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粗细均匀的电线架在A、B两根电线杆之间。由于热胀冷缩,电线在夏、冬两季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若电线杆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B. 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C. 夏季与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
D. 夏季,电线杆对地的压力较大

A. 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B. 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C. 夏季与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
D. 夏季,电线杆对地的压力较大
2.
伽利略曾利用对接斜面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如图,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倾角均为θ的两斜面,以光滑小圆弧相连接。左侧斜面顶端的小球与两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小球从左侧顶端滑到最低点的时间为t1,滑到右侧最高点的时间为t2。规定斜面连接处为参考平面,则小球在这个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v、加速度的大小a、动能Ek及机械能E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3.
火星表面特征非常接近地球,可能适合人类居住。2010年,我国志愿者王跃参与了在俄罗斯进行的“模拟登火星”实验活动。已知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
,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自转周期基本相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是g,若王跃在地面上能向上跳起的最大高度是h,在忽略自转影响的条件下,下述分析正确的是( )


A.王跃在火星表面所受火星引力是他在地球表面所受地球引力的![]() |
B.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 |
C.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 |
D.王跃在火星上向上跳起的最大高度是![]() |
4.
一个正点电荷Q静止在正方形的一个角上,另一个带电质点射入 该区域时,恰好能经过正方形的另外三个角a、b、c,如图所示,则有


A.a、b、c三点的电势高低及场强大小的关系是![]() |
B.带电质点由a到b电势能减小,由b到c电场力做负功,在b点动能最小 |
C.带电质点在a、b、c三处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1:2:1 |
D.若改变带电质点在a处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有可能使其经过三点a、b、c做匀速圆周运动 |
2.选择题- (共1题)
5.比一比,再组词。
暑{#blank#}1{#/blank#} 梭{#blank#}2{#/blank#} 虽{#blank#}3{#/blank#} 忧{#blank#}4{#/blank#}
者{#blank#}5{#/blank#} 俊{#blank#}6{#/blank#} 虫{#blank#}7{#/blank#} 优{#blank#}8{#/blank#}
3.多选题- (共7题)
6.
在科学发展史上,很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在物理学的研究过程中应用了很多科学的思想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法拉第首先提出用电场线描绘抽象的电场这种形象化的研究方法 |
B.牛顿首次提出“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 |
C.用质点来代替有质量的物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 |
D.场强表达式![]() ![]() |
7.
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与斜面倾角
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
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实验测得x与斜面倾角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m/s2,根据图象可求出( )






A.物体的初速率![]() |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C.取不同的倾角![]() ![]() |
D.当某次![]() |
8.
如图所示,A、B两物块质量均为m,用一轻弹簧相连,将A用长度适当的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B物块恰好与水平桌面接触,此时轻弹簧的伸长量为
,现将悬绳剪断,则



A.悬绳剪断瞬间A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g |
B.悬绳剪断瞬间A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g |
C.悬绳剪断后A物块向下运动距离2![]() |
D.悬绳剪断后A物块向下运动距离![]() |
9.
在地面附近,存在着一个有界电场,边界MN将空间分成上下两个区域I、II,在区域Ⅱ中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在区域I中离边界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如图甲所示,小球运动的
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小球受到的重力与电场力之比为3:5 |
B.在t=5s时,小球经过边界MN |
C.在小球向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大于电场力做的功 |
D.在1s~4s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 |
10.
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放着质量为M的木板,木板左端有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现对木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木块与木板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仅增大木板的质量M,则时间t增大 |
B.若仅增大木块的质量m,则时间t增大 |
C.若仅增大恒力F,则时间t增大 |
D.若仅增大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则时间t增大 |
11.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不同位置的三个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抛出,最终落在同一点,三条路径的最高点是等高的,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路径1抛出的物体落地的速率最大 |
B.沿路径3抛出的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 |
C.三个物体抛出时初速度的竖直分量相等 |
D.三个物体抛出时初速度的水平分量相等 |
12.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在4-5s内,质点所受合外力做正功 |
B.在0-5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7m/s |
C.在前6s内,质点离出发点的最远距离为30m |
D.质点在4-6s内的加速度大小是0-2s内的加速度大小的2倍 |
4.填空题- (共1题)
13.
2017年5月,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
可燃冰
试采成功。可燃冰是一种晶体,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
因海底高压
,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研究表明
可燃冰可转化为
的天然气
和
的水
已转化为标准状态
。

