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7题)
2.
一物体沿直线向东运动,前一半位移平均速度是3 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2 m/s,则整个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 ).
A.2.5 m/s | B.1.2 m/s | C.2.4 m/s | D.2.3 m/s |
3.
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 |
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可以描述曲线运动 |
C.只要物体发生了一段位移,则它一定通过了一段路程 |
D.运动会上参加400 m比赛的同一组的8位同学,他们通过的路程和位移都是相同的 |
4.
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
B.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
C.第2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
D.第4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 |
5.
关于两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
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
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平行 |
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 |
7.
如图所示,物体以恒定的速率沿圆弧AB做曲线运动,下列对它的运动分析正确的是( ).


A.因为它的速率恒定不变,故做匀速运动 |
B.该物体受的合外力一定不等于零 |
C.该物体受的合外力一定等于零 |
D.它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有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
8.
如图所示,拖拉机后轮的半径是前轮半径的两倍,A和B是前轮和后轮边缘上的点,若车行进时轮与路面没有滑动,则( )


A.A点和B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2 |
B.前轮和后轮的角速度之比为2∶1 |
C.两轮转动的周期相等 |
D.A点和B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
10.
地球和金星都是围绕太阳运动的行星,设它们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和r2,且r1>r2,运转速率分别为v1、v2,公转周期分别为T1、T2,则有( ).
A.v1>v2,T1>T2 | B.v1<v2,T1<T2 |
C.v1>v2,T1<T2 | D.v1<v2,T1>T2 |
11.
如图所示,在水平的船板上有一人拉着固定在岸边树上的绳子,用力使船向前移动。关于力对船做功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绳的拉力对船做了功 |
B.人对绳的拉力对船做了功 |
C.树对绳子的拉力对船做了功 |
D.人对船的静摩擦力对船做了功 |
13.
在某田赛训练基地运动员在艰苦地训练,设某运动员臂长为L,将质量为m的铅球推出,铅球出手时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则该运动员对铅球所做的功是( ).
A.![]() | B.![]() |
C.![]() | D.mgL+mv02 |
14.
如图所示,在水平路面上一运动员驾驶摩托车跨越壕沟,壕沟两侧的高度差为0.8 m,水平距离为8 m,则运动员跨过壕沟的初速度至少为(取g=10 m/s2)( )


A.0.5 m/s | B.2 m/s |
C.10 m/s | D.20 m/s |
15.
如图所示,地面上竖直放一根轻弹簧,其下端和地面固定连接,一物体从弹簧正上方距弹簧一定高度处自由下落,则()


A.物体和弹簧接触时,物体的动能最大 |
B.物体在挤压弹簧阶段,物体动能和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不断增加 |
C.物体在挤压弹簧阶段,物体的动能和弹性势能的之先增加后减少 |
D.物体在反弹阶段动能一直增加,直到物体脱离弹簧为止 |
17.
两个放在绝缘架上的相同金属球相距d,球的半径比d小得多,分别带q和3q的同种电荷,相互斥力为3F.现将这两个金属球接触,然后分开,仍放回原处,则它们的相互斥力将变为( ).
A.0 | B.F | C.3F | D.4F |
2.选择题- (共6题)
18.
有人说:“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如果老太太都用智能手机卖菜了,而政府工作人员还是停留在老的一套方式上我行我素,不愿意提供新的服务,那就out了。”这对我国各级政府的启示是( )
①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②扩大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
③推行电子政务,提高服务水平 ④创新服务机制,建设服务政府
19.
有人说:“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如果老太太都用智能手机卖菜了,而政府工作人员还是停留在老的一套方式上我行我素,不愿意提供新的服务,那就out了。”这对我国各级政府的启示是( )
①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②扩大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
③推行电子政务,提高服务水平 ④创新服务机制,建设服务政府
20.设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则环绕地球飞行的第一宇宙速度v的表达式为{#blank#}1{#/blank#};某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mathml#}{#/mathml#} ,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mathml#}{#/mathml#} ,那么在此行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blank#}2{#/blank#}(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3.多选题- (共6题)
24.
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2∶1,它们各自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两物体( ).
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 |
B.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1 |
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2 |
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1 |
25.
如图所示,摩擦及绳子、滑轮的质量均不计,物体A重4 N,物体B重1 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3 N | B.测力计的读数为2 N |
C.物体A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2 N | D.测力计示数为3 N |
26.
关于曲线运动和圆周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变化的 |
C.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
D.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
27.
关于引力常量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G值的测出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可用万有引力定律进行定量计算 |
B.引力常量G的大小与两物体质量乘积成反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
C.引力常量G的物理意义是,两个质量都是10 kg的物体相距1m时相互吸引力为6.67×10-11 N |
D.引力常量G是不变的,其值大小与单位制的选择无关 |
28.
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g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的位移为h,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2mgh | B.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
C.物体的动能增加了2mgh | 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mgh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