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浙江省新高考选考物理终极适应性考试 模拟试卷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08463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6

1.单选题(共8题)

1.
如图所示,对下列插图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右上方的路牌所标的“50”因为车辆通行的平均速度
B.由图乙可推出所有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均在其几何中心处
C.图丙中掷出后的冰壶能继续运动说明其具有惯性
D.图丁中电梯向上制动时体重计的读数变小说明人所受重力减小
2.
一只蜗牛沿着弧形菜叶从右向左缓慢爬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菜叶对蜗牛的弹力大小一定不变
B.菜叶对蜗牛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不变
C.菜叶对蜗牛的作用力大小一定不变
D.菜叶对蜗牛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不断减小
3.
撑杆跳是田径运动项目一种。在这项比赛中,运动员双手握住一根特制的杆子,经过快速助跑后,借助杆子撑地的反弹力量,使身体腾起,跃过横杆。关于撑杆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起跳时,撑杆提供给运动员的弹力等于运动员所受重力
B.运动员起跳时,撑杆提供给运动员的弹力小于运动员所受重力
C.在运动员起跳上升阶段,运动员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D.在运动员越过杆子下落阶段,运动员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4.
功的单位是焦耳(J),焦耳与基本单位米(m)、千克(kg)、秒(s)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1J=1kg·m/s
B.1J=1kg·m/s2
C.1J=1kg·m2/s
D.1J=1kg·m2/s 2
5.
如图是一种工具﹣石磨,下面磨盘固定,上面磨盘可绕过中心的竖直转轴,在推杆带动下在水平面内转动.若上面磨盘直径为D,质量为m且均匀分布,磨盘间动摩擦因素为μ.若推杆在外力作用下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磨盘转动一周,外力克服磨盘间摩擦力做功为W,则(  )
A.磨盘推杆两端点的速度相同
B.磨盘边缘的线速度为ωD
C.摩擦力的等效作用点离转轴距离为
D.摩擦力的等效作用点离转轴距离为
6.
如图所示,S1S2是两个相干波源,其振幅均为A,周期均为T。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c是波谷与波谷的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处质点始终处于离平衡位置2A
B.随着时间的推移,c处的质点将向右移动
C.从该时刻起,经过Tc处的质点将通过平衡位置
D.若S2不动,S1沿S1b连线向b运动,则b处质点仍然始终处于平衡位置
7.
如图所示,绝缘细线ABBC系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aAB细线长为L,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0°,x轴为与ABC同一竖直面内的水平方向,带电小球b从左侧无穷远处沿+x方向移动到右侧无穷远处,A点到x轴的距离为。当b球经过A点正下方时,水平绝缘细线BC的拉力恰为零。若将带电小球视为点电荷,静电力恒量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球带负电荷
B.b球带电荷为
C.b球位于a球正下方时,细线AB上的拉力为BC拉力的2倍
D.A球位于a球正下方时,细线BC上的拉力为
8.
来自太阳和其他星体的宇宙射线中含有大量高能带电粒子,若这些粒子都直接到达地面,将会对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危害。但由于地磁场(如图所示)的存在改变了宇宙射线中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使得很多高能带电粒子不能到达地面。若不考虑地磁偏角的影响,关于上述高能带电粒子在地磁场的作用下运动情况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带电粒子带正电,且沿地球赤道平面射向地心,则由于地磁场的作用将向东偏转
B.若带电粒子带正电,且沿地球赤道平面射向地心,则由于地磁场的作用将向北偏转
C.若带电粒子带负电,且沿垂直地球赤道平面射向地心,则由于地磁场的作用将向南偏转
D.若带电粒子沿垂直地球赤道平面射向地心,它可能在地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2.选择题(共1题)

9.

根据图意,在句子的空格上填入适当的单词或词组,使句子完整、正确。

3.多选题(共3题)

10.
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跳高决赛中,克罗地亚选手弗拉希奇以2米04的成绩获得冠军。弗拉希奇身高约为1.93 m,忽略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弗拉希奇在下降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B.弗拉希奇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C.弗拉希奇起跳时地面对她的支持力大于她的重力
D.弗拉希奇起跳时的初速度大约为3 m/s
11.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40KW,质量为2000kg,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阻力为车重的0.1倍,取g=10m/s2,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1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额定输出功率后,汽车保持功率不变又加速行驶了800m,直到获得最大速度后才匀速行驶,则(  )
A.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20m/s
B.汽车匀加速的运动时间为10s
C.当汽车速度达到16m/s时,汽车的加速度为0.5m/s2
D.汽车从静止到获得最大行驶速度所用的总时间为57.5s
12.
云室能显示射线的径迹,把云室放在磁场中,从带电粒子运动轨迹的弯曲方向和半径大小就能判断粒子的属性,放射性元素A的原子核静止放在磁感应强度B=2.5T的匀强磁场中发生衰变,放射出粒子并变成新原子核B,放射出的粒子与新核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测得两圆的半径之比R1:R2=42:1,且R1=0.2m,已知粒子质量mα=6.64×10-27kg,β粒子质量mβ=9.1×10-31kg,普朗克常量取h=6.6×10-34J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原子核B的核电荷数为84
B.放射性元素A原子核发生的是β衰变
C.衰变放射出的粒子的速度大小为2.4×107m/s
D.如果A原子核衰变时释放出一种频率为1.2×1015Hz的光子,那么这种光子能使逸出功为4.54eV的金属钨发生光电效应

