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四校联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0502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4

1.单选题(共7题)

1.
一质点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在时间t内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则该质点在时间t内的位移为(  )
A.B.at2C.D.2at2
2.
如图所示,高空作业的工人被一根绳索悬在空中,已知工人及其身上装备的总质量为m,绳索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α,悬绳上的张力大小为F1,墙壁与工人之间的弹力大小为F2,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人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则
A.
B.
C.若缓慢增大悬绳的长度,F1与F2都变小
D.若缓慢增大悬绳的长度,F1减小,F2增大
3.
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3m的长木板静止地放在水平地面上,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以水平初速度v0滑上长木板,若木块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在木块与长木板相对静止之前,长木板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 4μmg    B. 3μmg
C. 2μmg    D. μmg
4.
如图,ABCD四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体放置在匀速转动的水平转盘上,与转轴的距离分别为4r、2r、2rrAC位于圆盘的边缘处。两转盘边缘相切,靠摩擦传递动力。转盘与转盘之间、物体与盘面之间均未发生相对滑动。则向心加速度最大的物体是

A. A B. B C. C D. D
5.
火星是我们认为最有可能有生命活动的地方。我国将于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如图所示,探测器在太空直飞火星,在P点进行制动,使火星沿着大椭圆轨道Ⅰ运动,再经过P点时再次制动,使得探测器沿着近火星圆轨道Ⅱ做圆周运动而达到近距离探测的目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完成两次制动之后,探测器在轨道Ⅱ上的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Ⅰ上的运行周期
B.探测器分别在轨道Ⅰ和轨道Ⅱ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相同
C.探测器分别在轨道Ⅰ和轨道Ⅱ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相同
D.探测器在轨道Ⅱ上运行速度大于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6.
2017年6月随着时速高达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列车投入运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假设“复兴号”受到阻力的大小正比于它速率的平方,如果“复兴号”动车组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变为原来的8倍,则它的最大速率变为原来的
A.2倍B.C.3倍D.
7.
如图所示,带箭头的实线表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经A点飞向B点,径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带正电
B. 粒子在A点加速度大
C. 粒子在B点动能大
D. AB两点相比,B点电势较低

2.多选题(共4题)

8.
某建筑工地需要把货物提升到高处,采取如图所示的装置。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货物a,人拉绳的另一端缓慢向右运动达到提升货物的目的。在人向右缓慢运动的过程中,则

A. 人对水平面的压力保持不变
B. 细绳OO’的张力保持不变
C. 细绳对人的拉力保持不变
D. 细绳OO’的张力逐渐变小
9.
如图,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从长为L、高为h的粗糙固定斜面底端匀速运动到顶端,重力加速度为g.此过程中,物体的

A. 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B. 机械能增加了mgh
C. 机械能保持不变     D. 机械能增加了FL
10.
将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取地面为零势能面,小球在上升过程中的动能Ek、重力势能EP与其上升高度h间的关系分别为如图中两直线所示,取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质量为0.15kg
B.小球的质量为0.20kg
C.小球受到的阻力(不包括重力)大小为0.50N
D.小球受到的阻力(不包括重力)大小为0.25N
11.
如图,两个等量正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B两点,O为AB的中点,MN为AB中垂线上的两点,以无限远为零电势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O点电势为零
B. M点电势一定高于N点电势
C. MN两点的场强可能相等
D. 任何试探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

3.填空题(共1题)

12.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升空后,与已经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形成组合体。假设组合体在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为g,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则组合体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向心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

4.解答题(共2题)

13.
在某一旅游景区,建有一山坡滑草运动项目。设山坡AB可看成长度为L=50m、倾角370的斜面,山坡底端与一段水平缓冲段BC圆滑连接。一名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总质量m=80kg,滑草装置与AB段及BC段间动摩擦因数均为µ=0.25。他从A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通过B点滑入水平缓冲段。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sin37°=0.6,cos37°=0.8。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求:

(1)游客在山坡上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   
(2)另一游客站在BC段上离B处60m的P处观看,通过计算判断该游客是否安全;
(3)AB段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所受各个力所做的总功。
14.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60 kg滑板运动员,以v 0=4 m/s初速度从某一高台的A点水平飞出,恰好从光滑竖直圆轨道的D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不计空气阻力,进入圆弧时无机械能损失)。已知圆弧的半径R="3" m,θ=60°,取g="10" m/s2,求:

(1)滑板运动员在空中的飞行时间。
(2)滑板运动员运动到圆弧轨道最高点B时轨道对他的作用力。

5.实验题(共2题)

15.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通过调节长木板的倾斜程度已平衡力小车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定滑轮与小车之间的细绳与木板平行。记录数据时,用砂和砂桶的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小车的质量M保持不变。

(1)为减小实验误差,m与M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2)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及测量数据如图乙,A、B、C、D、E每两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本次实验中
①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m/s.
②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m/s2.
16.
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对于该实验,下列操作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利的是______________。
A.重物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锤 B.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上下对正
C.精确测量出重物的质量 D.用手托稳重物,接通电源后,撒手释放重物
②利用此装置还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通过作图象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为使图线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除作v-t图象外,还可作_____________图象,其纵轴表示的是___________,横轴表示的是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