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邀游太空6年多的天宫一号,在中国航天人的实时监测和全程跟踪下,作别太空再入大气层。天官一号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未燃尽部分坠落在南太平洋中部区域。“天宫一号回家之路”简化为图示模型:天宫一号在远地轨道1做圆周运动,近地过程先经过椭圆轨道2,然后在近地圆轨道3运行,最终进入大气层。巳知轨道1和3的轨道半径分别为
和
,在轨道1的运行周期为T,质量为m的天官一号与地心的距离为r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
,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则天官一号在轨道2运行周期和从轨道1到轨道3过程中机械能变化量分别为





A.![]() |
B.![]() ![]() |
C.![]() ![]() |
D.![]() ![]() |
2.
如图所示为现在最为畅销的雾霾废气净化装置,受污染的废气经电离后通过该装置进行过滤,净化后的空气由右端喷出,图中虚线是电离后带负电的废气粒子(不计重力)在过滤装置中的运动轨迹,A、B两点为运动轨迹与装置两极板间电场线的交点。忽略废气粒子在此净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以及电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废气粒子在A点电势能大于在B点电势能 B. 废气粒子在此过程中电势能一直在增大
C. 废气粒子在此过程中做类平抛运动 D. 废气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A. 废气粒子在A点电势能大于在B点电势能 B. 废气粒子在此过程中电势能一直在增大
C. 废气粒子在此过程中做类平抛运动 D. 废气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3.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等温或等容过程ab、bc、cd、da回到原状态,其
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对角线ac的延长线过原点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在状态b时的压强大于它在状态d时的压强 |
B.气体在状态a时的内能大于它在状态c时的内能 |
C.在过程bc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等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
D.在过程cd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
E.在过程ab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等于在过程cd中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
2.多选题- (共4题)
4.
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一条细线一端与斜面上的物体B相连,另一端绕过质量不计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定滑轮用另一条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的O点,细线与竖直方向成
角,A、B、C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仅增大A的质量,B对C的摩擦力一定减小 |
B.若仅增大A的质量,地面对C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
C.若仅增大B的质量,悬挂定滑轮的细线的拉力可能等于A的重力 |
D.若仅将C向左缓慢移动一点,![]() |
5.
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其顶端装有光滑小滑轮,绕过滑轮的轻绳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物块B,另一端被一个质量为M的人抓住。现在人沿斜面加速攀绳而上,加速度大小为a1(人与滑轮间的轻绳始终平行于斜面),此过程中B的加速度大小为a1,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一定向上加速运动 |
B.人要能够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必须满足m>Msinθ |
C.若a2=0,则a1一定等于![]() |
D.若a1=a2,则a1可能等于![]() |
6.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的金属杆ab,以一定的初速度
从一光滑平行金属轨道的底端向上滑行,轨道平面与水平面成
角,轨道平面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轨道平面向上的磁场中,两导轨上端用一阻值为R的电阻相连,轨道与金属杆ab的电阻均不计,金属杆向上滑行到某一高度后又返回到底端,则金属杆( )

A. 在上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小于
B. 在上滑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大于下滑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
C. 在上滑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等于减少的动能
D. 在上滑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大于下滑过程中流过电阻R的电荷量



A. 在上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小于

B. 在上滑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大于下滑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
C. 在上滑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等于减少的动能
D. 在上滑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大于下滑过程中流过电阻R的电荷量
7.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中第一象限内有一点P(4cm,3cm),OP所在直线下方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OP上方有平行于OP向上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100V/m。现有质量m=l×10-6kg,电量q=2×10-3C带正电的微粒,从坐标原点O以初速度
=1×l0²m/s垂直于OP方向射人磁场,经过P点时速度方向与OP垂直并进入电场,在经过电场中的M点(图中未标出)时的动能为0点时动能的2倍,不计该微粒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2T |
B.OM两点间的电势差为7.5V |
C.粒子从P点运动到M点的时间等于5×10-4s |
D.M点的坐标为(3cm,7cm) |
3.填空题- (共1题)
8.
如图为甲、乙两列简谱横波在同一绳上传播时某时到波形图,甲波向右传播,乙波向左传播。质点M位于x=0.2m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这两列波会发生干涉现象
B.M点是振动加强点,所以其位移总是最大
C.此时M点位移为零,故M点是振动减弱点
D.由图示时刻开始,再经过1/4甲波周期,M点将位于波谷
E.M点将做振幅为30cm的简谐振动

