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1.
汽车电动机启动时车灯会瞬时变暗,如图15图,在打开车灯的情况下,电动机未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10 A,电动机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58 A,若电源电动势为12.5 V,内阻为0.05 Ω,电流表内阻不计,则因电动机启动,车灯的电功率降低了


A.35.8 W | B.43.2 W | C.48.2 W | D.76.8 W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电场力的方向一致 |
B.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越大 |
C.闭合电路中,电源的路端电压越大,电源的输出功率就越大 |
D.通电导线受安培力大的地方磁感应强度就大 |
4.
如图所示,一个点电荷的电场中有三条电场线,已知在A点的电势为-6V(以无穷远处为零电势参考点),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子在A点所受电场力一定小于在B点所受的电场力 |
B.电场线方向一定由B指向A |
C.A点电势一定高于B点的电势 |
D.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一定大于6 V |
5.
在示波管中,电子枪2 s发射了6×1013个电子(电子电量e=1.6×10-19C),则示波管中电流的大小为( )
A.3×10-6 A | B.3×10-13 A |
C.4.8×10-6 A | D.9.6×10-6 A |
6.
如图是测定液面高度h的电容式传感器示意图,E为电源,G为灵敏电流计,A为固定的导体芯,B为导体芯外面的一层绝缘物质,C为导电液体.已知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为:电流从右边接线柱流进电流计,指针向右偏.如果在导电液体的深度h发生变化时观察到指针向右偏转,则( )


A.导体芯A所带电量在增加,液体的深度h在增大 |
B.导体芯A所带电量在减小,液体的深度h在增大 |
C.导体芯A所带电量在增加,液体的深度h在减小 |
D.导体芯A所带电量在减小,液体的深度h在减小 |
7.
有Ⅰ、Ⅱ两根不同材料的电阻丝,长度之比为l1∶l2=1∶5,横截面积之比为S1∶S2=2∶3,电阻之比为R1∶R2=2∶5,外加电压之比为U1∶U2=1∶2,则它们的电阻率之比为( )
A.2∶3 | B.3∶4 | C.4∶3 | D.8∶3 |
8.
如图,真空中有一个固定点电荷,电荷量为+Q.图中虚线表示该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四个等势面.有两个一价离子M、N(不计重力,也不计它们之间的电场力)先后从a点以相同速率v0射入该电场,运动轨迹分别为曲线apb和aqc,其中p、q分别是它们离固定点电荷最近的位置.
①M一定是正离子,N一定是负离子.
②M在p点的速率一定大于N在q点的速率.
③M在b点的速率一定大于N在c点的速率.
④M从p→b过程电势能的增量一定小于N从a→q电势能的增量.正确的是( )

①M一定是正离子,N一定是负离子.
②M在p点的速率一定大于N在q点的速率.
③M在b点的速率一定大于N在c点的速率.
④M从p→b过程电势能的增量一定小于N从a→q电势能的增量.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③ | B.只有②④ | C.只有①④ | D.只有②③ |
9.
如图,D是一只二极管,它的作用是只允许电流从a流向b,不允许电流从b流向a,平行板电容器AB内部原有电荷P处于静止状态,当两极板A和B的间距稍增大一些的瞬间(两极板仍平行),P的运动情况将是( )


A.向下运动 | B.向上运动 |
C.仍静止不动 | D.无法判断 |
10.
物体中的电子因受原子核的束缚较弱,跑到另一个物体上去,使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其中的负电荷多于正电荷,因而显出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由于其中的正电荷多于负电荷,因而显出带正电,由此物体所带的电称为“静电”,当其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火花放电现象,静电往往会带来一些不便或危害。下列做法不利于消除静电的是( )
A.在地毯中夹杂0.05mm—0.07mm的不锈钢导电纤维 |
B.在机器设备上增加接地线 |
C.使用空气干燥机降低空气湿度 |
D.在干燥的季节尽量穿纯棉衣服 |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5题)
15.
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开关S闭合后,灯泡L1、L2均能发光。现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稍向下移动,则( )


A.灯泡L1、L2均变暗 | B.灯泡L1变暗,L2变亮 |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 D.电源的总功率变小 |
16.
如图,P、Q是矩形ABCD的AD边和BC边的中点,E、F是AB边和CD边的中点,M、N是PQ连线上的两点且MP=QN,M点和N点有等量异种点电荷.图中八个点的场强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


