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5月(第四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0823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

1.单选题(共2题)

1.
封闭在气缸内的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保持气体体积不变,当温度从300K升高到600K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的密度增大一倍
B.气体的压强增大一倍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一半
D.每秒撞击单位面积的器壁的分子数不变
2.
在两端开口的弯管内用两段水柱封闭了一段空气柱,A、B、C、D四个液面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现将左侧试管底部的阀门K打开,释放掉少量水后立刻关闭阀门,A、B、D液面相对各自原来的位置下降的长度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A.
B.
C.
D.

2.多选题(共1题)

3.
如图所示,用容器为的活塞式抽气机对容积为V0的容器中的气体抽气,设容器中原来气体压强为P0,抽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则()
A.连续抽3次就可以将容器中气体抽完
B.第一次抽一次后容器内压强为
C.第一次抽一次后容器内压强为
D.连续抽3次后容器内压强为

3.解答题(共3题)

4.
卢瑟福从1909年起做了著名的a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玻尔引入定态假设和量子化条件提出了氢原子的玻尔模型.
根据玻尔模型,可假设静止的基态氢原子的轨迹半径为r、电子的质量为m、电子的电荷量为静电力常量为k、普朗克常数为h;根据玻尔理论可知电子绕原子核仅在库仑力的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提示:电子和原子核均可当做点电荷;以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电量为Q的正点电荷在距离自身L处的电势为;氢原子的能量为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和电势能之和)。以下问题中氢原子均处于静止状态,求:
(1)在经典理论下,基态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绕核运动的线速度v
(2)电子绕核运动形成的等效电流l;
(3)已知氢原子处于第一激发态时,电子绕核运动的轨迹半径为4r;求氢原子第一激发态与基态能量差AE及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跃迁至基态时释放的光子的频率v
5.
为了保证车内入员的安全,一般小汽车都安装了安全气囊,利用NaN3爆炸产生的氮充入气囊,当小汽车发生一定的磁撞时.NaN3爆炸产生的氮气充满安全气囊,气囊体积变化很小。已知气囊容积为V=56L,囊中氮气密度为r=2.5kg/m3,氮气的摩尔质量为M0=0.028kg/mol,阿伏伽徳罗常数为:NA=6.02×1023mol-1,标准状态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22.4L。
(i)求气囊中氮气的分子数;
(ii)当温度为27℃时,囊中氮气的压强多大?
6.
如图所示,封闭有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长气缸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开口向右,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活塞与质量为m的物块用跨过定滑轮上的轻绳连接,滑轮两侧的轻绳分别处于水平和竖直状态,劲度系数为k的竖直轻弹簧下端固定,上端与物块连接。开始时,活塞与气缸底部的间距为L,被封闭气体压强为、绝对温度为,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且弹力大小=mg。已知大气压强=(n>2,g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不计一切摩擦,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求:

(i)若对被封闭气体缓慢加热直至弹簧弹力大小为零,求此时被封闭气体的绝对温度;(用m、K、n、L、g、T1表示)
(ii)当被封闭气体的绝对温度为时,立即撤去弹簧且不再对被封闭气体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被封闭气体的绝对温度又降回到,求此活塞与气缸底部的间距L′;(用n、L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