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中学2018届高三(承智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0836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2

1.单选题(共6题)

1.
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盒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连接a的一段细绳竖直,a连接在竖直固定在地面的弹簧上,现在b盒内缓慢加入适量砂粒,a、b、c始终位置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对c的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B.地面对c的支持力可能不变
C.c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左
D.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
2.
如图,粗糙水平地面上放有一斜劈,小物块以一定初速度从斜劈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 回到斜劈底端时的速度小于它上滑的初速度。已知斜劈始终保持静止,则小物块(   )
A.上滑所需时间与下滑所需时间相等
B.上滑时的加速度与下滑时的加速度相等
C.上滑和下滑过程,小物块机械能损失相等
D.上滑和下滑过程,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3.
如图,某次空中投弹的军事演习中,战斗机以恒定速度沿水平方向飞行,先后释放两颗炸弹,分别击中山坡上的M点和N点。释放两颗炸弹的时间间隔为Dt1,击中M、N的时间间隔为Dt2,不计空气阻力,则(    )
A.Dt2=0
B.Dt2<Dt1
C.Dt2=Dt1
D.Dt2>Dt1
4.
如图,倾角为300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的挡板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块A连接,A静止于P点。现对A施加一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大小F =mg的恒定拉力,使A向上运动。若运动过程中,弹簧形变未超过弹性限度,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刚施加拉力F时,A的加速度大小为0. 5g
B.速度最大时,A距P点的距离为
C.在A上升到最高点的进程中,A和弹簧系统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小
D.在A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A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小
5.
如图,空间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xoy平面)向里的磁场。在x≥0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0tx<0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0(常数λ>1):一带电粒子以速度v0从坐标原点O沿X轴正向射入磁场,在磁场内区域做匀速圆周运动,则x<0区域粒子的速率和轨道半径与x≥0区域之比分别为(    )
A.1, λ
B.λ, λ
C.1,1/λ
D.1/λ,1/λ
6.
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原线圈一侧接一输出电压恒为U1的正弦交流电源,电阻R1R2R3R4的阻值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断开时,图中电压U1U2=2∶1
B.S断开时,R1消耗的电功率等于R2的2倍
C.S闭合后,R1R3R4消耗的电功率相同
D.S闭合后,R1两端电压比S闭合前的更小

2.多选题(共12题)

