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安徽安庆2018二模]如图所示,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内
、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因前方有障碍物,为避免相撞,小车刹车制动,在小车整个运动的过程中,
、
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且随小车一起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小车匀速运动过程中,![]() ![]() |
B.在小车匀速运动过程中,![]() |
C.在小车刹车制动过程中,![]() ![]() |
D.在小车刹车制动过程中,![]() ![]() |
2.
如图所示,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分别位于P、Q两点,P、Q两点在同一竖直线上,水平面内有一正三角形ABC,且PQ连线的中点O为三角形ABC的中心,M、N为PQ连线上关于口点对称的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B、C三点的场强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
B. A、C 两点的电势相等且大于B点的电势
C. M 点场强小于A点场强
D. 将一正点电荷从N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

A. A、B、C三点的场强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
B. A、C 两点的电势相等且大于B点的电势
C. M 点场强小于A点场强
D. 将一正点电荷从N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
3.
如图所示,正方形虚线框ABCD边长为a,内有垂直于线框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粒子从AB边中点P垂直AB边以初速度v0射入匀强磁场,不计粒子重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v0的大小合适,粒子能从CD边中点F射出磁场 |
B.当![]() |
C.当![]() |
D.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 |
4.
小型手摇发电机线圈共有N匝,每匝可简化为矩形线圈abcd,磁极间的磁场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线圈中心轴OO′,线圈绕OO′匀速转动,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边和cd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都为E0,该发电机外接负载电阻,则( )


A.当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时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
B.线圈从中性面位置转过180°过程中,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量为零 |
C.线圈转动过程中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
D.线圈转动过程中电动势的最大值为2NE0 |
2.多选题- (共3题)
5.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一倾角为θ=30°的斜面,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的挡板上,上端连接一质量m=2kg的物块(视为质点),开始时物块静止在斜面上A点,此时物块与斜面的摩擦力恰好为零,现用一沿斜面问上的恒力F=20N作用在物块上,使其沿科面向上运动,当物块从A点运动到B点时,力F做的功W=4J,己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
,g=10m/s²,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了4J |
B.物块从A 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1.2J |
C.物块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
D.物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量为0.5J |
6.
卫星A、B在不同高度绕同一密度均匀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己知两卫星距行星表面的高度及两卫星绕行星运动的周期,万有引力常最G己知,由此可求山
A. 该行星的半径
B. 两卫星的动能之比
C. 该行星的自转周期
D. 该行星的密度
A. 该行星的半径
B. 两卫星的动能之比
C. 该行星的自转周期
D. 该行星的密度
7.
如图所示,有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5T,在与磁场垂直的竖直平面内有一如图所示的金属导轨框架ABCD,AB、CD边与BC边的夹角均为53°,BC边水平,且长度L=0.8m,电阻R=4Ω,其余两边电阻不计。现有一长也为L=0.8m,电阻不计的金属棒,在外力作用下从紧贴导轨BC处以某一初速度
沿框架竖直向上运动,运动过程中栋不脱离导轨,且BC边消耗的电功率保持P=0.16W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中金属棒做匀速直线运动
B. 金属棒的初速度v0=2m/s
C. 金属棒从BC开始向上运动到0.2m时,金属棒的速度v=4m/s
D. 金属棒从BC开始向上运动0.2m的过程中,BC中产生的焦耳热Q=0.013J


A. 该过程中金属棒做匀速直线运动
B. 金属棒的初速度v0=2m/s
C. 金属棒从BC开始向上运动到0.2m时,金属棒的速度v=4m/s
D. 金属棒从BC开始向上运动0.2m的过程中,BC中产生的焦耳热Q=0.013J
3.填空题- (共2题)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E.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其它条件不变,仅用红光代替黄光作为入射光可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
A.机械波在某种介质中传播,若波源的频率增大,其传播速度就一定增大 |
B.肥皂泡在阳光下呈现彩色条纹是由光的干涉现象形成的 |
C.在波的干涉中,振动加强点的位移不一定始终最大 |
D.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均相同 |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 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 分。)
E.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品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A.在完全失重的宇宙飞船中,水的表面仍存在表面张力 |
B.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饱和汽的压强不随体积变化而变化 |
C.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
D.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某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估算该种气体分子体积的大小 |
4.解答题- (共3题)
10.
如图所示,半径R=1.6m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下端与传送带相切于B点,水平传送带上A、B两端点间距L=16m,传送带以v0=10m/s的速度顺时针运动,将质量m=1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 放到传送带上,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取g=10m/s²。

