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第五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0972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3

1.单选题(共5题)

1.
如图,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与B的质量之比为(  )

A.     B.     C.     D.
2.
对下列四个实验的目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实验目的是验证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乙图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C.丙图的实验目的是测定万有引力常量
D.丁图的实验目的是测重力加速度
3.
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光滑的圆轨道半径R=2m,从最低点A有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开始运动,初速度v0方向水平向右,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初速度v0=8m/s,则小球将在离A点2.2 m高的位置离开圆轨道
B.若初速度v0=5m/s,则运动过程中,小球可能会脱离圆轨道
C.小球能到达最高点B的条件是
D.若初速度v0=8m/s,则小球离开圆轨道时的速度大小为
4.
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 peg b”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51 peg b”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为1/20,该中心恒星与太阳的质量比约为()
A. 1/10 B. 1   C. 5   D. 10
5.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实线为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RQ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由此可知
A.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小于在Q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B.带电粒子在P点时的电势能比在Q点时的电势能大
C.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比在Q点时的小,比在P点时的大
D.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速度大小大于在Q点时的速度大小

2.多选题(共3题)

6.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置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底端。现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拉物体,使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力F做功为W,此后撤去恒力F,物体又经时间t回到出发点,若以斜面底端为重力势能零势能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回到出发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B.从开始到回到出发点的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增加了W
C.恒力F大小为
D.物体动能与势能相等的位置在撤去恒力位置的上方
7.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物体处于场强按规律(k为大于零的常数,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变化的匀强电场中,物体与绝缘竖直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当t=0时,物体由静止释放,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电场空间和墙面均足够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经时间速度达到最大
B.最大速度为
C.物体所受摩擦力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D.物体在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
8.
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
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D.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3.解答题(共3题)

9.
如图所示,的平板车左端放的小铁块,铁块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开始时,车与铁块以共同的速度向右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车与竖直墙正碰(机械能不损失),碰撞时间极短,车身足够长,铁块始终不与墙相碰,求小车与墙第一次碰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所走的总路程。(
10.
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在t2t1+0.2 s时刻的波形图.

(1)若波速为35 m/s,求质点Mt1时刻的振动方向.
(2)在t1t2的时间内,如果M通过的路程为1m,那么波的传播方向怎样?波速为多大?
11.
在竖直平面内有水平向右、场强为的匀强电场。在场中有一根长为的绝缘细线,一端固定在点,另一端系质量为的带电小球,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角。如图所示,给小球一个初速度让小球恰能绕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取小球在最初静止时的位置为电势能和重力势能的零点,求:
⑴小球所带电量;
⑵小球恰能做圆周运动的动能最小值;
⑶小球恰能做圆周运动的机械能最小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