4.解答题(共4题)

13.
如图所示,两个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构成的光滑细管道ABC竖直放置,且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圆心连线O1O2水平。轻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挡板上,右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接触(不拴接,小球的直径略小于管的内径),长为R的薄板DE置于水平面上,板的左端D到管道右端C的水平距离为R。开始时弹簧处于锁定状态,具有的弹性势能为3mgR,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解除锁定,小球离开弹簧后进入管道,最后从C点抛出。

(1)求小球经C点时的动能和小球经C点时所受的弹力。
(2)讨论弹簧锁定时弹性势能满足什么条件,从C点抛出的小球才能击中薄板DE。
14.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直角坐标系xOy,有一匀强电场,其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α=30°斜向上,在电场中有一质量为m=1×103 kg、电荷量为q=1.0×104 C的带电小球,用长为L=0.6 m的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挂于坐标O点,当小球静止于M点时,细线恰好水平。现用外力将小球拉到最低点P,然后无初速度释放,g="10" m/s2。求:

(1)电场强度E的大小;
(2)小球再次到达M点时的速度;
(3)如果小球再次到达M点时,细线突然断裂,从此时开始计时,小球运动t=1s时间的位置坐标是多少。
15.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有一线状电子源沿x正方向发射速度均为v的电子,形成宽为2R、在y轴方向均为分布且关于x轴对称的电子流。电子流沿x方向射入一个半径为R、中心位于原点O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区域边界存在磁场),磁场方向垂直xoy平面向里,电子经过磁场偏转后均从P点射出.在磁场区域的正下方,正对的金属平行板K和A与x轴平行,其中K板与P点的距离为d,中间开有宽度为2d且关于y轴对称的小孔.A与K两板间加有恒定电压UAK,且K板电势高于A板电势,
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计电子重力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

(1)能打到A板上的电子在进入平行金属板时与金属板K的夹角应满足什么条件?
(2)能进入AK极板间的电子数占发射电子总数的比例为多大?
16.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轨道左侧b1b2﹣c1c2部分轨道间距为2L,右侧c1c2﹣d1d2部分的轨道间距为L,曲线轨道与水平轨道相切于b1b2  , 所有轨道均光滑且电阻不计.在水平轨道内有斜向下与竖直方向成θ=37°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1T.质量为M=0.2kg的金属棒B垂直于导轨静止放置在右侧窄轨道上,质量为m=0.1kg的导体棒A自曲线轨道上a1a2处由静止释放,两金属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相互平行且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A棒总在宽轨上运动,B棒总在窄轨上运动.已知:两金属棒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均为R=0.2Ω,h=0.2m,L=0.2m,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金属棒A滑到b1b2处时的速度大小;   
(2)金属棒B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3)在两棒整个的运动过程中通过金属棒A某截面的电量;   
(4)在两棒整个的运动过程中金属棒A、B在水平导轨间扫过的面积之差.

5.实验题(共2题)

17.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 的关系”实验装置简图.

(1)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
A.控制变量法 B.假设法 C.理想实验法   D.等效替代法
(2)在保持小车受力相同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实验屮,以下故法正确的是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有砝码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为得出加速度a与与质量m的关系而作出 图象
(3)下图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其中O、A、B、C、D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打“B”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m/s.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其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图线在末端弯曲的原因是______.
18.
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他用秒表记下了单摆做5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2)该同学经测量得到5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L-T2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坐标如图丙所示。则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用LA、LB、TA和TB表示)。
(3)处理完数据后,该同学发现在计算摆长时误将摆球直径当成半径代入计算,即L=l+d,这样________(选填“影响”或“不影响”)重力加速度的计算。
(4)该同学做完实验后,为使重力加速度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他认为:
A.在摆球运动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悬点固定
B.摆线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C.用精度更高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
D.测量周期时应该从摆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
其中合理的有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