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六中、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0686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6

1.单选题(共11题)

1.
如图所示,动滑轮下系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细线一端系在天花板上,另一端绕过动滑轮。用的恒力竖直向上拉细线的另一端(滑轮、细线的质量不计,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的加速度
B.经过时间t拉力F做功为
C.经过时间t物块的机械能增加了
D.经过时间t物块的动能增加了
2.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p=5m的重物P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Q=3m的小物块Q,小物块Q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固定光滑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L。现将小物块Q拉到与之连结的轻绳水平时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物块Q下滑距离L时,P、Q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B.小物块Q下滑某一位置时,与滑轮连结的轴对滑轮的作用力可能竖直向上
C.小物块Q能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L
D.小物块Q下滑距离L时,P的速度大小
3.
在X星球表面,宇航员做了一个实验: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的弹力为F,速度大小为v,其F-v2图像如乙图所示。已知X星球的半径为R0,万有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星球自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B.X星球的密度 
C.X星球的质量
D.环绕X星球的轨道离星球表面高度为R0的卫星周期
4.
一质点在 xoy 平面内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 x 方向始终匀速,则 y 方向先加速后减速
B.若 x 方向始终匀速,则 y 方向先减速后加速
C.若 y 方向始终匀速,则 x 方向先减速后加速
D.若 y 方向始终匀速,则 x 方向一直加速
5.
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牛顿
A.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
B.根据“月一地检验”,地球对月亮的引力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不属同种性质的力
C.根据F=ma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了地月间的引力关系,进而得出F∝m1m2
D.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比例系数G的大小
6.
若太阳系内每个行星贴近其表面运行的卫星的周期用T表示,该行屋的平均密度是p,到太阳的距离是R,已知引力常量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求出该行星的质量B.可以求出太阳的质量
C.ρT²是定值D. 是定值
7.
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的某运动员在做俯卧撑运动,运动过程中可将她的身体视为一根直棒,已知重心在C点,其垂线与脚,两手连线中点间的距离Oa、ob分别为0.9m和0.6m,若她在1min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m,则克服重力做功和相应的功率为(    )
A.430J,7W
B.4300J,70W
C.720J,12W
D.7200J,120W
8.
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后,在阻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又经过时间速度变为零,若物体一直在同祥的水平面上运动,则加速阶段的牵引力与阻力大小之比:
A.B.(+):C.(+):D.:(+)
9.
如图,两滑块A、B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滑块A的质量为m,速度大小为2,方向向右,滑块B的质量为2m,速度大小为,方向向左,两滑块发生弹性碰撞后的运动状态是

A. A向左运动,B向右运动    B. A和B都向右运动
C. A静止,B向右运动    D. A和B都向左运动
10.
如图所示,三条虚线表示某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其电势分别为=10V,=20V,= 30V,一个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按图中实线轨迹从A点运动到B点,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在A点的速度大于在B点的速度
C.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11.
.如图所示,示波器的示波管可以视为加速电场与偏转电场的组合,若已知加速电压为,偏转电压为,偏转极板长为L,板间距为d,且电子被加速前的初速度可忽略,则关于示波器的灵敏度(即偏转电场中每单位偏转电压所引起的偏转量h/)与加速电场、偏转电场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d越大,灵敏度越高
B.L越大,灵敏度越高
C.越大,灵敏度越小
D.灵敏度与无关

2.选择题(共3题)

12.

