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八次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07649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31

1.单选题(共3题)

1.
如图所示,A、B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两球下落的高度为h时在空中相遇。若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下落的高度为( )

A. h    B.
C.     D.
2.
2017年首场流星雨为1月3日夜晚的象限仪座流星雨,流星雨以流星辐射点所在天区的星座命名,流星体常有一个母体彗星,母彗星受太阳和行星作用在轨道附近残留部分碎片,当地球经过时,这些碎片被地球吸引与大气摩擦而形成流星雨。著名的狮子座流星雨的母彗星为坦普尔-塔特尔(55P/Tempel-Tuttle)彗星,其近日点在其轨道与地球轨道平面的交点附近,距离约1 AU(1 AU约等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轨道半长轴约10.3 AU。彗星每次回归近日点时,如1998年,地球上常能观测到流星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时机械能增大
B.下一次狮子座流星暴可能发生在2031年
C.坦普尔-塔特尔彗星在近日点的速度大于6.28 AU/年
D.若忽略质量损失,坦普尔-塔特尔彗星从远日点回归到近日点过程,重力势能增大
3.
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内有两根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和PQ,在两导轨之间竖直放置通电螺线管,ab和cd是放在导轨上的两根金属棒,它们分别放在螺线管的左右两侧,保持开关闭合,最初两金属棒处于静止状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右滑动时,ab和cd两棒的运动情况是
A.ab、cd都向左运动
B.ab、cd都向右运动
C.ab向左,cd向右
D.ab向右,cd向左

2.选择题(共1题)

4.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3.多选题(共4题)

5.
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实验测得x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m/s2,根据图象可求出(  )
A.物体的初速率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C.取不同的倾角,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的最小值
D.当某次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沿斜面下滑
6.
如图,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缆绳将海面上一艘失去动力的小船沿直线拖向岸边,小船经过A点时,缆绳与海面的夹角为,此时小船的速度大小为v1;小船从A点治直线加速运动到B点时,缆绳与海面的夹角为,此时小船的速度大小为v2.已知拖动缆绳的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恒为P,小船的质量为m,小船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f,A、B两点间距离为d,缆绳质量忽略不计,则

A. 小船经过A点时,缆绳的张力大小为
B. 小船经过B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C. 小船从A点运动到B点经历的时间为
D. 小船达到的最大速度和缆绳与海面的夹角有关
7.
如图,在正电荷Q的电场中有M、N、P、F四点,M、N、P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F为MN的中点,∠M=30°,M、N、P、F四点处的电势分别用表示,已知,点电荷Q在M、N、P三点所在平面内,则
A.连接PF的线段一定在同一等势面上
B.将正试探电荷从P点搬运到N点,电场力做负功
C.将正试探电荷从P点搬运到N点,电势能减少
D.点电荷Q一定在MP的连线上
8.
图中B为理想变压器,接在交变电压有效值保持不变的电源上.L为指示灯,灯泡L1和L2完全相同(其阻值均恒定不变),R是一个定值电阻,电压表、电流表都为理想电表。开始时开关S是闭合的,当S断开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D.灯泡L1的亮度变亮

4.填空题(共1题)

9.
两列简谐横波均沿x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其中一列沿正x方向传播(图中实线所示),一列沿负x方向传播(图中虚线所示)。这两列波的传播速度均为10m/s,振动方向均沿y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列简谐波的频率均为1.25Hz
B.两列简谐波引起x=0处质点振动的振幅为零
C.两列简谐波引起x=2m处质点振动的振幅为零
D.在t=0.2s两列简谐波引起x=4m处质点振动的位移为12cm
E.两列简谐波引起x=1m处质点振动的位移可能为12cm

5.解答题(共3题)

10.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m1=4.0kg的平板小车,小车的右端有一固定的竖直挡板,挡板上固定一轻质细弹簧.位于小车上A点处质量m2=1.0kg的木块(可视为质点)与弹簧的左端相接触但不连接,此时弹簧与木块间无相互作用力.木块与A点左侧的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木块与A点右侧的车面之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现小车与木块一起以v0=2.0m/s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小车将与其右侧的竖直墙壁发生碰撞,已知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小车以v1=1.0m/s的速度反向弹回,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求:

(1)若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求小车撞墙后与木块相对静止时的速度大小和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2)要使木块最终不从小车上滑落,则车面A点左侧粗糙部分的长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11.
如图所示,在xoy坐标系内有垂直xoy所在平面的范围足够大的匀速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某时刻有两个粒子M、N分别从坐标原点O及x轴上的P点开始运动.M粒子带电量为q,质量为m,初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速度大小为vM.运动轨迹如图所示.N粒子带电量为q,质量为0.5m,初速度方向是在xoy平面内的所有可能的方向,P点到O点距离是M粒子轨道半径的3倍,两粒子所受的重力不计.

(1)M粒子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运动的轨道半径RM是多少?
(2)若两个粒子相遇的位置在(RM,RM)的A点,则N粒子速度VN是多大?
(3)N粒子的速度vN有一临界值v,当vN<v时,两个粒子不可能相遇,求临界v的大小。
12.
如图所示,上端带卡环的绝热圆柱形汽缸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汽缸内部被质量均为m的活塞A和活塞B分成高度相等的三个部分,下边两部分封闭有理想气体P和Q,活塞A导热性能良好,活塞B绝热。两活塞均与汽缸接触良好,活塞厚度不计,忽略一切摩擦。汽缸下面有加热装置,初始状态温度均为T0,气缸的截面积为S,外界大气压强大小为且保持不变,现对气体Q缓慢加热。求:

①当活塞A恰好到达汽缸上端卡口时,气体Q的温度T1
②活塞A恰接触汽缸上端卡口后,继续给气体Q加热,当气体P体积减为原来一半时,气体Q的温度T2

6.实验题(共1题)

13.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O点为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A、B两球的质量之比mA:mB=3:1.先使A球从斜槽上固定位置G由静止释放,在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落点痕迹,重复10次,得到10个落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的末端R处,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释放,与B球碰撞,碰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10次.A、B两球在记录纸上留下的落点痕迹如图丁所示,其中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1)碰撞后A球的水平射程应取_______cm.
(2)本实验巧妙地利用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表示小球的水平速度.下面的实验条件中,不能使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表示为水平速度的是______________.
A.使A、B两小球的质量之比改变为5:1
B.升高固定点G的位置
C.使A、B两小球的直径之比改变为1:3
D.升高桌面的高度,即升高R点距地面的高度
(3)利用此次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计算碰撞前的总动量与碰撞后的总动量的比值为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