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最后压轴模拟)理综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0756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5

1.单选题(共2题)

1.
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该卫星原来在半径为R1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受到极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R2,此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A.GMmB.GMm
C.D. 
2.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3∶1,图乙是该变压器cd输入端交变电压u的图象,L1,L2、L3、L4为四只规格均为“9 V 6 W”的相同灯泡,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开关K闭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为2 A
B.ab输入端输入功率Pab=18 W
C.ab输入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ab=27sin 100πt(V)
D.四只灯泡中除L1外,其余均能正常发光

2.多选题(共5题)

3.
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对c的摩擦力可能始终增加B.地面对c的支持力始终变大
C.c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左D.滑轮对绳的作用力方向始终不变
4.
如图所示,竖直光滑杆固定不动,套在杆上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将套在杆上的滑块向下压缩弹簧至离地高度h=0.1 m处,滑块与弹簧不拴接.现由静止释放滑块,通过传感器测量到滑块的速度和离地高度h并作出滑块的动能Ekh图象,其中h=0.18 m时对应图象的最顶点,高度从0.2 m上升到0.35 m范围内图象为直线,其余为曲线,取g=10 m/s2,由图象可知
A.滑块的质量为0.18 kg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
C.滑块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为40 m/s2
D.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0.7 J
5.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有一个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电场方向与圆所在平面平行,AO两点电势差为U,一带正电的粒子在该电场中运动,经AB两点时速度大小均为v0,粒子重力不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在AB间是做圆周运动
B.粒子从AB的运动过程中,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C.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D.圆周上,电势最高的点与O点的电势差为U
6.
如图所示,PQMN是放置在水平面内的光滑导轨,GH是长度为L、电阻为r的导体棒,其中点与一端固定的轻弹簧连接,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导体棒处在方向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图中直流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电容器的电容为C。闭合开关,待电路稳定后,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导体棒中电流为
B.轻弹簧的长度减小
C.轻弹簧的长度增加
D.电容器带电荷量为
7.
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内有两根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金属导轨,间距为20cm,电阻不计,其左端连接一阻值为10 Ω的定值电阻.两导轨之间存在着磁感应强度为1 T的匀强磁场,磁场边界虚线由多个正弦曲线的半周期衔接而成,磁场方向如图所示.一接入电阻阻值为10 Ω的导体棒AB在外力作用下以10 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则
A.电压表的示数是1 V
B.电流表的示数是A
C.导体棒运动到图示虚线CD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零
D.导体棒上消耗的热功率为0.1 W

3.解答题(共2题)

8.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测定风力的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迎风板与一轻弹簧的一端N相连,穿在光滑的金属杆上。弹簧是绝缘材料制成的,其劲度系数k=1300N/m,自然长度L0=0.5m,均匀金属杆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制成,迎风板面积S=0.5m2,工作时总是正对着风吹来的方向。电路中左端导线与金属杆M端相连,右端导线接住N点并可随迎风板在金属杆上滑动,且与金属杆接触良好。限流电阻的阻值R=1Ω,电源的电动势E=12V,内阻r=0.5Ω。合上开关,没有风时,弹簧长度为原长度,电压表的示数U1=3.0V;如果某时刻由于风吹使迎风板向左压缩弹簧,电压表示数为U2=2.0V,求:
(1)金属杆单位长度的电阻;
(2)此时作用在迎风板上的风力。
9.
如图所示,xOy坐标系中,在y轴右侧有一平行于y轴的边界PQPQ左侧和右侧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均垂直于xOy平面向里.y轴上有一点A与原点O的距离为l。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粒子,以某一速度从坐标原点O处沿x轴正方向射出,经过的时间为时恰好到达A点,不计粒子的重力作用。

(1)粒子在左右磁场中圆周运动半径大小之比
(2)求边界PQy轴的距离d和粒子从O点射出的速度大小v0
(3)若相同的粒子以更大的速度从原点O处沿x轴正方向射出,为使粒子能经过A点,粒子的速度大小应为多大?

4.实验题(共1题)

10.
为了进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现提供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的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的做法是(______)
A.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木板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C.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能够静止在木板上
(2)有一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一定,研究加速度a与所受外力F的关系,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乙所示。图线_____(选填“①”或“②”)是在轨道倾斜情况下得到的;小车及车中的砝码总质量m=_____k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