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理综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0190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6

1.单选题(共4题)

1.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那么在下列给出的各种情景中,能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出火星平均密度的是
A.在火星表面使一个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测出下落的高度H和时间t
B.发射一颗贴近火星表面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飞船,测出飞船的周期T
C.观察火星绕太阳的圆周运动,测出火星的直径D和火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
D.发射一颗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卫星,测出卫星绕火星运行的轨道半径r和卫星的周期T
2.
如图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a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点为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质量相等的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b、c处由静止释放,用P1、P2依次表示各滑环从静止滑到d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则
A.P1 <P2<P3B.P1 >P2>P3
C.P3 >P1 >P2D.P1=P2=P3
3.
如图所示,小木块,用细线吊在O点,此刻小物块的重力势能为零。一颗子弹以一定的水平速度射入木块A中,并立即与A有共同的速度,然后一起摆动到最大摆角α。如果保持子弹质量和入射的速度大小不变,而使小木块的质量稍微增大,关于最大摆角α、子弹的初动能与木块和子弹一起达到最大摆角时的机械能之差△E,有
A.α角增大,△E也增大
B.α角增大,△E减小
C.α角减小,△E增大
D.α角减小,△E也减小
4.
从J国带回一把标有“110V、60Hz、880W”的电咖啡壶,该电咖啡壶利用电热丝加热。在我国,为使电咖啡壶能正常工作,需要通过变压器与市电相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将电咖啡壶直接与市电相连,电功率是1760W
B.电咖啡壶应接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的变压器副线圈两端
C.电咖啡壶通过变压器正常工作时,与市电相连的原线圈中电流为4A
D.电咖啡壶通过变压器正常工作时,电热丝中的交变电流频率为60Hz

2.选择题(共7题)

5.现代化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了,电在工厂、电在学校、电在商场…电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图是家庭电路的组成示意图。请你完成下列填空题:

6.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7.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8.如图,甲船从A处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沿正北方向航行,乙船在B处沿固定方向匀速航行,B在A北偏西105°方向用与B相距10 {#mathml#}2{#/mathml#}  海里处.当甲船航行20分钟到达C处时,乙船航行到甲船的北偏西120°方向的D处,此时两船相距10海里.

9.如图,甲船从A处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沿正北方向航行,乙船在B处沿固定方向匀速航行,B在A北偏西105°方向用与B相距10 {#mathml#}2{#/mathml#}  海里处.当甲船航行20分钟到达C处时,乙船航行到甲船的北偏西120°方向的D处,此时两船相距10海里.

10.如图,甲船从A处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沿正北方向航行,乙船在B处沿固定方向匀速航行,B在A北偏西105°方向用与B相距10 {#mathml#}2{#/mathml#}  海里处.当甲船航行20分钟到达C处时,乙船航行到甲船的北偏西120°方向的D处,此时两船相距10海里.

11.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3(k≠0)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y= {#mathml#}12x{#/mathml#} (x>0)交于C点,且AB=AC,则k的值为{#blank#}1{#/blank#}.

3.多选题(共4题)

12.
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动能Ek0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已知上升过程中受到阻力f作用,图中两条图线分别表示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中的某一个与其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以地面为零势能面,ho表示上升的最大高度,图上坐标数据中的k为常数且满足0<k<l,重力加速度为g。则由图可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①、②分别表示的是动能、重力势能随上升高度的图像
B.上升过程中阻力大小恒定且f= kmg
C.上升高度时,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
D.上升高度时,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差为
13.
如图所示,固定于同一条竖直线上的A、B是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 + Q和-Q,A、B相距为2d;MN是竖直放置的光滑绝缘细杆,另有一个穿过细杆的带电小球P质量为m,电荷量为+q(可视为点电荷,放入电场后不影响电场的分布),现将小球P 从与点电荷A等高的C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P向下运动到距C点距离为d的O点时,速度为v,已知MN与AB之间的距离为d,静电力常量为重力加速度为g。则
A.C、O两点间的电势差
B.O点处的电场强度
C.小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不变
D.小球P经过与点电荷B等高的D点时的速度为
14.
如图所示,开始静止的带电粒子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 (不计重力),从点P经电场加速后,从小孔Q进入右侧的边长为L的正方形匀强磁场区域(PQ的连线经过AD边、BC边的中点),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若带电粒子只能从CD边射出,则
A.两板间电压的最大值
B.两板间电压的最小值
C.能够从CD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
D.能够从CD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及医用纤维式内窥镜都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B.肥皂泡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露珠呈现彩色是光的色散现象
C.利用紫外线可以在飞机或人造地球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和监视森林火情
D.照相机镜头上会镀一层膜,有时会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这样做都是为了增加光的透射强度
E. 火箭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越地球,火箭上的人看到火箭的长度比地球上的人看到火的长

4.填空题(共1题)

16.
(l)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入正确选项   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一选对3个绘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气体总是充满容器,说明气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B.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内能一定增大
C.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说明水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
D.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E.热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5.解答题(共3题)

17.
如图所示,AB是一段位于竖直不面内的光滑轨道,高度为h,末端B处的切线方向水平。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P从轨道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滑到B端后飞出,落到地面上的C点,轨迹如图中虚线BC所示。已知它落地时相对于B点的水不位移OC = 。现在轨道下方紧贴B点安装一水不木板,木板的右端与B的距离为,让P再次从A点由静止释放,它离开轨道并在木板上滑行后从右端水不飞出,仍然落在地面的C点。求:(不计空气阻力)

(1)P滑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
(2)P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18.
相距L=1.5m的足够长金属导轨竖直放置,质量为m1=1.0kg的金属棒ab和质量为m2=0.27kg的金属棒cd均通过棒两端的套环水平地套在金属导轨上,如图(a)所示,虚线上方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虚线下方磁场方向竖直向下,两处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ab棒光滑,cd棒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为μ=0.75,两棒总电阻为R=1.8Ω,导轨电阻不计。ab棒在方向竖直向上,大小按图(b)所示规律变化的外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导轨匀加速运动,同时cd棒也由静止释放。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ab棒加速度大小;
(2)已知在2 s内外力F做功40 J,求这一过程中两金属棒产生的总焦耳热;
(3)判断cd棒将做怎样的运动,求出cd棒达到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t0,并在图(c)中定性画出cd棒所受摩擦力fcd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9.
如图所示为沿波的传播路径上A、B两个质点,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A、B平衡位置的距离为5 m,波从A传播到B所用的时间小于一个周期,求:

①图中B质点的振动方程.
②波从A传播到B所用的时间及波传播的速度大小.

6.实验题(共1题)

20.
某同学想测出济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并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了减小误差,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如下:将一根长直铝棒用细线悬挂在空中(如图甲所示),在靠近铝棒下端的一侧固定电动机M,使电动机转轴处于竖直方向,在转轴上水平固定一支特制笔N,借助转动时的现象,将墨汁甩出形成一条细线。调整笔的位置,使墨汁在棒上能清晰地留下墨线。启动电动机待转速稳定后,用火烧断悬线,让铝棒自由下落,笔在铝棒上相应位置留下墨线。图乙是实验时在铝棒上所留下的墨线,将某条合适的墨线A作为起始线,此后每隔4条墨线取一条计数墨线,分别记作BCDE。将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A,此时BCDE对应的刻度依次为14.68 cm、39.15 cm、73.41 cm、117.46 cm。已知电动机的转速为3 000 r/min。求:

(1)相邻的两条计数墨线对应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s。
(2)由实验测得济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计算出画各条墨线时的速度v,以为纵轴,以各条墨线到墨线A的距离h为横轴,描点连线,得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据此图象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但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7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