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08359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

1.单选题(共4题)

1.
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木板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块B略向右移动一些使倾角a减小,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木板对A的作用力不变
B.木板对A的作用力减小
C.物块A与木板间的正压力减小
D.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2.
图甲和图乙是演示自感现象的两个电路图,L1L2为电感线圈,A1A2A3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实验时,断开开关S1瞬间,灯A1突然闪亮,随后逐渐变暗;闭合开关S2,灯A2逐渐变亮,而另一个相同的灯A3立即变亮,最终A2A3的亮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1L1的电阻值相同
B.图乙中,变阻器RL2的电阻值相同
C.图甲中,闭合S1,电路稳定后,A1中电流大于L1中电流
D.图乙中,闭合S2瞬间,L2中电流与变阻器R中电流相等
3.
近来,无线充电成为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新科技,其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实现无线充电是比较成熟的一种方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式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路面下依次铺设圆形线圈,相邻两个线圈由供电装置通以反向电流,车身底部固定感应线圈,通过充电装置与蓄电池相连,汽车在此路面上行驶时,就可以进行充电。在汽车匀速行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感应线圈中电流的磁场方向一定与路面线圈中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
B. 感应线圈中产生的是方向改变、大小不变的电流
C. 感应线圈一定受到路面线圈磁场的安培力,会阻碍汽车运动
D. 给路面下的线圈通以同向电流,不会影响充电效果
4.
如图甲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n1:n2 =1:2,原线圈连接正弦式交流 电源,副线圈连接一个“220 V,100W”的白炽灯泡,灯泡正常发光。白炽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若将副线圈接上述电源,灯泡接原线圈,则灯泡的实际功率约为

A. 6.25w    B. 11.6W    C. 36.3W    D. 100 W

2.多选题(共4题)

5.
2017年11月5日,又有两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通过“一箭双星”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两颗卫星绕地球运动均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如果两颗卫星的质量均为M,其中的1号卫星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2号卫星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且h'>h,把地球看做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号卫星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
B.1号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
C.1号卫星和2号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之比为
D.稳定在轨运行时1号卫星的机械能小于2号卫星的机械能
6.
弹跳杆运动是一项广受青少年欢迎的运动。弹跳杆的结构如图所示,弹簧的下端固定在跳杆的底部,上端与一个套在跳杆上的脚踏板底部相连接。质量为M的小孩站在脚踏板上保持静止不动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设小孩和弹跳杆只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跳杆的质量为m,取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弹簧和脚踏板的质量、以及弹簧和脚踏板与跳杆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某次弹跳中,弹簧从最大压缩量3x0开始竖直向上弹起,不考虑小孩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从压缩量3x0到恢复原长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做的功为
B.弹簧从压缩量3x0到恢复原长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做的功为
C.小孩在上升过程中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D.小孩在上升过程中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7.
甲乙两列简谐横波波速均为v=2m/s,甲沿x轴负方向传播,乙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波的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其中P、Q处的质点均处于波峰,关于这两列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甲波中的M处质点比P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
B. 从图示的时刻开始,P处质点与Q处质点同时回到平衡位置
C. 从图示的时刻开始,经过1.0s,P质点沿x轴负方向通过的位移为2m
D. 从图示的时刻开始,经过1.0s,M质点沿通过的路程为20cm
E. 如果这两列波相遇不可能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
8.
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甲、乙两带电粒子从a点沿与ab成30°角的方向垂直射入磁场。甲粒子垂直于bc边离开磁场,乙粒子从ad边的中点离开磁场。已知甲、乙两a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之比为1:2,质量之比为1:2,不计粒子重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粒子带负电,乙粒子带正电
B. 甲粒子的动能是乙粒子动能的16倍
C. 甲粒子所受洛伦兹力是乙粒子所受洛伦兹力的2
D. 甲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是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的

3.填空题(共1题)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图1为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图象,由图可知状态①的温度比状态②的温度高
B.图2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P-V图线,由图可知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B的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图3为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可知,当分子间的距离r>ro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D.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大;附着层内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小
E.能量耗散反映了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4.解答题(共3题)

10.
运载火箭是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重要工具,一般采用多级发射的设计结构来提高其运载能力。某兴趣小组制作了两种火箭模型来探究多级结构的优越性,模型甲内部装有△m="100" g的压缩气体,总质量为M="l" kg,点火后全部压缩气体以vo ="570" m/s的速度从底部喷口在极短的时间内竖直向下喷出;模型乙分为两级,每级内部各装有 的压缩气体,每级总质量均为,点火后模型后部第一级内的全部压缩气体以速度vo从底部喷口在极短时间内竖直向下喷出,喷出后经过2s时第一级脱离,同时第二级内全部压缩气体仍以速度vo从第二级底部在极短时间内竖直向下喷出。喷气过程中的重力和整个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 m/s2,求两种模型上升的最大高度之差。
11.
如图甲所示,粗糙水平轨道与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绝缘的半圆轨道在B点平滑连接,过半圆轨道圆心0的水平界面MN的下方分布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滑块从水平轨道上A点由静止释放,运动中由于摩擦起电滑块电量会增加,过B点后电量保持不变,小滑块在AB段加速度随位移变化图像如图乙。已知A、B间距离为4R,滑块与轨道间动摩擦因数为μ=0.5,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滑块释放后运动至B点过程中电荷量的变化量
(2)滑块对半圆轨道的最大压力大小
(3)小滑块再次进入电场时,电场大小保持不变、方向变为向左,求小滑块再次到达水平轨道时的速度大小以及距B的距离
12.
如图所示,绝热气缸倒扣放置,质量为M的绝热活塞在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气缸间摩擦可忽略不计,活塞下部空间与外界连通,气缸底部连接一U形细管(管内气体的体积忽略不计).初始时,封闭气体温度为T,活塞距离气缸底部为h0,细管内两侧水银柱存在高度差。已知水银密度为ρ,大气压强为P0,气缸横截面积为S,重力加速度为g,求

(1)U形细管内两侧水银柱的高度差;
(2)通过加热装置缓慢提升气体温度使活塞下降,求此时的温度;此加热过程中,若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求气体内能的变化。

5.实验题(共1题)

13.
某探究小组想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框架竖直部分紧贴一刻度尺,零刻度线在上端,可以测量出光电门到零刻度线的距离x。框架水平部分用电磁铁吸住一个密度均匀的正方体小铁块,小铁块的边长为d,其重心恰好与刻度尺零刻度线水平对齐。切断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小铁块由静止释放,可测出小铁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

(1)小铁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_____(用题目中的符号表示)
(2)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用题目中的符号表示)
(3)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铁块边长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mm。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