下列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晶体都有确定的几何形状,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
制作晶体管、集成电路多用多晶体
云母片导热性能各向异性,说明云母片是晶体
体积
的
气体
可视为理想气体
处于状态A时温度
,压强
,现保持其质量不变让它经过状态B到达状态C,已知状态B时的温度
,到达状态C时体积
则此时该气体的压强
______
如果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为
,从状态B到状态C的过程中放出热量为
,则从状态A到状态C气体内能增加量
______
填“
”、“
”或“
”
。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
个
,试估算出
可燃冰中所含
分子的个数。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____________。











































5.解答题- (共15题)
14.
近来我国高速公路发生多起有关客车相撞的严重交通事故,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掌握好车距,据经验丰富的司机总结,在高速公路上,一般可按你的车速来确定与前车的距离,如车速为80km/h,就应与前车保持80m的距离,以此类推,现有一辆客车以大小v0=90km/h的速度行驶,一般司机反应时间t=0.5s(反应时间内车被视为匀速运动),刹车时最大加速度a1=5m/s2,求:
(1)若司机发现前车因故突然停车,则从司机发现危险到客车停止运动,该客车通过的最短路程?并说明按经验,车距保持90m是否可行?
(2)若客车超载,刹车最大加速度减为a2=4m/s2;司机为赶时间而超速,速度达到v1=144km/h;且晚上疲劳驾驶,反应时间增为t′=1.5s,则从司机发现危险到客车停止运动,客车通过的最短路程?并说明在此情况下经验是否可靠?
(1)若司机发现前车因故突然停车,则从司机发现危险到客车停止运动,该客车通过的最短路程?并说明按经验,车距保持90m是否可行?
(2)若客车超载,刹车最大加速度减为a2=4m/s2;司机为赶时间而超速,速度达到v1=144km/h;且晚上疲劳驾驶,反应时间增为t′=1.5s,则从司机发现危险到客车停止运动,客车通过的最短路程?并说明在此情况下经验是否可靠?
15.
如图所示,倾斜轨道AB的倾角为37°,CD、EF轨道水平,AB与CD通过光滑圆弧管道BC连接,CD右端与竖直光滑圆周轨道相连。小球可以从D进入该轨道,沿轨道内侧运动,从E滑出该轨道进入EF水平轨道。小球由静止从A点释放,已知AB长为5R,CD长为R,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与斜轨AB及水平轨道CD、EF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sin37°=0.6,cos37°=0.8,圆弧管道BC入口B与出口C的高度差为l.8R。求:(在运算中,根号中的数值无需算出)

(1)小球滑到斜面底端C时速度的大小。
(2)小球刚到C时对轨道的作用力。
(3)要使小球在运动过程中不脱离轨道,竖直圆周轨道的半径R/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1)小球滑到斜面底端C时速度的大小。
(2)小球刚到C时对轨道的作用力。
(3)要使小球在运动过程中不脱离轨道,竖直圆周轨道的半径R/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16.
如图,容积均为V的汽缸A、B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2位于细管的中部,A、B的顶部各有一阀门K1、K3,B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B的底部;关闭K2、K3,通过K1给汽缸充气,使A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p0的3倍后关闭K1。已知室温为27℃,汽缸导热。
(1)打开K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
(2)接着打开K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
(3)再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 ℃,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

(1)打开K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
(2)接着打开K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
(3)再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 ℃,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

17.
已知金刚石的密度为3.5×103kg/m3,碳的摩尔质量为12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
,假设金刚石中碳原子是紧密地排列在一起的一个个小球,请估算金刚石中碳原子的直径为多大?(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18.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从A→B→C→D→A的变化过程可用如图所示的p-V图线描述,其中D→A为等温线,气体在状态A时温度为TA=300K,试求:

①气体在状态C时的温度TC,
②若气体在AB过程中吸热1000J,则在AB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了多少?

①气体在状态C时的温度TC,
②若气体在AB过程中吸热1000J,则在AB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了多少?
19.
如图,一粗细均匀的等臂U形管竖直放置,其A端封闭有一定量的气体,B端开口与大气相通,两侧被水银柱隔开。平衡时测得A内气柱的长度为30.0cm、两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0.0cm。现从B端开口处用活塞缓慢向下压气体,当活塞压下
cm时,A、B两端水银面相平。已知活塞与管密封良好,设整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求大气压强的值。


20.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U形管,左端封闭右端开口,管内水银将长19cm的空气柱封在左管内,此时两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差为4cm,大气压强为标准大气压75cmHg。现向右管内再注入水银,使空气柱长度减少1cm,若温度保持不变,则需注入水银柱的长度为多少?

