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20564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7

1.单选题(共8题)

1.
在多项式中应提取的公因式是( ).
A.B.C.D.
2.
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B.
C.D.
3.
计算的结果是(   )
A.-16B.C.D.
4.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B.
C.D.
5.
某施工队要铺设一条长为1500米的管道,为了减少施工对交通造成的影响,施工队实际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0%,结果比原计划提前2天完成任务.若设施工队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米,则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6.
如图,BDEC四点共线,且△ABD≌△ACE,若∠AEC=105°,则∠DAE的度数等于(  ).
A.30°B.40°C.50°D.65°
7.
已知:如图,D、E分别在ABAC上,若AB=ACAD=AE,∠A =60°,∠B=35°,则∠BDC的度数是( )

A. 95°    B. 90°    C. 85°    D. 80°
8.
如图, 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后发现, 只用两把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直尺就可以作出一个角的平分线. 如图: 一把直尺压住射线OB, 另一把直尺压住射线OA并且与第一把直尺交于点P, 小明说: “射线OP就是∠BOA的角平分线”. 他这样做的依据是(   ) .
A.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B.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C.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D.以上均不正确

2.选择题(共2题)

9.等差数列{an} 的前m项和为30,前2m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项和为(    )
10.等差数列{an} 的前m项和为30,前2m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项和为(    )

3.填空题(共10题)

11.
如果多项式是完全平方式,那么________
12.
把0.000 04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
13.
______时,分式 有意义.
14.
约分= _________.
15.
使分式的值为0,这时x=_____.
16.
若关于的方程的根为,则应取值___.
17.
已知,则分式的值等于__________.
18.
已知△ABC中,AD是△ABC的中线,AB=8,AC=6,求A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9.
如图,已知∠1=∠2,AC=AD,添加一个条件使△ABC≌△AED,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根据________________.
20.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将一个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于点A处,该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与CD交于点F,与CB延长线交于点E,四边形AECF的面积是__________

4.解答题(共10题)

21.
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 (2)   (3)
22.
阅读下列材料: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可以将多项式变形为的形式, 我们把这样的变形方法叫做多项式的配方法.运用多项式的配方法及平方差公式能对一些多项式进行分解因式.例如:


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1)用多项式的配方法将化成的形式;

(2)下面是某位同学用配方法及平方差公式把多项式进行分解因式的解答过程:
老师说,这位同学的解答过程中有错误,请你找出该同学解答中开始出现错误的地方,并用“ ”标画出来,然后写出完整的、正确的解答过程:
(3)求证:xy取任何实数时,多项式的值总为正数.
23.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4.
计算:(1) (2)
(3) (4)
25.
解分式方程
26.
从A地到B地的路程是30千米.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先走,半小时后,乙骑自行车从A地出发,结果二人同时到达.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1.5倍,求甲、乙二人骑车速度各是多少?
27.
(1)已知: 求作:,使得.
 作图:
(2)如图,已知,求作射线OC,使OC平分.
作射线OC;
‚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
ƒ分别以点D,E为圆心,以大于长为半径,
内作弧,两弧交于点C.上述做法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写序号)

这样做出的射线OC就是∠O的角平分线,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8.
已知:如图,AD 是△ABC的角平分线,BD=CD,DE⊥AB 于E,DF⊥AC于F.求证:EB=FC.
29.
如图,在△ABC中,ADBC于D,CE平分∠ACB分别交ABADEF两点,且BD=FDAB=CF.求证:(1)CEAB;(2)AE=BE.
30.
中,,点是直线上一点(不与重合),以为一边在的右侧作,使,连接
(1)如图1,当点在线段上,如果,则 度;
(2)设
如图2,当点在线段上移动,则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0道)

    解答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