根据提示默写。
①刘方平在《月夜》中写春气萌发,蛰虫涌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陆游《卜算子 咏梅》下阕,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__    ___,__    ____。
③“酒”是古代诗人言愁、托思、表志的常用寄托物。请根据你的积累,默写出与酒相关的两个连贯的古诗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选出并修改有错误的一项。

{#blank#}1{#/blank#}

14.选出并修改有错误的一项。

{#blank#}1{#/blank#}

3.多选题(共2题)

15.
如图为某着陆器经过多次变轨后登陆火星的轨迹图,着陆器先在轨道Ⅰ上运动,然后改在圆轨道Ⅱ上运动,最后在椭圆周轨道Ⅲ上运动,P点是轨道Ⅰ、Ⅱ、Ⅲ的交点的交点,轨道上的PSQ三点与火星中心在同一直线上PQ两点分别是椭圆轨道的远火星点和近火星点。且PQ=2QS=2a,着陆器在轨道1上经过P点的速度为v1,在轨道2上经过P点的速度为v2,在轨道3上经过P点的速度为v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着陆器在P点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需要点火加速
B.着陆器在轨道Ⅱ上由P点运动到S点的时间是着陆器在轨道Ⅲ上由P点运动到Q点的时间之比是
C.着陆器在在轨道Ⅲ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可表示为
D.着陆器在轨道Ⅱ上S点与在轨道Ⅲ上P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16.
两球AB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mA=1kgmB=2kgvA=6m/svB=2m/s.当A追上B并发生碰撞后,两球AB速度的可能值是(  )
A.vA′=5 m/svB′=2.5 m/s
B.vA′=2 m/svB′=4 m/s
C.vA′=1 m/svB′=4.5 m/s
D.vA′=7 m/svB′=1.5 m/s

4.解答题(共4题)

17.
如图所示,是网球比赛场地图,单打区城长MP为a,宽MN为b,发球线到网的距离为c,一个球员站在发球线的中点发球,将球打到对方左下方死角(单打边线与底线的交点),若球击球点的高度为h.网球被项出后做平抛运动(球可看作质点,不计空气的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网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2)网球位移大小S;
(3)人对网球做的功W;
18.
上海首届一级方程式赛车比赛在 2004 年 9 月 26 日举行. 在一级方程式汽车大赛中,一辆赛车的总质量为 m,一个路段的水平转弯半径为 R,赛车转此弯时的速度为 v,赛车形状都设计得使其上下方空气有一压力差——气动压力,从而增大了对地面的正压力.正压力与摩擦力的比值叫侧向附着系数,以h表示.要上述赛车转弯时不侧滑,则需要多大的气动压力?
19.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记载,A、B两个玻璃球相碰,碰撞后的分离速度和它们碰撞前的接近速度之比总是约为15∶16.分离速度是指碰撞后B对A的速度,接近速度是指碰撞前A对B的速度.若上述过程是质量为2m的玻璃球A以速度v0碰撞质量为m的静止玻璃球B,且为对心碰撞,求碰撞后A、B的速度大小.
20.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测最电容的实验电路图,实验是通过对高阻值电阻放电的方法测出电容器充电至电压U时所带的电荷量Q,从而再求出待测电容器的电容C,电流传感器可以捕捉瞬间的电流变化,通过计算机能很快画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某同学在一次实验时的情况如下:

a.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接好电路;
b.将开关S与1端相连,向电容充电,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8.0V;
c.将开关S掷向2端,电容器通过R放电,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了一个竖立的狭长矩形(如乙图中最左边所示),试说明它的面积的物理意义;
(2)根据图乙中图线估算出电容器在此次全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估算出该电容器的电容。(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实验题(共2题)

21.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力学实验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利用该装置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需要平衡小车和木板间的摩擦力
B.利用该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后必须重新平衡小车与木板间的摩擦力
C.利用该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实验时,可以将木板带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目的是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D.将小车换成滑块,可以利用该装置测定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且不需要满足猾块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22.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A.B.C.D.
(1)纸带将被释放瞬间的四种情景如照片所示,其中操作最规范的是________.
(2)实验室提供了铁架台、夹子、导线、纸带等器材。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从下图还必须选取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3)若实验中所用重锤的质量为m,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取五个连续的点A、B、C、D和E,量得相邻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 S3、 S4,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本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f.从打下点B到打下点D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减小量ΔEp=_____________,重锤动能增加量ΔEk=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比较就可以验证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