21.
图中竖直圆筒是固定不动的,粗筒横截面积是细筒的4倍,细筒足够长.在粗筒中用轻质活塞密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不计。在6℃时,活塞上方的水银深H=10cm,水银上表面与粗筒上端的距离y=5cm,气柱长L=15cm。不计活塞的质量和厚度,已知大气压强P0=75cmHg,现对气体缓慢加热。

(1)当水银上表面与粗筒上端相平时,求气体的温度T2
(2)当水银的一半被推入细筒中时,求气体的温度T3(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当水银上表面与粗筒上端相平时,求气体的温度T2
(2)当水银的一半被推入细筒中时,求气体的温度T3(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2.
已知金刚石的密度为ρ=3.5×103 kg/m3,现有一块体积为4.0×10-8m3的一小块金刚石,它含有多少个碳原子?假如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是紧密地挨在一起,试估算碳原子的直径?(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
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从状态A→B→C→A的p—V图象,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300 K,求:

①气体在状态B、C时的温度分别为多少摄氏度?
②气体从状态A沿图中实线到状态B、再到状态C,整个过程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为多少?

①气体在状态B、C时的温度分别为多少摄氏度?
②气体从状态A沿图中实线到状态B、再到状态C,整个过程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为多少?
24.
如图所示,一圆柱形绝热气缸竖直放置,通过绝热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与容器底部相距h,此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1.现通过电热丝缓慢加热气体,当气体吸收热量Q时,气体温度上升到T2.已知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T1和T2均为热力学温度,不计活塞与气缸的摩擦。求:

(1)活塞上升的高度;
(2)加热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量.

(1)活塞上升的高度;
(2)加热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量.
25.
如图所示,一竖直放置的足够长汽缸内有两个活塞用一根轻质硬杆相连,上面小活塞面积S1="2" cm2,下面大活塞面积S2="8" cm2,两活塞的总质量为M="0.3" kg;汽缸内封闭温度T1=300K的理想气体,粗细两部分长度相等且L="5" cm;大气压强为Po=1.01×l05Po,g=10m/s2,整个系统处于平衡,活塞与缸壁间无摩擦且不漏气。求:

(1)初状态封闭气体的压强Pi;
(2)若封闭气体的温度缓慢升高到T2 ="336" K,气体的体积V2是多少;
(3)上述过程中封闭气体对外界做功W。

(1)初状态封闭气体的压强Pi;
(2)若封闭气体的温度缓慢升高到T2 ="336" K,气体的体积V2是多少;
(3)上述过程中封闭气体对外界做功W。
26.
在标准状况下,有体积为V的水和体积为V的氧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已知水的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水的摩尔质量为M,在标准状况下lmol氧气的体积为Vo。求:
(1)水和氧气中各有多少个分子;
(2)水分子的直径和氧气中相邻两个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1)水和氧气中各有多少个分子;
(2)水分子的直径和氧气中相邻两个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27.
某同学在进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前,网上查阅数据得知:油酸的摩尔质量M=0.283k·mol-1,密度ρ=0.895×10³kg/m³,若每100ml,油酸酒精密液中含有纯油酸1 mL,用滴管向量筒内滴100滴上述溶液,量筒中的溶液体积增加1 ml.已知球的体积V与直径D的关系为
,取NA=6.02 ×1013mol-1.求:
(1)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约为多少m³?
(2)一滴上述油酸酒精溶液所能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约是多少m²?(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约为多少m³?
(2)一滴上述油酸酒精溶液所能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约是多少m²?(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8.
如图所示,气缸放置在水平平台上,活塞质量为
,横截面积
,厚度
,气缸全长
,气缸质量
,大气压强为
,当温度为
时,活塞封闭的气柱长
,若将气缸倒过来放置时,活塞下方的空气能通过平台上的缺口与大气相通,g取
,求:

①气柱多长?
②当温度多高时,活塞刚好接触平台?(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气柱多长?
②当温度多高时,活塞刚好接触平台?(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实验题- (共1题)
29.
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某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s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①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s时木块的速度
=_______m/s,木块加速度a=________m/s2;
②现测得斜面倾角为
,g取10m/s2,则
= ________;
③为了提高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的测量精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


①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s时木块的速度

②现测得斜面倾角为


③为了提高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的测量精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
A.A点与传感器距离适当大些 |
B.木板的倾角越大越好 |
C.选择体积较大的空心木块 |
D.传感器开始计时的时刻必须是木块从A点释放的时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7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1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