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2.
如图所示,穿在一根光滑的固定杆上的小球A、B连接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两端,杆与水平面成θ角,不计所有摩擦,当两球静止时,OA绳与杆的夹角为θ,OB绳沿竖直方向。则正确的说法是( )


A.A可能受到两个力作用 |
B.B可能受到三个力作用 |
C.绳子对A的拉力大于对B的拉力 |
D.A、B的质量之比为1:tanθ |
3.
如图所示,mA=4.0 kg,mB=2.0kg,A和B紧靠着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起,对B施加向右的水平恒力F2=4.0 N,同时对A施加向右的水平变力F1,F1 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t=0时,A、B物体加速度分别为aA=5m/s2,aB=2m/s2 |
B.A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B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
C.t=12s时刻A、B将分离,分离时加速度均为a=2m/s2 |
D.A,B分离前后,A物体加速度变化快慢相同 |
4.
如图,在某一峡谷的两侧存在与水平面成相同角度的山坡,某人站在左侧山坡上的P点向对面山坡上水平抛出三个质量不等的石块,分别落在A、B、C三处,不计空气阻力,A、C两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落在C处的石块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 |
B.落在A、B两处的石块落地速度方向相同 |
C.落在A、B、C三处的石块落地速度方向相同 |
D.落在B、C两处的石块落地速度大小一定不同 |
5.
太阳系中某行星A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但科学家在观测中发现,其实际运行的轨道与圆轨道存在一些偏离,且每隔时间t发生一次最大的偏离,天文学家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A外侧还存在着一颗未知行星B,它对A的万有引力引起A行星轨道的偏离,假设其运行轨道与A在同一平面内,且与A的绕行方向相同,由此可推测未知行星B绕太阳运行的圆轨道半径为( )
A.![]() |
B.![]() |
C.![]() |
D.![]() |
6.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A由静止开始沿粗糙的
圆周顶端运动到底端B时速度为v1,克服摩擦力做功W1;以速度v2从底端B出发,恰好能运动到顶端A,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2,则( )



A.v1>v W1>W22 |
B.v1=v2,W1>W2 |
C.v1<v2,W1<W2 |
D.v1=v2,W1=W2 |
2.多选题- (共5题)
7.
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
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在![]() | B.在![]() |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
8.
如图,柔软轻绳ON的一端O固定,其中间某点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初始时,OM竖直且MN被拉直,OM与MN之间的夹角为α(α>π/2)。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在OM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


A.OM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
B.OM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
C.MN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
D.MN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
9.
如图所示为研究离心现象的简易装置,将两个杆垂直固定在竖直面内,在垂足O1和水平杆上的O2位置分别固定一力传感器,其中O1O2=l,现用两根长度相等且均为l的细线拴接一质量为m的铁球P,细线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O1、O2处的传感器上.现让整个装置围绕竖直杆以恒定的角速度转动,使铁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两段细线始终没有出现松弛现象,且保证O1、O2和P始终处在同一竖直面内.则( )


A.O1P的拉力的最大值为![]() |
B.O1P的拉力的最大值为![]() |
C.O2P的拉力的最小值为![]() |
D.O2P的拉力的最小值为0 |
10.
如图甲所示,真空中两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间距为d,P点在A、B间,A板接地,B板的电势φB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φ1<φ2.t=0时,在P点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到t=3T时刻,电子回到P点.电子运动过程中始终未与极板相碰,电子重力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φ1∶φ2=4∶5 |
B.φ1∶φ2=3∶4. |
C.电子从P点出发至返回P点,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少 |
D.电子从P点出发至返回P点,动能和电势能都增加 |
11.
图中虚线a、d、c、d、f代表匀强电场内间距相等的一组等势面,已知平面b上的电势为2V。一电子经过a时的动能为10eV,从a到d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为6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c上的电势为零 |
B.该电子经过平面b时的速率是经过d时的2倍 |
C.该电子经过平面d时,其电势能为4ev |
D.该电子可能到达不了平面f |
3.解答题- (共4题)
12.
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2kg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现有质量均为m=1kg的小物块A和B(均可视为质点),由车上P处开始,A以初速度V1=2m/s向左运动,B同时以V2=4m/s向右运动.最终A、B两物块恰好停在小车两端没有脱离小车.两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取g=10m/s2.求:

(1)求小车总长L;
(2)B在小车上滑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B

(1)求小车总长L;
(2)B在小车上滑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B
13.
如图所示,空间有一竖直向下沿x轴方向的静电场,电场的场强大小按E=kx分布(x是轴上某点到O点的距离),k=
。x轴上,有一长为L的绝缘细线连接A、B两个小球,两球质量均为m,B球带负电,带电荷量为q,A球距O点的距离为L。两球现处于静止状态,不计两球之间的静电力作用。
(1)求A球的带电荷量qA;
(2)剪断细线后,求B球的最大速度vm.

(1)求A球的带电荷量qA;
(2)剪断细线后,求B球的最大速度vm.

14.
如图所示,一上表面粗糙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左端固定有一个光滑的半径R=0.4m的 1/6圆弧BC,圆弧圆心0恰位于C点的正上方,小车(含圆弧)的质量M=2kg.现将质量m=1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与0点等高的A点水平抛出,小滑块恰能从B点切人圆弧(与圆弧不碰撞),小滑块沿圆弧下滑,滑上小车后最终来滑离小车,小滑块与小车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μ=0.5,重力加速度g=10m/s².求:

(1)小滑块平抛的初速度大小;
(2)小车的最大速度的大小及小滑块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在整个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3)小车的长度至少为多少?

(1)小滑块平抛的初速度大小;
(2)小车的最大速度的大小及小滑块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在整个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3)小车的长度至少为多少?
15.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的圆形绝缘轨道的圆心在O点,半径为r,内壁光滑,A、B两点分别是圆弧的最低点和最高点。该区间存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带负电的小球在轨道内侧做完整的圆周运动(电荷量不变),经C点时速度最大,O、C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60°,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小球所受到的电场力大小;
(2)小球在A点速度多大时,小球经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最小?

(1)求小球所受到的电场力大小;
(2)小球在A点速度多大时,小球经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最小?
4.实验题- (共1题)
16.
某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秤相连,滑块和木块儿之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放置砝码。缓慢向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木板和砝码相对桌面静止,切木板人在继续滑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即为木板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在下表中给出,其中f4的值可从图中弹簧秤的示数读出。回答下列问题:

(1)f4=_______N.
(2)在图的坐标纸上补齐未画出的数据,并绘出f-m图线_______.
(3)f与m、木块儿质量M、木板和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及重力加速度大小g之间的关系式为f=_______,f-m图线(直线)的斜率表达式为k=_______.
(4)取g=9.80m/s2由绘出的f-m图线求得μ=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f4=_______N.
(2)在图的坐标纸上补齐未画出的数据,并绘出f-m图线_______.
(3)f与m、木块儿质量M、木板和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及重力加速度大小g之间的关系式为f=_______,f-m图线(直线)的斜率表达式为k=_______.
(4)取g=9.80m/s2由绘出的f-m图线求得μ=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