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到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12月6日傍晚17时53分,嫦娥三号成功进入离月球高度为100km的环月圆轨道。12月10日21时20分,嫦娥三号在环月圆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进入远月点100km、近月点15km的月面着陆轨道。然后开始沿抛物线轨道着陆,在离月面100m处悬停,下降到离月面4m高度处开始自由下落。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的虹湾以东地区成功实施软着陆。12月15日凌晨,嫦娥三号搭载的“玉兔号”月球探测器成功与嫦娥三号进行器件分离。12月15日晚,正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测工作的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进行互成像实验,“两器”顺利互拍,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下列关于嫦娥三号,说法不正确的是
A.嫦娥三号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的速度应大于7.9km/s |
B.三号在地月转移轨道上逐渐远离地球的过程中,速度变小,加速度也变小 |
C.嫦娥三号在由地月转移轨道变到环月轨道时,必须减速 |
D.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上运动的周期比月面着陆轨道的周期小 |
2.
2018年1月31日,天幕上演150多年一遇的“超级蓝血月全食”。如图所示,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中间,整个月亮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图中灰色区域),形成月全食。这次月全食发生时,月亮几乎处在近地点的位置,因此称为超级月全食。月球的轨道为图中的椭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忽略太阳对月球的万有引力)


A.月亮在近地点时的速度等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
B.月球在整个椭圆轨道上运行中机械能不变 |
C.月球远离近地点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 |
D.月球在近地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远地点时的加速度 |
3.
某横波在介质中沿x轴传播,a图为t=0.25s时的波形图,b图为P点(x=1.5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E. t=1s时,质点P位移为零

A.该波向右传播,波速为2m/s |
B.质点L与质点N的运动方向总相反(速度为零的时刻除外) |
C.t=1s时,质点M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 |
D.t=1.25s时,质点K向右运动了2m |
4.
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电荷量为
,
两个正点电荷分别固定于A点和B点,两点相距L。在以L为直径的光滑绝缘半圆环也位于水平面上,其上穿着一个带电小球+q(视为质点),在P点平衡,PA与AB的夹角为α,且α<45°。则




A.![]() | B.![]() | C.![]() | D.O点的场强方向沿A指向B |
2.多选题- (共2题)
5.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假设电场区域足够大,静止时悬线向左与竖直方向成60°角。线长为L,细线不可伸长。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电荷量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现将电场反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带负电,电场强度![]() |
B.电场反向后,小球即做圆周运动,在最低点的速度最大,![]() |
C.电场反向后,小球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圆周运动,最大速度![]() |
D.电场反向后,小球将做往复运动,能够回到初始位置 |
6.
两磁感应强度均为B的匀强磁场区I、III,方向如图所示,两区域中间为宽为s的无磁场区II,有一边长为L(L>s),电阻为R的均匀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置于I区域,ab边与磁场边界平行,现拉着金属线框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则


A.当ab边刚进入中间无磁场区域II时,ab两点间的电压为![]() |
B.当ab边刚进入磁场区域III时,拉力为![]() |
C.把金属线框从ab边刚进入II区域到完全拉入III区域过程中,拉力所做功为![]() |
D.把金属线框从ab边刚进入II区域到完全投入III区域过程中,磁通量的变化量为0 |
3.解答题- (共2题)
7.
质量为M=150g的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长木板的上方有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E=2N/C,B=1.25T,AC段光滑,CDF段滑动摩擦因数
,CD段的长度L=0.8m,质量为m=50g、与模板彼此绝缘,电量为q=+0.1C的小物块,自A点静止释放,当小物块运动到D点时,木板才开始运动,最后小物块恰好未从木板上掉下。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在木板上运动,重力加速度
,求:
(1)小物块在CD段的运动速度及AC段的长度;
(2)小物块在木板上相对木板的滑到的时间和木板的长度;
(3)摩擦产生的热量。


(1)小物块在CD段的运动速度及AC段的长度;
(2)小物块在木板上相对木板的滑到的时间和木板的长度;
(3)摩擦产生的热量。

8.
如图所示,物体A与B均可视为质点,质量分别为2m、m,A带正电,B不带电,A的电荷量为q。A位于粗糙的斜面上,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B位于竖直的弹簧上,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下端与地面连接,上端与物体B连接。A、B用细线通过光滑的定滑轮连接。斜面的倾斜角为,已知
,斜面一侧存在沿斜面向上匀强电场,斜面及B与滑轮之间的距离足够长。开始时A、B均静止且细线无拉力。重力加速度为g,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相等,不计空气阻力。求:
(1)电场强度取值的范围和弹簧的压缩量x;
(2)把电场的方向改为垂直斜面向上,且
时,不考虑电场变化的其他效应。①A刚开始运动时的细线拉力的大小?②当A的位移为2x时,A、B的速度多大?


(1)电场强度取值的范围和弹簧的压缩量x;
(2)把电场的方向改为垂直斜面向上,且


4.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