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入冬以来,全国多地多次发生雾霾天气,能见度不足20 m。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甲、乙两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乙在前、甲在后同向行驶。某时刻两车司机同时听到前方有事故发生的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两辆车刹车时的v-t图象如图,则:( )


A.若两车发生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间距一定小于87.5 m |
B.若两车发生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间距一定小于112.5 m |
C.若两车发生碰撞,则一定是在刹车后20s之内的某时刻发生碰撞 |
D.若两车发生碰撞,则可能是在刹车后20s以后的某时刻发生碰撞 |
2.
重为G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竖直向上的较小的力
作用在连接两球轻绳的中点,绳间的夹角
=60O,如图所示,缓慢增大
到两球刚要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对球的支持力变大 |
B.球刚开始运动时,地面对球没有支持力 |
C.地面对球的摩擦力变小 |
D.球刚开始运动时,球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
3.
如图所示,B为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圆弧的左端点,B点和圆心C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圆弧轨道左侧的A点以水平速度v0抛出,恰好沿圆弧在B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B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 |
B.小球从A运动到B的时间![]() |
C.小球运动到B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 |
D.小球运动到竖直圆弧轨道的最低点时,处于失重状态 |
4.
按照我国整个月球探测活动的计划,在第一步“绕月”工程圆满完成各项目标和科学探测任务后,将开展第二步“落月”工程,预计在2013年以前完成.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飞船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I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II,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再次点火进入月球近月轨道Ⅲ绕月球作圆周运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飞船在A点处点火时,动能减少 |
B.飞船在轨道Ⅲ绕月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 |
C.飞船从A到B运行的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D.飞船在轨道I上的运行速率![]() |
5.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竖直向下的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一半径为R、球心为O的光滑绝缘半球体固定在水平绝缘桌面上,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放在半球体最高点A。现轻推小球,使其沿半球体运动,至B点时脱离半球体,最终落在水平桌面上,假设OA和OB间的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到B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减小 |
B.A到B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重力势能之和逐渐减小 |
C.在B点时,小球的速度为![]() |
D.若小球所带的电荷量减少,则θ角不变 |
E.小球在B点时对球体的压力大于![]() |
6.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A和电压表V均可视为理想电表.现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
B.小灯泡L变亮 |
C.电容器C上电荷量减少 |
D.电源的总功率变大 |
2.多选题- (共3题)
7.
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
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块
.木板
受到随时间
变化的水平拉力
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木板
的加速度
,得到如图乙所示的
图象,已知
取10
,则 ( )












A.滑块![]() ![]() |
B.当![]() ![]() ![]() |
C.木板![]() ![]() |
D.滑块![]() ![]() |
8.
如图所示,斜面1、曲面2和斜面3的顶端高度相同,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斜面1与曲面2的水平底边长度相同。一物体与三个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它由静止开始分别沿三个面从顶端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若损失的机械能分别为△E1、△E2、△E3,到达底端的速度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E1=△E2>△E3 |
B.△E2>△E1>△E3 |
C.v1=v2<v3 |
D.v2< v1<v3 |
9.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方向与长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平行,
,ab=3cm,电子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4.5eV;电子从a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为4.5eV,以a点的电势为电势零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点的电势为3V |
B.b点的电势为4.5V |
C.该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为由b点指向d点 |
D.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300V/m |
3.解答题- (共2题)
10.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0=0.05kg的子弹以水平初速度v0=200m/s打中一放在水平地面上A点的质量为m=0.95kg的物块,并留在物块内(时间极短,可忽略),随后物块从A点沿AB方向运动,与距离A点L=5m的B处的墙壁发生碰撞,碰后以v2=6m/s的速度反向运动直至静止,测得物块与墙碰撞的时间为t=0.05s,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6,g取10m/s2,求

(1)物块从A点开始沿水平面运动的初速度v。
(2)物块与墙碰撞时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
(3)物块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热Q。

(1)物块从A点开始沿水平面运动的初速度v。
(2)物块与墙碰撞时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3)物块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热Q。
11.
一带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粒子通过B点时速度最小,通过A、B两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k和
。不计粒子重力。求:

(1)A、B两点间的电势差
;
(2)粒子在A点时的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


(1)A、B两点间的电势差

(2)粒子在A点时的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
4.实验题- (共1题)
12.
图甲是某同学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其步骤如下:

(1)步骤C中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______;
(2)为验证从O→C过程中小车合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测出BD间的距离为x0,OC间距离为x1,则C点速度大小为_____,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A.易拉罐内盛上适量细沙,用轻绳通过滑轮连接在小车上,小车连接纸带。合理调整木板倾角,让小车沿木板匀速下滑. |
B.取下轻绳和易拉罐,测出易拉罐和细沙的质量m1及小车质量m2. |
C.取下细绳和易拉罐换一条纸带,让小车由静止释放,打出的纸带如图乙(中间部分未画出),O为打下的第一点。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f,重力加速度为g. |
(2)为验证从O→C过程中小车合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测出BD间的距离为x0,OC间距离为x1,则C点速度大小为_____,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