(1)将滑块在传送带A端由静止释放,求滑块由释放到第一次经过B端时所需时间;
(2)若滑块仍由静止释放,要想滑块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C,求滑块在传送带上释放的位置范围;
(3)若将滑块在传送带中点处释放,同时沿水平方向给滑块一初速度,使滑块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C,求此初速度满足的条件。

(1)将滑块在传送带A端由静止释放,求滑块由释放到第一次经过B端时所需时间;
(2)若滑块仍由静止释放,要想滑块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C,求滑块在传送带上释放的位置范围;
(3)若将滑块在传送带中点处释放,同时沿水平方向给滑块一初速度,使滑块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C,求此初速度满足的条件。
11.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方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大小可忽略)用轻质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小球带电荷量为+q,静止时距地面的高度为h,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37°,重力加速度为g.(sin 37°=0.6,cos 37°=0.8) 求:
(1)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E;
(2)现将细线剪断,小球落地过程中小球水平位移的大小;
(3)现将细线剪断,带电小球落地前瞬间的动能.
(1)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E;
(2)现将细线剪断,小球落地过程中小球水平位移的大小;
(3)现将细线剪断,带电小球落地前瞬间的动能.

12.
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气组开口向上竖直放置。横截面积s=0.02m²、质量与厚度均不计的活塞,可以在气缸内自由滑动,括塞与气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为L=40cm。气体的初始温度为T=600K,压强为p=1.5×105Pa,已知环境温度T0=300K,大气压强p0= 1.0×105Pa.由于缸内气体缓慢散热,最终气体的温度达到与环境温度相同。(不计活塞与缸壁之间的摩擦) 求:

①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最短距离;
②请写出气体状态变化的过程,并在p-V坐标系中画出气体状态变化过程的图线;
③在②间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

①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最短距离;
②请写出气体状态变化的过程,并在p-V坐标系中画出气体状态变化过程的图线;
③在②间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
5.实验题- (共1题)
13.
某同学欲采用课本上介绍的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等器材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和光电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测得A和B两滑块上遮光片的宽度均为d
③得到A、B两滑块(包含遮光片)的质量m1、m2
④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⑤利用气垫导轨左右的弹射装置,使滑块A、B分别向右和向左运动,测出滑块A、B在碰撞前经过光电门过程中挡光时间分别为Δt1和Δt2
⑥观察发现滑块A、B碰撞后通过粘胶粘合在一起,运动方向与滑块B碰撞前运动方向相同,此后滑块A再次经过光电门时挡光时间为Δt

试解答下列问题:
(1)碰撞前A滑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碰撞前B滑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2)为了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需要验证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题中物理量表示).
(3)有同学认为利用此实验装置还能计算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请用上述实验过程测出的相关物理量,表示出A、B系统在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ΔE=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和光电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测得A和B两滑块上遮光片的宽度均为d
③得到A、B两滑块(包含遮光片)的质量m1、m2
④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⑤利用气垫导轨左右的弹射装置,使滑块A、B分别向右和向左运动,测出滑块A、B在碰撞前经过光电门过程中挡光时间分别为Δt1和Δt2
⑥观察发现滑块A、B碰撞后通过粘胶粘合在一起,运动方向与滑块B碰撞前运动方向相同,此后滑块A再次经过光电门时挡光时间为Δt

试解答下列问题:
(1)碰撞前A滑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碰撞前B滑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2)为了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需要验证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题中物理量表示).
(3)有同学认为利用此实验装置还能计算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请用上述实验过程测出的相关物理量,表示出A、B系统在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ΔE=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