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理综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08117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4

1.单选题(共4题)

1.
某轰炸机在演戏轰炸地面目标时,将炸弹以某一速度水平射出,地面监视系统显示出炸弹从B点水平飞出后的运行轨迹,如图所示,已知炸弹从B点到C点与从C点到D点的时间相等,如果只考虑炸弹的重力作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炸弹从B点到C点和从C点到D点重力做功之比为1:1
B.炸弹从B点到C点和从C点到D点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之比为1:3
C.炸弹运动到C点和D点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1:3
D.炸弹从B点到C点与从C点到D点的动能改变量之比为1:2
2.
运动员从高山悬崖上跳伞,伞打开前可看做是自由落体运动,开伞后减速下降,受到的阻力随速度减小而减小,最后匀速下落,v、F、Ep和E分别表示速度、合力、重力势能和机械能;t、h分别表示下落的时间和高度,在整个过程中,下列图像可能符合事实的是
A.B.C.D.
3.
如图所示,两个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分别位于带电的半径相同的球壳和球壳的球心,这两个球壳上电荷均匀分布且电荷面密度相同,若甲图中带电球壳对点电荷q的库仑力的大小为F,则乙图中带电的球壳对点电荷q的库仑力的大小为
A.B.C.D.F
4.
用加旋加速器分别加速某元素的一价正离子和二价正离子,各离子开始释放的位置均在点,加速电压相同,则关于一价正离子和二价正离子的加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获得的最大速度之比为
B.获得的最大动能之比为
C.加速需要的交变电压的频率之比为
D.经加速电场加速的次数之比为

2.多选题(共2题)

5.
2016年1月20日,美国天文学家推测:太阳系有第九个大行星.若这第九大行星质量为地球质量的P倍,半径为地球半径的n倍,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地球到太阳平均距离的k倍, 将行星的运动看作是圆周运动,忽略地球自转,万有引力常量G已知.则
A.该行星公转周期为
B.该行星的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是地球做圆周运动的
C.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倍
D.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
6.
将一总电阻为1Ω,匝数n=4的线圈放在匀强磁场中,已知磁场方向垂直于线圈平面,从某时刻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按图示规律变化,则(  )
A.在0~8s内与8s~10s内线圈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B.在0~8s内通过线圈导线截面的电荷量为8C
C.在8s~10s线圈中感应电动势为1V
D.现象中产生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2A

3.填空题(共2题)

7.
如图所示为某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质点a出现两次波峰的最短时间间隔为0.4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这列波的波速是10m/s
B.再经过0.4s,质点b恰好移动到c点
C.c第一次到达波峰须从图示位置再经过0.7s时间
D.质点c振动到波峰位置,质点a一定在平衡位置向下振动
E.从图示时刻开始,到0.8s时,质点c通过的路程是8cm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布朗运动就是悬浮微粒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压强不变,体积增大,则其内能一定增大
C.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间斥力、引力均增大
D.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气体的压强为零

4.解答题(共2题)

9.
如图所示,一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且以v1=2m/s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传动。一小物块以v2=4m/s的速度从底端滑上传送带,最终又从传送带的底端滑出。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传送带足够长,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物块沿传送带向上滑行的时间t;
(2)小物块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v。
10.
如图所示,两条平行的水平导轨FN、EQ间距为L,导轨的左侧与两条竖直固定、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平滑相连,圆弧轨道的最低点与导轨相切,在导轨左边宽度为d的EFHG矩形区域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且再磁场的右边界垂直导轨放有一金属杆甲,右边界处无磁场。现将一金属杆乙从圆弧轨道的最高点PM处由静止释放,金属杆乙滑出磁场时,与金属杆甲相碰(作用时间极短),并粘连在一起,最终它们停在距磁场右边界为d的虚线CD处,已知金属杆甲、乙的质量均为m,接入电路的电阻均为R,它们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且它们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间垂直且接触良好,导轨的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

(1)金属杆乙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时受到的支持力大小N;
(2)金属杆乙与甲相碰前的速度大小;
(3)整个过程中,感应电流通过金属杆甲所产生的热量Q;

5.实验题(共1题)

11.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长木板和半圆弧体平滑连接且固定在水平面上,长木板的左端固定以光电门,长木板足够长,让装有遮光片的物块从圆弧面上某一位置下滑,物块通过光电门时,与光电门相连的数字计时器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已知遮光片的宽度为d,重力加速度为g。

(1)让物块从圆弧面上某处下滑,物块通过光电门时,数字计时器记录的时间为t,测出物块通过光电门后在长木板上滑行的距离为x,则物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则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
(2)通过改变物块在圆弧面上开始下滑的位置,测出多组物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及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的距离x,如果要通过图像处理数据,且要使作出的图像是线性图像,则当横轴为x时,纵轴应为_____(填“t”“ ”或),如果作出的图像斜率为k,则物块与斜面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
(3)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圆弧面越光滑越好B.物块每次必须在同一位置静止开始下滑
C.遮光片宽度越小,实验误差越小D.滑块质量的按下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