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2.
如图所示,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地面从A点滑到B点,摩擦力做功为
;若该物体从
点沿两斜面滑到
点
物体始终没有离开斜面
,摩擦力做的总功为
,已知物体与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则











A.![]() | B.![]() | C.![]() | D.无法确定 |
3.
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立在水平面上
其正上方A位置有一只小球
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在B位置接触弹簧的上端,在C位置小球所受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在D位置小球速度减小到零
小球下降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B位置小球动能最大 |
B.在C位置小球动能最大 |
C.从![]() |
D.从![]() |
5.
如图所示,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
大小不计
,A球用细绳吊起,细绳长度等于悬点距地面的高度,B球静止放于悬点正下方的地面上。现将A球拉到距地面高度为
处由静止释放,摆动到最低点与B球碰撞后粘在一起共同上摆,则它们升起的最大高度为








A.![]() | B.1m | C.![]() | D.![]() |
6.
有一条捕鱼小船停靠在湖边码头,小船又窄又长(估计一吨左右).一位同学想用一个卷尺粗略测定它的质量.他进行了如下操作:首先将船平行码头自由停泊,轻轻从船尾上船,走到船头后停下来,而后轻轻下船.用卷尺测出船后退的距离为d,然后用卷尺测出船长L,已知他自身的质量为m,则渔船的质量( )
A.![]() | B.![]() | C.![]() | D.![]() |
7.
如图所示,MPQO为有界的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ACB为光滑固定的半圆形轨道,圆轨道半径为R,AB为圆水平直径的两个端点,AC为
圆弧
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
的带电小球,从A点正上方高为H处由静止释放,并从A点沿切线进入半圆轨道
不计空气阻力及一切能量损失,关于带电粒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一定能从B点离开轨道 |
B.小球在AC部分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
C.小球到达C点的速度可能为零 |
D.若小球能从B点离开,上升的高度一定小于H |
8.
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有一个正三角形abc,顶点a、b、c处分别固定一个正点电荷,电荷量相等,如图所示,D点为正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E、G、H点分别为ab、ac、bc的中点,F点为E点关于c电荷的对称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D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为零 |
B.E、F两点的电场强度等大反向、电势相等 |
C.E、G、H三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均相同 |
D.若释放c电荷,c电荷将一直做加速运动 |
2.选择题- (共3题)
3.多选题- (共2题)
13.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一个上部为半圆形光滑槽的木块,开始时木块是静止的,把一个小球放到槽边从静止开始释放,关于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小球到达最低点时,木块有最大速率 |
B.当小球的速率最大时,木块有最小速率 |
C.当小球再次上升到最高点时,木块的速率为最大 |
D.当小球再次上升到最高点时,木块的速率为零 |
14.
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 )


A.粒子在M点速度小于在N点速度 |
B.粒子在M点电势能小于在N点电势能 |
C.M点的电势高于N点的电势 |
D.M点的电场强度大于N点的电场强度 |
4.填空题- (共1题)
5.解答题- (共4题)
16.
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竖直圆柱面,用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绳连接的A、B两球悬挂在圆柱面边缘两侧,A球质量为B球质量的2倍,现将A球从圆柱边缘处由静止释放,如图9所示.已知A球始终不离开圆柱内表面,且细绳足够长,若不计一切摩擦,求:A球沿圆柱内表面滑至最低点时速度的大小.

18.
(14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并与半径为
的
光滑圆弧形固定轨道接触(但不粘连),木板的右端到竖直墙的距离为s;另一质量为2m的小滑块从轨道的最高点由静止开始下滑,从圆弧的最低点A滑上木板。设长木板每次与竖直墙的碰撞时间极短且无机械能损失。已知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试求:

(1)滑块到达A点时的速度大小以及物体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若滑块不会滑离长木板,试讨论长木板与墙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
与s的关系;
(3)若s足够大,为了使滑块不滑离长木板,板长L应满足什么条件。



(1)滑块到达A点时的速度大小以及物体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若滑块不会滑离长木板,试讨论长木板与墙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

(3)若s足够大,为了使滑块不滑离长木板,板长L应满足什么条件。
6.实验题- (共2题)
20.
某实验小组“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中测出重物自由下落的高度h及对应的瞬时速度v,计算出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mgh和增加的动能
mv2,然后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等或近似相等,即可验证重物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请根据实验原理和步骤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2)如图乙是该实验小组打出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纸带上的O点是起始点,选取纸带上连续的点A、B、C、D、E、F作为计数点,并测出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依次为27.94 cm、32.78 cm、38.02 cm、43.65 cm、49.66 cm、56.07 cm.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 Hz的交流电,重物的质量为0.5 kg,则从计时器打下点O到打下点D的过程中,重物减小的重力势能ΔEp=________ J;重物增加的动能ΔEk=________ J,两者不完全相等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g取9.8 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实验小组的同学又正确计算出图乙中打下计数点A、B、C、D、E、F各点的瞬时速度v,以各计数点到A点的距离h′为横轴,v2为纵轴作出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作出的图线,能粗略验证自由下落的物体机械能守恒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重物最好选择密度较小的木块 |
B.重物的质量可以不测量 |
C.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
D.可以利用公式v=![]() |
(3)实验小组的同学又正确计算出图乙中打下计数点A、B、C、D、E、F各点的瞬时速度v,以各计数点到A点的距离h′为横轴,v2为纵轴作出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作出的图线,能粗略验证自由下落的物体机械能守恒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