨道由C点飞出,到达最高点D后回落,第二次经过半圆形轨道后达到最高点E(图中未标出),A、D高度差为h,D、E高度差为h′则()

A. h<h′    B. h=h′
C. h>h′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
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舱内授课,演示了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运动过程中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速度B.动能C.加速度D.合外力
3.
如图所示,同一物块分别放在水平面和固定斜面上,在两个大小相等的推力F1、F2作用下运动,F1、F2方向分别平行于水平面和斜面。若物块在推力作用下通过的位移大小相等,则推力F1、F2对物块所做的功()

A. 相等
B. 与物块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 在水平面上推力所做的功较多
D. 在斜面上推力所做的功较多
4.
某同学的质量为50kg,所骑自行车的质量为15 kg,设该同学在平直路面上正常骑行时脚踏自行车的功率为40W。若人与车受到的阻力是其重力的0.02倍,则正常骑行自行车时的速度大小约为
A.3m/sB.4m/sC.13m/sD.30m/s
5.
空中某点,将三个相同小球以相同的初速度V水平抛出、竖直上抛、竖直下抛,则从抛出到落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B.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
C.重力做功相同
D.落地时重力的即时功率相同
6.
如图所示,在高为H的桌面上以速度v水平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当物体落到距地面高为h处的A点,不计空气阻力且以桌面为零势能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点机械能为
B.物体在A点机械能为
C.物体在A点动能为
D.物体在A点动能为
7.
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在空中表演的情景。在运动员从最低点开始反弹至即将与蹦床分离的过程中,蹦床的弹性势能和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A.弹性势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B.弹性势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C.弹性势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D.弹性势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8.
用图像把电场中各点场强的大小和方向形象表示出来,这对我们认识电场是很有好处的,下列哪位的物理学家提出了用电场线来表示电场的方法,现在被普遍地采用着(  )
A.牛顿B.安培
C.库仑D.法拉第

2.多选题(共1题)

9.
如图所示,小球以60J的初动能从A点出发,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从A经B到C,然后再下滑回到A点。已知从A到B点的过程中,小球动能减少了50J,机械能损失了10 J,则()
A.上升过程中合外力对小球做功-60J
B.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对小球做功-20J
C.下行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48J
D.回到A点小球的动能为40J

3.解答题(共3题)

10.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AB为水平放置的绝缘粗糙轨道,CD为竖直放置的足够长绝缘粗糙轨道,AB与CD通过四分之一绝缘光滑圆弧形轨道平滑连接,圆弧的圆心为O,半径R=0.50m,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E=1.0×104N/C,现有质量m=0.20kg,电荷量q=8.0×10—4C的带电体(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SAB=1.0m,带电体与轨道AB、CD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假定带电体与轨道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取g=10m/s2)求:
 
(1)带电体运动到圆弧形轨道C点时的速度;
(2)带电体最终停在何处:
(3)带电体到达C点后经多长时间停止运动.
11.
如图所示,半径R=0.9 m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圆弧最低点B与长为L=1 m的水平面相切于B点,BC离地面高h=0.8 m,质量m=1.0 kg的小滑块从圆弧顶点D由静止释放,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

(1)小滑块刚到达圆弧轨道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小滑块落地点距C点的距离。
12.
如图所示,真空中两个相同的小球带有等量同种的电荷,质量均为0.1g,分别用10cm长的绝缘细线悬挂于天花板的同一点,当平衡时B球偏离竖直方向600,A球竖直悬挂且与绝缘墙壁接触。求:

(1)每个球的带电量
(2)墙壁受到的压力
(3)每条线的拉力

4.实验题(共1题)

13.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 Hz.
(1)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1,第2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1,…;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4次的纸带(如图实-5-12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________ m/s.


(2)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草图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对W与v的关系作出的猜想,如果猜想W∝v2是正确的,则画出的W-v2图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本实验中你认为影响实验效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只要回答出一种原因即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