A这两列波会发生干涉现象
B.M点是振动加强点,所以其位移总是最大
C.此时M点位移为零,故M点是振动减弱点
D.由图示时刻开始,再经过1/4甲波周期,M点将位于波谷
E.M点将做振幅为30cm的简谐振动
4.解答题- (共3题)
9.
如图甲所示,一个光滑的水平平台,平台右边固定一个半径为1.28m,底端开口的光滑竖直圆形轨道,紧挨平台右侧有一个长木板C静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板上表面和平台等高。有两个可视为质点、质量分别为
和
的滑块A和B,在平台上分别以速度
和
向右运动,且
>
,在进入圆形轨道前,两滑块相碰。
(1)请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出A和B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要求说明推导过程中每步的根据,以及式中各符号和最后结果中各项的意义。
(2)如果滑块A和B碰撞结束后,搬走A,B恰好通过竖直圆形轨道后滑上长木板C,B与C间动摩擦因数为0.2.老质量均为1kg,则C板的长度满足什么条件,B才不会从C上掉下来?
(3)如果C板足够长,B以(2)中条件滑上C的同时,对C施加一个如图乙随时间变化的力(向右为正方向,3s末撤销该力),求B最终在C上滑过的距离?






(1)请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出A和B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要求说明推导过程中每步的根据,以及式中各符号和最后结果中各项的意义。
(2)如果滑块A和B碰撞结束后,搬走A,B恰好通过竖直圆形轨道后滑上长木板C,B与C间动摩擦因数为0.2.老质量均为1kg,则C板的长度满足什么条件,B才不会从C上掉下来?
(3)如果C板足够长,B以(2)中条件滑上C的同时,对C施加一个如图乙随时间变化的力(向右为正方向,3s末撤销该力),求B最终在C上滑过的距离?

10.
如图所示,在足够高的竖版绝缘挡板上A点,以水平速度
向左抛出一个质为m,电街最为+q的小球,由于空间存在水平向右、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小球抛出后经过一段时间将再次到达墙面上的B点,重力加速度为g。求在此过程中:
(1)小球水平方向的速度为零时到板面的距离;
(2)板上A、B两点间的距离;
(3)小球的最小速度。

(1)小球水平方向的速度为零时到板面的距离;
(2)板上A、B两点间的距离;
(3)小球的最小速度。

11.
如图所示,有两个不计厚度且质量均为lkg的活塞M、N,将两部分理想气体A、B封闭在绝热气缸内,温度均是27℃。 M活塞是导热的,N活塞是绝热的,均可沿气缸无摩擦地滑动,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均为S=10cm².初始时M活塞相对于底部的高度为
=18cm,N活塞相对于底部的高度为
=12cm。已知大气压强为
=1.0×l05Pa.(g=10m/s²)
(i)求下部分气体的压强多大?
(ii)现通过气缸底都电阳绘财下部分气体进行缓慢加热,使下部分气体的温度变为127℃,求稳定后活塞M移动的距离?
(iii)己知在加热过程中下部分气体吸热20J,求此过程中下部分气体的内能改变了多少?



(i)求下部分气体的压强多大?
(ii)现通过气缸底都电阳绘财下部分气体进行缓慢加热,使下部分气体的温度变为127℃,求稳定后活塞M移动的距离?
(iii)己知在加热过程中下部分气体吸热20J,求此过程中下部分气体的内能改变了多少?

5.实验题- (共1题)
12.
如图所示是用光电计时器等器材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图甲为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图乙中的滑块上安装一遮光板,把滑块放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并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与钩码相连。测得滑块(含遮光板)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遮光板宽度为d、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将滑块在图示位置释放后,光电计时器记录下遮光板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
、
。

(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板宽度,测量结果如图丙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__cm;
(2)若实验中测得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本实验中验证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用题目中给定的字母表示);
(3)若测得的系统动能增加量大于重力势能减少量,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板宽度,测量结果如图丙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__cm;
(2)若实验中测得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本实验中验证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用题目中给定的字母表示);
(3)若测得的系统动能增加量大于重力势能减少量,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