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
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 |
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 |
D.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不变 |
2.
如图所示,两个不带电的导体A和B,用一对绝缘柱支持使它们彼此接触.把一带正电荷的物体C置于A附近,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 )


A.此时A带正电,B带负电 |
B.此时A电势低,B电势高 |
C.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 |
D.移去C,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 |
3.
如图所示,质子、氘核和α粒子都沿平行板电容器两板中线OO′方向垂直于电场线射入板间的匀强电场,射出后都打在同一个与OO′垂直的荧光屏上,使荧光屏上出现亮点.若它们是由同一个电场从静止加速后射入此偏转电场的,在荧光屏上将出现亮点的个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个 |
B.1个 |
C.2个 |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
4.
下列关于元电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本身 |
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
C.元电荷e的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实验测定的 |
D.元电荷的值通常取e=1.60×10-19C |
6.
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是否能忽略不计 |
B.点电荷一定是电量很小的电荷 |
C.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作点电荷 |
D.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作为点电荷 |
7.
对公式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公式为比值定义式,故适用于计算任何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 |
B.同一个电场中a点和b点距离越大,则这两点的电势差越大 |
C.公式中d是指a点和b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
D.公式中的d是a、b两个等势面间的垂直距离 |
8.
关于静电场的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较密 |
B.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一定越来越小 |
C.沿电场线方向,电势一定越来越低 |
D.电场线一定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3题)
10.
如图所示,实线为方向未知的三条电场线,虚线1、2、3为等势线.已知a、b两个带等量电荷的电粒子从等势线2上的O点以相同的初速度飞出.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两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MN=NQ,则( )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
B.a加速度减小,b加速度增大 |
C.MN两点的电势差等于NQ两点的电势差 |
D.a粒子到达等势线3的动能变化量比b粒子到达等势线1的动能变化量小 |
1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B.电场中某点场强的方向与试探电荷的正负无关 |
C.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放入电场中的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 |
D.在一个以点电荷为中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处的电场强度都相同 |
12.
如图所示,一个枕形导体AB原来不带电,将它放在一个负点电荷的电场中,点电荷的电荷量为Q,与AB中心O点的距离为R.由于静电感应,在导体A、B两端分别出现感应电荷.当达到静电平衡时,( )


A.导体A端电势高于B端电势 |
B.导体A端电势低于B端电势 |
C.导体中心O点的场强为0 |
D.枕形导体两端的感应电荷在O点产生感应电场强度![]() |
4.解答题- (共2题)
13.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带电荷量为
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假设电场区域足够大,静止时悬线向左与竖直方向成
角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电荷量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取
.

判断小球带何种电荷.
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
若在某时刻将细线突然剪断,求小球运动的加速度a的大小.









14.
在如图所示的电场中,一电荷量q=+3.0×10-8C的点电荷在电场中,在A点时所受电场力F1=9.0×10-6N,在B点时所受电场力为F2=6.0×10-6N,求:

(1)A.B两点的电场强度EA,EB的大小;
(2)把A点的电荷移去后该点的电场强度时多少?

(1)A.B两点的电场强度EA,EB的大小;
(2)把A点的电荷移去后该点的电场强度时多少?
5.作图题- (共1题)
6.实验题- (共1题)
16.
(1)如图所示,可以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O是一个带电的物体,若把系在丝线上的带电小球先后挂在横杆上的P1、P2、P3等位置,可以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显示出来.若物体O的电荷量用Q表示,小球的电荷量用q表示,物体与小球间距离用d表示,物体和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用F表示.则以下对该实验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保持Q、q不变,增大d,则θ变大,说明F与d有关
B.保持Q、q不变,减小d,则θ变大,说明F与d有关
C.保持Q、d不变,减小q,则θ变小,说明F与q有关
D.保持q、d不变,减小Q,则θ变大,说明F与Q成反比
(2)上述完成该实验的方法是______
A.假设法 B.微元法 C.控制变量法.

A.保持Q、q不变,增大d,则θ变大,说明F与d有关
B.保持Q、q不变,减小d,则θ变大,说明F与d有关
C.保持Q、d不变,减小q,则θ变小,说明F与q有关
D.保持q、d不变,减小Q,则θ变大,说明F与Q成反比
(2)上述完成该实验的方法是______
A.假设法 B.微元法 C.控制变量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作图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