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5月毕业模考(最后一卷)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0813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5

1.单选题(共4题)

1.
如图所示,某极地轨道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已知该卫星从北纬6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到南纬60°的正上方时所用时间为1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大于7.9km/s
B.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角速度之比为2:1
C.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半径之比为l:4
D.该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同步卫星的机械能
2.
如图所示,边界OA与OC之间分布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边界OA上有一粒子源S。某一时刻,从S平行于纸面向各个方向发射出大量带正电的同种粒子(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所有粒子的初速度大小相同,经过一段时间后有大量粒子从边界OC射出磁场。已知∠AOC=60°,从边界OC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等于(T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则从边界OC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是()
A.B.C.D.
3.
近来,无线充电成为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新科技,其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实现无线充电是比较成熟的一种方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式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路面下依次铺设圆形线圈,相邻两个线圈由供电装置通以反向电流,车身底部固定感应线圈,通过充电装置与蓄电池相连,汽车在此路面上行驶时,就可以进行充电。汽车匀速行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感应线圈中电流的磁场方向一定与路面线圈中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
B.感应线圈中产生的是方向改变、大小不变的电流
C.给路面下的线圈通以同向电流,不会影响充电效果
D.感应线圈一定受到路面线圈磁场的安培力,会阻碍汽车运动
4.
如图所示为一种常见的身高体重测量仪,测量仪顶部向下发射超声波,超声波经反射后返回,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可记录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测量仪底部有一压力传感器,其输出电压作用在它上的压力F成正比,表达式为(k为比例系数)。某同学已知了自己的身高h、质量m和重力加速度g,他想利用该装置测量超声波速度v和比例系数k,他多次研究发现,当他站上测重台时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比他没站上时减少了;当他没站上测重台时,测量仪已有输出电压为≠0),当他站上测重台时测量仪输出电压为U,那么超声波v与比例系数k为
A.B.
C.D.

2.多选题(共3题)

5.
弹跳杆运动是一项广受青少年欢迎的运动。弹跳杆的结构如图所示,弹簧的下端固定在跳杆的底部,上端与一个套在跳杆上的脚踏板底部相连接。质量为M的小孩站在脚踏板上保持静止不动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设小孩和弹跳杆只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跳杆的质量为m,取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弹簧和脚踏板的质量、以及弹簧和脚踏板与跳杆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某次弹跳中,弹簧从最大压缩量3x0开始竖直向上弹起,不考虑小孩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从压缩量3x0到恢复原长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做的功为
B.弹簧从压缩量3x0到恢复原长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做的功为
C.小孩在上升过程中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D.小孩在上升过程中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6.
两个带电量分别为的正点电荷(电荷量)固定在光滑绝缘水平面的M、N两点,O点为M、N连线中点,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在MN连线的A、B两点间做往复运动,小球经过O点时速度为,O点电势为,则

A. A点电势等于B点电势
B. 小球在A点时的电势能为
C. OA>OB
D. 小球在O点时速度最大
7.
如图所示,矩形单匝线圈abcd,放置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OO′轴匀速转动,转动的周期为ab的中点和cd的中点的连线OO′恰好位于匀强磁场的边界线上,转轴OO′垂直于磁场方向,线圈电阻阻值为R,外电阻的阻值也为R,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线圈转过30°时的瞬时感应电流为I.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线圈的面积为
B.线圈消耗的电功率为
C.t时刻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D.t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

3.填空题(共1题)

8.
某横波在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波源O开始振动,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图示为t=0.7s时的波形图,已知图中b点第二次出现在波谷,则该横波的传播速度v=________m/s;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图中c质点的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m。

4.解答题(共3题)

9.
如图甲所示,质量均为m=0.5 kg的相同物块PQ(可视为质点)分别静止在水平地面上AC两点。P在按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水平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3 s末撤去力F,此时P运动到B点,之后继续滑行并与Q发生弹性碰撞。已知BC两点间的距离L=3.75 m,PQ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取g=10 m/s2,求:

(1)P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v及其与Q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1
(2)Q运动的时间t
10.
如图所示,AD与A1D1为水平位置的无限长平行金属导轨,DC与D1C1为倾角为θ=37°的平行金属导轨,两组导轨的间距均为L=1.5m,导轨电阻忽略不计。质量为m1=0.35kg、电阻为R1=1Ω的导体棒ab置于倾斜导轨上,质量为m2=0.4kg、电阻为R2=0.5Ω的导体棒cd置于水平导轨上,轻质细绳跨过光滑滑轮一端与cd的中点相连、另一端悬挂一轻质挂钩,导体棒ab、cd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2T,初始时刻棒ab在倾斜导轨上恰好不下滑。(g取10m/s2,sin37°=0.6)

(1)求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在轻质挂钩上挂上物体P,细绳处于拉伸状态,将物体P与导体棒cd同时由静止释放,当P的质量不超过多大时,ab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导体棒cd运动过程中,ab、cd一直与DD1平行,且没有与滑轮相碰。)
(3)若P的质量取第2问中的最大值,由静止释放开始计时,当t=1s时cd已经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求在这1s内ab上产生的焦耳热为多少?
11.
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水平穿过玻璃瓶口处的橡皮塞,玻璃管内有一段长度可忽略的水银柱。当温度为T=280K时,水银柱刚好处在瓶口位置,此时该装置密封气体的体积V=480cm3。已知大气压强为p=1.0×105Pa,玻璃管内部横截面积为S=0.4cm2,瓶口外玻璃管的长度为L=48cm。

(i)求该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ii)假设水银柱从瓶口处缓慢移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密封气体从外界吸收Q=7J热量,问在这一过程中该气体的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

5.实验题(共2题)

12.
用如图甲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带有刻度的玻璃管竖直放置,光电门的光线沿管的直径并穿过玻璃管,小钢球直径略小于管的直径,该球从管口由静止释放。完成下列相关实验内容:
(1)如图乙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小球直径d=____________mm;如图丙某次读得光电门测量位置到管口的高度h=_________cm。
(2)设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若小球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则h可用dg表示为h=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多次改变h并记录挡光时间,数据描点如图丁,请在图丁中作出图线__________ 。
(4)根据图丁中图线及测得的小球直径,计算出当地重力加速度值g=_______ m/s2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用a mL的纯油酸配制成b mL的油酸酒精溶液,再用胶头滴管取1 mL油酸酒精溶液,让其自然滴出,共能滴出n滴。现在让其中一滴落到盛水的浅盘内,待油膜充分展开后,测得油膜的面积为S cm2。这种估测方法是将每个油酸分子视为________模型,可估算出单个油酸分子的直径大小是________cm;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后,若要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还需要知道油酸的________(选填“摩尔质量”或“摩尔体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