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1.
如图所示为某教室中竖直磁性黑板上静止的一个黑板刷,关于此黑板刷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黑板对黑板刷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
B.黑板磁性越强,刷子受到的摩擦力就越大 |
C.刷子受到四个力 |
D.黑板与刷子之间有三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2.
研究发现,经常低头玩手机会引起各类疾病。当人体直立时,颈椎所承受的压力等于头部的重量;当低头玩手机时,颈椎受到的压力会随之变化。现将人体头颈部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P点为头部的重心,PO为提供支持力的颈椎(视为轻杆)可绕O点自由转动,PQ为提供拉力的肌肉(视为轻绳)。当某人低头时,PO、PQ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60°。则此人直立时颈椎受到的压力与低头看手机时颈椎受到的压力大小之比为( )


A.1∶![]() |
B.1∶2 |
C.1∶![]() |
D.1∶1 |
3.
春暖河开,冰面上一块石头逐渐下陷,对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冬天冰硬,冰面的反作用力等于石头的压力。春天冰面变软,它的作用力达不到石头的压力,故石头下陷 |
B.不管是冬天还是春天,冰面对石头的支持力与石头对冰面的压力相等 |
C.下陷是因为冰面对石头的支持力小于冰块的重力 |
D.春暖河开冰面对石头的支持力较冬天减小 |
4.
请你利用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推翻了“重物比轻物落的快”的观点 |
B.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
C.汽车上坡时,司机应该使用较高转速比的档位来行驶 |
D.超速行驶是安全行车的大敌,其原因是汽车的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
6.
消防车的供水系统主要由水泵、输水管道和水炮组成。如图,消防水炮离地高度H为80m,建筑物上的火点离地高度h为60m,整个供水系统的效率为60%。假设水从水炮水平射出的初速度为30m/s,水炮每秒出水量m=60kg,不计空气阻力,则


A.水炮与火点的水平距离x为120m |
B.水炮与火点的水平距离x为30m |
C.水泵的输入功率P为4.5×104W |
D.水泵的输入功率P为1.25×105W |
7.
2017年6月15日11时,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并在引力波事件发生时成功监测了引力波源所在的天区。已知“慧眼”在距离地面550km的圆轨道上运行,则其


A.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
B.运行周期大于地球自转周期 |
C.角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 |
D.向心加速度大于静止在地球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 |
8.
如图所示,a、b、c为真空中三个带电小球,b球带电量为+Q, 用绝缘支架固定,a、c两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处于平衡状态时三小球球心等高,且a、b和b、c间距离相等,悬挂a小球的细线向左倾斜,悬挂c小球的细线竖直。则( )


A.a、b、c三小球带同种电荷 |
B.a、c两小球带异种电荷 |
C.a小球带电量为-4Q |
D.c小球带电量为+4Q |
9.
工厂在生产纺织品、纸张等绝缘材料时为了实时监控其厚度,通常要在生产流水线上设置如图所示传感器。其中A、B为平行板电容器的上、下两个极板,位置均固定,分别接在恒压直流电源的两极上。当流水线上通过的产品厚度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板上的电荷量增加 |
B.A、B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 |
C.A、B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
D.有电流从a向b流过灵敏电流计 |
10.
教师在课堂上做了两个小实验,让小明同学印象深刻。第一个实验叫做“旋转的液体”,在玻璃皿的中心放一个圆柱形电极,沿边缘内壁放一个圆环形电极,把它们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然后在玻璃皿中放入导电液体,例如盐水,如果把玻璃皿放在磁场中,液体就会旋转起来,如图甲所示。第二个实验叫做“振动的弹簧”,把一根柔软的弹簧悬挂起来,使它的下端刚好跟槽中的水银接触,通电后,发现弹簧不断上下振动,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这两个趣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如果改变磁场的方向,液体的旋转方向不变 |
B.图甲中,如果改变电源的正负极,液体的旋转方向不变 |
C.图乙中,如果改变电源的正负极,依然可以观察到弹簧不断上下振动 |
D.图乙中,如果将水银换成酒精,依然可以观察到弹簧不断上下振动 |
2.多选题- (共1题)
11.
如图所示,图中的实线是一列正弦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曲线,经过0.5s后,其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该波的周期T大于0.5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这列波往左传播,这列波的周期为2s |
B.如果这列波往左传播,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0.36m/s |
C.如果这列波往右传播,碰到尺寸为20c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
D.如果这列波往右传播,碰到频率为1.5Hz的简谐横波能够发生干涉现象 |
3.解答题- (共4题)
12.
市面上流行一款迷你“旋转木马”音乐盒,如图甲所示,通电以后,底盘旋转带动细线下的迷你木马一起绕着中间的硬杆旋转,其中分别有一二三挡,可以调整木马的旋转速度。其原理可以简化为图乙中的模型,已知木马(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细绳长度为L,O点距地面高度为h,拨至三挡,稳定后细绳所承受的张力T=5mg/3,(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一切阻力)

