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期中)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0468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7

1.单选题(共7题)

1.
如图所示,物块A和B用细线绕过定滑轮相连,B物块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刚好不下滑,连接物块B的细线与斜面垂直,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8,设物块B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物块A与B的质量之比为
A.1:20B.1:15
C.1:10D.1:5
2.
用一根绳子竖直向上拉一个物块,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绳子拉力的功率按如图所示规律变化,0~t0时间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0时刻后物体继续加速,t1时刻物块达到最大速度.已知物块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0~t0时间内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C.t0时刻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D.0~t1时间内绳子拉力做的总功为
3.
如图所示,虚线是小球由空中某点水平抛出的运动轨迹,A、B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小球经过A点时,速度大小为10 m/s、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它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通过B点的速度为12 m/s
B.小球的抛出速度为5 m/s
C.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1 s
D.A、B之间的距离为m
4.
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测,弥补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双星的运动是产生引力波的来源之一,假设宇宙中有一双星系统由ab两颗星体组成,这两颗星绕它们连线的某一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作匀速圆周运动,测得a星的周期为Tab两颗星的距离为lab两颗星的轨道半径之差为△ra星的轨道半径大于b星的),则(  )
A.b星的周期为
B.a星的线速度大小为
C.ab两颗星的半径之比为
D.a、b两颗星的质量之比为
5.
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正三棱锥OABC,点A′、B′、C′分别是三条棱的中点。现在顶点O处固定一正的点电荷,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C′三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ABC所在平面为等势面
C.将一正的试探电荷从A′点沿直线AB′移到B′点,静电力对该试探电荷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若A′点的电势为φAA点的电势为φA,则AA连线中点D处的电势φD一定小于
6.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相连接。电子以速度v0垂直于电场线方向射入并穿过平行板间的电场。在保证电子还能穿出平行板间电场的情况下,若使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上移,则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电量q和电子穿越平行板所需的时间t
A.电量q增大,时间t不变
B.电量q不变,时间t增大
C.电量q增大,时间t减小
D.电量q不变,时间t不变
7.
如图所示,带正电的小球Q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固定绝缘细杆下端,让另一穿在杆上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到达B点时速度恰好为零。若A、B间距为L,C是AB 的中点,两小球都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从A至B,q 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B. 在B点受到的库仑力大小是mgsinθ
C. Q产生的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为U=
D. 在从A至C和从C至B的过程中,前一过程q电势能的增加量较大

2.多选题(共3题)

8.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在传送带上某位置轻轻放置一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素为μ,小木块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若θgv0t0已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传送带一定逆时针转动
B.
C.传送带的速度等于v0
D.后一段时间内滑块加速度为
9.
如图所示,在租糙水平面上A处平滑连接一半径R=0.1m、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轨道,半圆轨道的直径AB垂直于水平面,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与A点相距为x(x≥0)处以初速度v0向左运动,并冲上半圆轨道,小滑块从B点飞出后落在水平地面上,落点到A点的距离为y。保持初速度vO不变,多次改变x的大小,测出对应的y的大小,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其中x和y的单位均为m,取 g=10m/s²。则有

A. 小滑块的初速度vO=4m/s
B. 小滑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C. 小滑块在水平地面上的落点与A点的最小距离ymin=0.2m
D. 如果让小滑块进入半圆轨道后不脱离半圆轨道(A、B两端除外),x应满足0≤x≤2.75m
10.
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放在真空中,间距为d,P点在A、B板间,A板接地,B板的电势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t=0时,在P点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当=2T时,电子回到P点。电子运动过程中未与极板相碰,不计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2
B. =1:3
C. 在0~2T时间内,当t=T时电子的电势能最小
D. 在0~2T 时间内,电子的电势能减小了

3.解答题(共3题)

11.
如图所示,在竖直面内有一个光滑弧形轨道,其末端水平,且与处于同一竖直面内光滑圆形轨道的最低端相切,并平滑连接。A,B两滑块(可视为质点)用轻细绳拴接在一起,在它们中间夹住一个被压缩的微小轻质弹簧。两滑块从弧形轨道上的某一高度P点处由静止滑下,当两滑块刚滑入圆形轨道最低点时拴接两滑块的绳突然断开,弹簧迅速将两滑块弹开,其中前面的滑块A沿圆形轨道运动恰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后面的滑块B恰能返回P点。己知圆形轨道的半径,滑块A的质量,滑块B的质量,重力加速度g取,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求:

(1)滑块A运动到圆形轨道最高点时速度的大小;
(2)两滑块开始下滑时距圆形轨道底端的高度h;
(3)弹簧在将两滑块弹开的过程中释放的弹性势能。
12.
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AB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光滑圆柱C,三者半径均为RC的质量为mAB的质量都为,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拉A,使A缓慢移动,直至C恰好降到地面。整个过程中B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未拉A时,C受到B作用力的大小F;
(2)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μmin;
(3)A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
13.
真空室中有如图甲所示的裝置,电极K持续发出的电子(初速度不计) 经过加速电场加速后,从小孔0沿水平放置的偏转极板M、N的中心轴线OO′射入偏转电场。极板M、N长度均为L,加速电压,偏转极板右侧有荧光屏(足够大且未画出)。M、N两板间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其中。调节两板之间的距离d,使得每个电子都能通过偏转极板,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电子重力不计。
(1)求电子通过偏转极板的时间t;
(2)求偏转极板之间的最小距离d;
(3)当偏转极板间的距离为最小值d时,荧光屏如何放置时电子击中的范围最小? 该范围的长度是多大?

4.实验题(共1题)

14.
物理爱好者陈向阳同学,为了深入研究“动能定理或功能关系”,利用气垫导轨独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裝置。劲度系数k=100N/m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导轨左端,右端紧靠质量m=1kg的滑块,但不连接。

①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利用游标卡尺测量,示数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___mm。
②测量弹簧的压缩量Δx:陈向阳同学打开气源,调节气垫导轨至水平,并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向左推滑块使弹簧压缩Δx,然后释放滑块,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1x10-3s,请你推断弹簧压缩量Δx=_____。(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