7.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AB两物块与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两端相连,置于足够长、倾角为30°的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物块A下表面光滑,物块B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重力加速度为g,现给物块A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恒力,使AB两物块先后开始运动,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    )
A.当物块B刚开始运动时,弹簧伸长量最大
B.在物块B开始运动前,物块A可能一直做加速运动
C.物块A沿斜面向上运动距离为 时,速度达到最大
D.当物块A沿斜面向上运动距离为 时,物块B开始运动
8.
如图所示,AB是粗糙水平面上的两点,OPA三点在同一竖直线上,且OP=L,在P点处固定一光滑的小立柱,一小物块通过原长为L0的弹性轻绳与悬点O连接.当小物块静止于A点时,小物块受到弹性轻绳的拉力小于重力.将小物块移至B点(弹性轻绳处于弹性限度内),由静止释放后,小物块沿地面运动通过A点,若L0L,则在小物块从B运动到A的过程中(  )
A.小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保持不变
B.小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逐渐减小
C.弹性轻绳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大
D.小物块和弹性轻绳组成的系统机械能逐渐减小
9.
图甲为的0.1kg小球从最低点A冲入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半径为0.4m半圈轨道后,小球速度的平方与其高度的关系图像。已知小球恰能到达最高点C,轨道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空气阻力不计。g取10 m/s2,B为AC轨道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x=5
B.小球从B到C损失了0.125J的机械能
C.小球从A到C合外力对其做的功为-1.05J
D.小球从C抛出后,落地点到A的更离为0.8m
10.
2016年2月11日,科学家宣布“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测到由两个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信号,,这是在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概念100周年后,引力波被首次直接观测到.在两个黑洞合并过程中,由于彼此间的强大引力作用,会形成短时间的双星系统.如图所示,黑洞A、B可视为质点,它们围绕连线上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且AO大于BO,不考虑其他天体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黑洞A的向心力大于B的向心力
B. 黑洞A的线速度大于B的线速度
C. 黑洞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
D. 两黑洞之间的距离越大,A的周期越大
11.
如图所示,卫星1为地球同步卫星,卫星2是周期为3小时的极地卫星,只考虑地球引力的作用,卫星1和卫星2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两轨道平面相互垂直,运动过程中卫星1和卫星2某时刻同时处于地球赤道某一点的正上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1和卫星2的角速度大小为之比1∶8
B.卫星1和卫星2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
C.卫星1和卫星2的向心力大小之比为1∶16
D.卫星1和卫星2相邻两次同时处在地球赤道某一点正上方的时间间隔为24小时
12.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O点的转轴上,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套在粗糙固定直杆A处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相连,直杆的倾角为30°,OA=OC,B为AC的中点,OB等于弹簧原长。小球从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初始加速度大小为aA,第一次经过B处的速度大小为v,运动到C处速度为0,后又以大小为aC的初始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向上滑行。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可以返回到出发点A处
B.撤去弹簧,小球可以在直杆上处于静止
C.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D.
13.
如图所示,B、M、N分别为竖直光滑圆轨道的右端点,最低点和左端点,B点和圆心等高,N点和圆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现从B点的正上方某处A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球,经圆轨道飞出后以水平速度v通过C点,已知圆轨道半径为R, ,重力加速度为g,则一下结论正确的是( )
A.C、N的水平距离为
B. C、N的水平距离为2R
C.小球在M点对轨道的压力为6mg
D.小球在M点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14.
如图,实线为等量异种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虚线是以正点电荷为中心的圆,M点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N点在虚线上。若将一试探正点电荷沿逆时针方向从M点经虚线移动到N点,则(    )
A.电荷所受电场力逐渐减小
B.电荷所受电场力大小不变
C.电荷将克服电场力做功
D.电荷的电势能保持不变
15.
如图,正方形abcd中△abd区域内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cd区域内有方向平行bc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从d点沿da方向射入磁场,随后经过bd的中点e进入电场,接着从b点射出电场。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
A.粒子带正电
B.电场的方向是由b指向c
C.粒子在b点和d点的动能相等
D.粒子在磁场、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π:2
16.
如图所示,在一足够大的水平向右匀强电场中,有一光滑绝缘水平面。将质量分别为m、M(m<M)的金属块A、B用一根短的绝缘线连接,静置于该绝缘面上,现使A带正电,A、B将在电场力作用下一起向右运动(运动过程中A的电荷量不变),A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绳子拉力大小为F1:将A与B接触一下(A、B电荷总量与接触前相等),把A、B静置于该绝缘面上,A、B在电场力作用下一起向右运动,运动过程中绝缘线始终绷系,A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绳子拉力大小为F2.若A、B间的库仑斥力小于B受到的电场力,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a1 = a2
B. a1 <a2
C. F1 >F2
D. F1 =F2
17.
如图甲,间距L="l" m且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cd、ef固定在水平面(纸面)上,右侧cf间接有R="2" Ω的电阻。垂直于导轨跨接一根长l="2" m、质量m="0.8" kg的金属杆,金属杆每米长度的电阻为2 Ω。t=0时刻,宽度a="1.5" m的匀强磁场左边界紧邻金属杆,磁场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大小B="2" T。从t=0时刻起,金属杆(在方向平行于导轨的水平外力F作用下)和磁场向左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乙中的 ①和②。若金属杆与导轨接触良好,不计导轨电阻,则)( )
A.t=0时刻,R两端的电压为
B.t="0.5" s时刻,金属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1N、方向水平向左
C.t="l.5" s时刻,金属杆所受外力F做功的功率为4.8 W
D.金属杆和磁场分离前的过程中,从c到f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0.5 C
18.
半径为r、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圆环用一根长为L的绝缘轻细杆悬挂于O1点,杆所在直线过圆环圆心,在O1点的正下方有一半径为L+2r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其圆心O2与O1点在同一竖直线上,O1点在圆形磁场区域边界上,磁感应强度为B,如图所示。现使绝缘轻细杆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下摆过程中金属圆环所在平面始终与磁场垂直,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及摩擦阻力,则( )
A.圆环最终会静止在O1点的正下方
B.圆环第一次进入磁场的过程通过圆环的电量大小为
C.圆环在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
D.圆环在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8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