(1)若拨至一档,细绳与竖直方向成θ,求木马运动一周所需时间。
(2)若拨至三档,木马快速旋转,求木马从静止开始到达稳定速度,细绳对木马所做的功。
(3)时间长久,产品出现老化现象,某次拨至三档,木马到达稳定速度没多久,突然脱落,则木板落地时的速度及此时O点的水平距离为多大。

(1)若拨至一档,细绳与竖直方向成θ,求木马运动一周所需时间。
(2)若拨至三档,木马快速旋转,求木马从静止开始到达稳定速度,细绳对木马所做的功。
(3)时间长久,产品出现老化现象,某次拨至三档,木马到达稳定速度没多久,突然脱落,则木板落地时的速度及此时O点的水平距离为多大。
13.
如图所示,ABC是一条由倾斜轨道AB和水平轨道BC组成的绝缘轨道,固定在桌面上,其中AB轨道的倾角θ=27°,水平轨道的长度L=0.8m,一质量m=3.2×10-2kg、电荷量q=—1.0×10-2C的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以初速度v0=3m/s沿轨道上p点恰好匀速滑下,从C点飞出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M点上,已知滑块与两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sin27°=0.45,cos27°=0.90,g=10m/s2,求:

(1)求滑块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求滑块从B点运动到C点所用的时间;
(3)现在BE和CF之间的区域加上匀强电场,方向垂直水平轨道,仍将滑块以初速度v0=3m/s沿轨道上P点滑下,发现从C点飞出后落在水平地面的N点上,M点处在N点到C点水平距离的中点上,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1)求滑块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求滑块从B点运动到C点所用的时间;
(3)现在BE和CF之间的区域加上匀强电场,方向垂直水平轨道,仍将滑块以初速度v0=3m/s沿轨道上P点滑下,发现从C点飞出后落在水平地面的N点上,M点处在N点到C点水平距离的中点上,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14.
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在0≤y≤3L的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为B、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厚度不计,长度为5L的收集板MN放置在y=2L的直线上,M点的坐标为(L,2L)。一粒子源位于P点,可连续发射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初速度近似为零),粒子经电场加速后沿y轴进入磁场区域(加速时间很短,忽略不计)。若收集板上下表面均可收集粒子,粒子与收集板麵后被吸收并导走,电场加速电压连续可调,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间的作用力。求

(1)若某粒子在(L,0)处离开磁场,则该粒子的加速电压U0的大小;
(2)收集板MN的下表面收集到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
(3)收集板(上下两表面)无法收集到粒子区域的x坐标范围。

(1)若某粒子在(L,0)处离开磁场,则该粒子的加速电压U0的大小;
(2)收集板MN的下表面收集到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
(3)收集板(上下两表面)无法收集到粒子区域的x坐标范围。
15.
如图所示,两根相距L1的平行粗糙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面上,导轨上分布着n个宽度为d、间距为2d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水平面向上。在导轨的左端连接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导轨的左端距离第一个磁场区域L2的位置放有一根质量为m,长为L1,阻值为r的金属棒,导轨电阻及金属棒与导轨间的接触电阻均不计。某时刻起,金属棒在一水平向右的已知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已知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1)若金属棒能够匀速通过每个匀强磁场区域,求金属棒离开第2个匀强磁场区域时的速度v2的大小;
(2)在满足第(1)小题条件时,求第n个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Bn的大小;
(3)现保持恒力F不变,使每个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均相同,发现金属棒通过每个磁场区域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化规律完全相同,求金属棒从开始运动到通过第n个磁场区域的整个过程中左端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

(1)若金属棒能够匀速通过每个匀强磁场区域,求金属棒离开第2个匀强磁场区域时的速度v2的大小;
(2)在满足第(1)小题条件时,求第n个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Bn的大小;
(3)现保持恒力F不变,使每个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均相同,发现金属棒通过每个磁场区域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化规律完全相同,求金属棒从开始运动到通过第n个磁场区域的整个过程中左端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
4.实验题- (共1题)
16.
利用下图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1)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________。
A.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B.速度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C.速度变化量与高度变化量
(2)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____。
A.交流电源 B.刻度尺 C.天平(含砝码)
(3)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下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ΔEp=________,动能变化量ΔEk=________。

(4)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
A.利用公式v=gt计算重物速度 B.利用公式
计算重物速度
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5)某同学想用下述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h,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描绘v2-h图象,并做如下判断:若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请你分析论证该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________。

(1)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________。
A.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B.速度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C.速度变化量与高度变化量
(2)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____。
A.交流电源 B.刻度尺 C.天平(含砝码)
(3)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下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ΔEp=________,动能变化量ΔEk=________。

(4)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
A.利用公式v=gt计算重物速度 B.利用公式

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A.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