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用一轻绳将小球P系于光滑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长方体物块Q,如图所示.P、Q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Q物体受3个力 |
B.P物体受3个力 |
C.若绳子变短,Q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 |
D.若绳子变长,绳子的拉力将变小 |
2.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为“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 (LIGO)项目和发现引力波所做的贡献。引力波的形成与中子星有关。通常情况下中子星的自转速度是非常快的,因此任何的微小凸起都将造成时空的扭曲并产生连续的引力波信号,这种引力辐射过程会带走一部分能量并使中子星的自转速度逐渐下降。现有中子星(可视为均匀球体),它的自转周期为T0时恰能维持星体的稳定(不因自转而瓦解),则当中子星的自转周期增为T=2T0时,某物体在该中子星“两极”所受重力与在“赤道”所受重力的比值为
A.1/2 | B.2 | C.3/4 | D.4/3 |
3.
如图所示,边界OA与OC之间分布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边界OA上有一粒子源S。某一时刻,从S平行于纸面向各个方向发射出大量带正电的同种粒子(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所有粒子的初速度大小相同,经过一段时间有大量粒子从边界OC射出磁场。已知∠AOC=60°,从边界OC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等于T/2(T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则从边界OC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
运动的最短时间为

运动的最短时间为

A.T/2 | B.T/6 |
C.T/4 | D.T/8 |
2.多选题- (共3题)
4.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圆环相连,圆环套在倾斜的粗糙固定杆上,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圆环在A处时弹簧竖直且处于原长。将圆环从A处静止释放,到达C处时速度为零。若圆环在C处获得沿杆向上的速度v,恰好能回到A。已知AC=L,B是AC的中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之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


A.下滑过程中,环受到的合力不断减小 |
B.下滑过程中,环与杆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
C.从C到A过程,弹簧对环做功为![]() |
D.环经过B时,上滑的速度大于下滑的速度 |
5.
如图所示,处于真空中的匀强电场与水平方向成
角,AB直线与电场E互相垂直。在A点,以大小为
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
的小球,经时间
,小球下落一段距离过C点(图中未画出)时其速度大小仍为
,已知A、B、C三点在同一竖直面内,则在小球由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

A. 静电力对小球做功为零
B. 小球的电势能增加
C. C点的电势比A点的电势大
D. C点可能位于AB直线的左方






A. 静电力对小球做功为零
B. 小球的电势能增加
C. C点的电势比A点的电势大
D. C点可能位于AB直线的左方
6.
有5个完全相同的灯泡连接在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如图所示。若将该线路与交流电源接通,且开关S接在位置1时,5个灯泡发光亮度相同;若将开关S接在位置2时,灯泡均未烧坏。则下列可能的是( )


A.该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 |
B.该变压器是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4 |
C.副线圈中的灯泡仍能发光,只是更亮些 |
D.副线圈中的灯泡仍能发光,只是亮度变暗 |
3.填空题- (共2题)
7.
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E. 同一机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频率往往不同
A.共振是受迫振动的一种特殊情况 |
B.机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单个质点的能量是守恒的 |
C.当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大很多时,就不能观察到明显的波的衍射现象 |
D.如图所示,频率恒定的声源按路线a→b→c→d→a逆时针做匀速圆周运动,观察者在圆心不动,则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始终与声源频率相同 |

E. 同一机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频率往往不同
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等温压缩后,其压强一定增大
A.已知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可以计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 |
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就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
C.当两个分子的间距从很远处逐渐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不断增大 |
D.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
4.解答题- (共1题)
9.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半圆形轨道MN的半径为R,MP为粗糙水平面。两个小物块A、B可视为质点,在半圆形轨道圆心O的正下方M处,处于静止状态。若A、B之间夹有少量炸药,炸药爆炸后,A恰能经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N,而B到达的最远位置恰好是A在水平面上的落点。已知粗糙水平面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8,求:

(1)B到达的最远位置离M点的距离;
(2)极短爆炸过程中,A受到爆炸力的冲量大小;
(3)A与B的质量之比。

(1)B到达的最远位置离M点的距离;
(2)极短爆炸过程中,A受到爆炸力的冲量大小;
(3)A与B的质量之比。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