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0917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8

1.单选题(共4题)

1.
利用引力常量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计算出月球质量的是( )
A.月球的半径及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不考虑月球自转和地球对月球的影响)
B.人造卫星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和周期
C.人造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和周期
D.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和周期
2.
光滑水平桌面上有相距不远的P、Q两个小球,它们的形状完全相同,P的质量是Q的3倍;它们都带正电,P的电量是Q的2倍,在彼此间库仑力的作用下,P、Q由静止开始运动,P和Q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
A.1:1B.2:1C.3:1D.6:1
3.
如图所示,纸面为竖直面,MN为竖直线段,MN之间的距离为h,空间存在平行于纸面的足够宽广的匀强电场,其大小和方向未知,图中未画出,重力加速度为g,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小球从M点再纸面内以 的速度水平向左开始运动,以后恰好以大小为 的速度通过N点,对于小球从M到N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力对小球做正功3mgh
B.该过程经历的时间为
C.小球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为4mg
D.该过程中小球离竖直线MN的最远距离为
4.
如图,EOF和 为空间一匀强磁场的边界,其中 , ,且 , 为∠EOF的角平分线, 间的距离为L;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沿 方向匀速通过磁场,t=0时刻恰好位于图示位置,规定导线框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为正,则感应电流i随时间t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
A.B.
C.D.

2.多选题(共3题)

5.
如图所示,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半径为R,圆心为O(图中未画出)的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平衡时,a、b间的距离记为L,M的悬挂点叫做c,不计所有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时,c的位置一定在圆心O的上方
B.平衡时,若L=1.2R,则M=0.56m
C.平衡时,若L=R,则
D.平衡时,若L越大,则M与m的比值越大
6.
从两个波源发出的两列振幅均为A、频率均为4Hz的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在某一时刻到达B、E点,如图中实线、虚线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P此时在向左运动
B. 此时质点P、O横坐标的差为
C. 质点P、O开始振动的时刻之差为
D. 再经过1/4个周期时,D质点纵坐标为2A
E. 同时有两列波经过C质点时,C保持静止
7.
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螺线管匝数n=1250匝,横截面积S=20cm2,。螺旋管导线电阻r=1Ω,R1=4Ω,R2=5Ω,C=20μF。在一段时间内,竖直向下穿过螺线管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按如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螺线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1000V
B.闭合S,电路中的电流稳定后,电容器下极板带负电
C.闭合S,电路中的电流稳定后,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1A
D.闭合S,电路中的电流稳定后,再断开S,以后流经R2的电量为

3.解答题(共2题)

8.
如图甲所示,竖直面MN的左侧空间中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上、下及左侧无边界)。一个质量为、电荷量为、可视为质点的带正电小球,以水平初速度沿PQ向右做直线运动。若小球刚经过D点时(t=0),在电场所在空间叠加如图乙所示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使得小球再次通过D点时与PQ连线成60°角。已知DQ间的距离为(+1)Lt0小于小球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忽略磁场变化造成的影响,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电场强度E的大小
(2)t0t1的比值
(3)小球过D点后将做周期性运动,则当小球运动的周期最大时,求出此时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0
及运动的最大周期Tm
9.
如图,粗糙,水平,足够长的无电阻的一对平行导轨左侧固定一定值电阻R=4Ω,导轨间距为d=0.5m,一根长度也为d,电阻为r=1Ω,质量m=0.2kg的导体杆与导轨垂直放在导轨上,与导轨接触良好,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竖直向下的有界匀强磁场左边界正好与杆所在直线平齐,右边界足够远,磁感应强度B=1T,现给杆一个与导轨平行向右的初速度 ,同时对杆施加一个平行于导轨且垂直于杆的变化外力(图中未画出),使杆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加速度方向向左,取 ,求:

(1)当杆刚好进入磁场瞬间,R上的瞬时电功率;
(2)当杆上电流大小为其最大值的一半时,所施加的外力;

4.实验题(共1题)

10.
如图所示,用质量为m的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小车,使它在长木板上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利用该装置可以完成“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直流电源    B.交流电源
(2)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把长木板右端垫高 B.改变小车的质量
(3)在不挂重物且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的情况下,轻推一下小车,若小车拖着纸带做匀速运动,表明已经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
A.计时器不打点 B.计时器打点
(4)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将打下的第一个点标为O。在纸带上依次去A、B、C……若干个计数点,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测得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为x1x2x3……,如图所示。

实验中,重物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可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从打O点打B点的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_______,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________。
(5)以v2为纵坐标,W为横坐标,利用实验数据作如图所示的v2W图象。由此图象可得v2W变化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根据功与能的关系,动能的表达式中可能包含v2这个因子;分析实验结果的单位关系,与图线斜率有关的物理量应是_________。

(5)假设已经完全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若重物质量不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则从理论上分析,图中正确反映v2W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
A.  B.  C.  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