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质量为m的物体,以v0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到达最高点处返回原处的速度为vt,且vt=0.5v0,则( )
A.上滑过程中重力的冲量比下滑时大 |
B.上滑时和下滑时支持力的冲量都等于零 |
C.合力的冲量在整个过程中大小为![]() |
D.整个过程中物体动量变化量为![]() |
2.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
、质量为
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分别将质量为
和
的小球从轨道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底端时的速率分别为
和
,轨道的动能分别为
和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C.Ek:Ek'=3:4 | D.Ek:Ek'=3:2 |
3.
如图所示,空间内水平线
以下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正方形的闭合金属线框
从边界
的上方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运动过程中线框平面一直在竖直平面内,且
.关于线框开始下落后的速度
随时间
的变化图象,下列图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B.![]() |
C.![]() | D.![]() |
4.
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两次分别以不同的转速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图象如图中曲线a,b所示,则( )


A.两次t=0时刻线圈平面均与中性面重合 |
B.曲线a、b对应的线圈转速之比为2:3 |
C.曲线a表示的交变电动势频率为50Hz |
D.曲线b表示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10V |
5.
如图,足够长的U型光滑金属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0<θ<90°),其中MN与PQ平行且间距为L,导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电阻不计.金属棒ab由静止开始沿导轨下滑,并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且良好接触,ab棒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当流过ab棒某一横截面的电量为q时,棒的速度大小为v,则金属棒ab在这一过程中( )


A.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B.下滑的位移大小为![]() |
C.产生的焦耳热为qBLv | D.受到的最大安培力大小为![]() |
6.
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固体中的分子是静止的,液体、气体中的分子是运动的 |
B.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
C.液体的蒸发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
D.汽化现象是液体分子间因相互排斥而发生的 |
E.有的物态变化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不升高 |
7.
玻尔首先提出能级跃迁.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 |
B.氢原子由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产生的光频率最大 |
C.氢原子由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波长最长 |
D.这些氢原子跃迁时辐射出光子能量的最大值为10.2 eV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3题)
9.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分别与电阻
、
连接,
.现通过移动滑片
来改变原线圈的匝数,使原线圈和副线圈接入电路的匝数分别为
、
,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已知交流电源电压瞬时值表达式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 ![]() |
B.通过电阻![]() ![]() |
C.当滑片![]() |
D.当移动滑片![]() ![]() ![]() |
10.
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放有平行铜导轨,它与大导线圈M相连接,要使小导线圈N获得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则放在导轨中的裸金属棒ab的运动情况是(两导线圈共面放置) ( )


A.向右匀速运动 | B.向左减速运动 |
C.向右减速运动 | D.向右加速运动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
B.常用的遥控器通过发出红外线脉冲信号来遥控电视机 |
C.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重核裂变反应 |
D.原子核发生一次![]() |
4.解答题- (共5题)
12.
如图,两质量均为
的物块
、
紧绑在一起,中间夹有火药,它们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
向右运动,某时刻火药爆炸,爆炸完成后,
与前方质量为
的静止的物体
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之后
、
、
三物块速度相同,不计火药质量和爆炸产生的气体质量,则( )












A.三物块最终的速度均为![]() |
B.火药爆炸后,![]() ![]() |
C.火药爆炸后,![]() ![]() ![]() |
D.最终整个系统的机械能不变 |
13.
在水平面的同一直线上依次放置可视为质点的滑块
、
和带有
圆弧轨道的槽
,槽
的最低点与水平面相切,现给滑块
水平向右的初速度
,滑块
与滑块
碰后粘在一起成为滑块
,滑块
无能量损失地滑上槽
.已知两滑块的质量均为
、槽的质量为
,重力加速度为
,忽略所有接触面之间的摩擦.求:

(1)滑块
与滑块
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
(2)滑块
运动到最高点时距离水平面的高度.
















(1)滑块


(2)滑块

14.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髙,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也大幅上升.现有一小型火力发电站按如图所示线路给远处一城镇供电,发电机组的最大输出功率
,输出电压
,经升压变压器升压后供电,输电线路的总电阻
,到达目的地后经降压变压器降压,用户得到的电压为
,若在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发电机组输出功率的
,升压和降压变压器均可看做理想变压器,发电机组满负荷工作.求:

(1)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
.
(2)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
(3)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






(1)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

(2)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3)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15.
[课标全国Ⅲ2016·25]如图,两条相距
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纸面)内,其左端接一阻值为
的电阻;一与导轨垂直的金属棒置于两导轨上;在电阻、导轨和金属棒中间有一面积为
的区域,区域中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均匀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随时间
的变化关系为
,式中
为常量;在金属棒右侧还有一匀强磁场区域,区域左边界
(虚线)与导轨垂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方向也垂直于纸面向里.某时刻,金属棒在一外加水平恒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在
时刻恰好以速度
越过
,此后向右做匀速运动.金属棒与导轨始终相互垂直并接触良好,它们的电阻均忽略不计.求:

(1)在
到
时间间隔内,流过电阻的电荷量的绝对值;
(2)在时刻
(
)穿过回路的总磁通量和金属棒所受外加水平恒力的大小.













(1)在


(2)在时刻


16.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U形管左端封闭,右端开口,左、右两管的横截面积均为2cm2,在左管内用水银封闭一段长为20cm、温度为27℃的空气柱(可看成理想气体),左右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15cm,外界大气压为75cmHg。

①若向右管中缓慢注入水银,直至两管水银面相平,求在右管中注入水银的体积V(以cm3为单位);
②在两管水银面相平后,缓慢升高气体的温度,直至封闭空气柱的长度为开始时的长度,求此时空气柱的温度T。

①若向右管中缓慢注入水银,直至两管水银面相平,求在右管中注入水银的体积V(以cm3为单位);
②在两管水银面相平后,缓慢升高气体的温度,直至封闭空气柱的长度为开始时的长度,求此时空气柱的温度T。
5.实验题- (共2题)
17.
某小组同学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室找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得大小相同的a、b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a、mb,实验得到M、P、N三个落点。图中P点为单独释放a球的平均落点。

(1)本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2) a、b小球碰撞后,b球的平均落点是图中的_______.(填M或N)
(3)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需要测量OM间的距离
,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相应的文字和字母表示).
(4)如果碰撞过程动量守恒,两小球间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测量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1)本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A.两小球的质量满足ma=mb |
B.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
C.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水平 |
D.入射小球a每次都从斜槽上的不同位置无初速度释放 |
(3)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需要测量OM间的距离

(4)如果碰撞过程动量守恒,两小球间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测量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18.
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首先按图1接线,以查明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当闭合S时,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向右偏,不通电时电流表指针停在正中央.然后按图2所示将电流表与副线圈B连成一个闭合回路,将原线圈A、电池、滑动变阻器和电键S串联成另一个闭合电路.根据电磁感应规律,填写实验现象(向左偏转、向右偏转、不偏转).

①S闭合后,将螺线管A(原线圈)插入螺线管B(副线圈)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指针___
②线圈A放在B中不动时,电流表的指针___
③线圈A放在B中不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的指针___
④线圈A放在B中不动,突然断开S.电流表的指针_____.

①S闭合后,将螺线管A(原线圈)插入螺线管B(副线圈)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指针___
②线圈A放在B中不动时,电流表的指针___
③线圈A放在B中不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的指针___
④线圈A放在B中不动,突然断开S.电流表的指针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