A.A与B点场强不同,A与C点场强不同 |
B.A与D点场强不同,B与D点场强相同 |
C.B与C点场强不同,E与F点场强不同 |
D.C与D点场强不同,P与Q点场强相同 |
17.
绝缘水平面上固定一正点电荷Q,另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滑块(可看作点电荷)从a点以初速度v0沿水平面向Q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 已知a、b间距离为s,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为g.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滑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Q的库仑力有可能大于滑动摩擦力 |
B.滑块在运动过程的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的大小小于![]() |
C.此过程中摩擦力做功的大小大于![]() |
D.Q产生的电场中,b、a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
18.
M和N是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它们相互摩擦后M带1.6×10-10 C的正电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 |
B.摩擦过程中电子从M转移到N |
C.摩擦过程中质子从N转移到M |
D.在摩擦过程中M和N的电荷总量不变 |
4.解答题- (共2题)
19.
如图,电源电动势E=30V,内阻r=lΩ,电阻R1=4Ω,R2=10Ω。两正对的平行金属板长L=0.2m,两板间的距离d=0.1 m.闭合开关S后,一质量m=5×10—8kg,电荷量q=+4×10—6C的粒子以平行于两板且大小为
0=5×102m/s的初速度从两板的正中间射入,求

(1)两极板间的电压大小
(2)电源的输出功率
(3)粒子在两平行金属板间运动的过程中沿垂直于板方向发生的位移大小? (不考虑粒子的重力)


(1)两极板间的电压大小
(2)电源的输出功率
(3)粒子在两平行金属板间运动的过程中沿垂直于板方向发生的位移大小? (不考虑粒子的重力)
20.
如图,一“
”形绝缘导轨竖直放置,处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左边的半圆弧与水平杆ab、cd相切于a、c两点,两水平杆的高度差为h,杆长为4L,O为ad、bc连线的交点,虚线MN、M′N′的位置如图,其中aM = MM′= CN = NN′=L,M′b=N′d = 2L。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穿在杆上。虚线MN左边的导轨光滑,虚线MN右边的导轨与小球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已知:在O处没有固定点电荷+Q的时候,将带电小球自N点由静止释放后,小球刚好可到达a点。现在O处固定点电荷+Q,并将带电小球自d点以初速度v0向左瞬间推出。结果小球可沿杆运动到b点。(静电力恒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在运动过程中+Q对-q的电场力始终小于小球的重力)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2)运动过程中小球所受摩擦力的最大值fm和小球经过M′点时的加速度大小a ;
(3)使小球能够运动到b点的初速度v0的最小值。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2)运动过程中小球所受摩擦力的最大值fm和小球经过M′点时的加速度大小a ;
(3)使小球能够运动到b点的初速度v0的最小值。
5.实验题- (共3题)
22.
某学习小组要描绘一只小灯泡(2.5V,0.5A)的伏安特性曲线,所供选择的器材除了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①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中电压表应选择________,电流表应选择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___.(填器材的符号或选项)
②为提高实验精度,请你为该学习小组设计电路图,并画在虚线方框中________。

③表中的各组数据是此学习小组在实验中测得的,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该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


由图象可知,该电阻的变化特性是温度升高,电阻______.(填“不变”、“减小”或“增大”)
A.电源E(电动势为3.0V ,内阻不计) |
B.电压表V1(量程为0 ~3.0V ,内阻约为2kΩ) |
C.电压表V2(量程为0 ~15.0V ,内阻约为6KΩ) |
D.电流表A1(量程为0~0.6A ,内阻约为1Ω) |
E.电流表A2(量程为0~100mA ,内阻约为2Ω) |
F.滑动变阻器R1 (最大阻值10Ω) |
G.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kΩ) |
②为提高实验精度,请你为该学习小组设计电路图,并画在虚线方框中________。

③表中的各组数据是此学习小组在实验中测得的,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该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


由图象可知,该电阻的变化特性是温度升高,电阻______.(填“不变”、“减小”或“增大”)
23.
用图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个定值电阻R0起保护作用。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流表(量程0.6A);
(b)电压表(量程3V)
(c)定值电阻(阻值1Ω、额定功率5W)
(d)定值电阻(阻值10Ω,额定功率10W)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额定电流2A)
(1)要正确完成实验,R0应选择_______Ω的定值电阻,
(2)误差分析:内阻的测量值
_______真实值
,电动势的测量值
_______真实值
;(填>、<或=)
(3)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画出的U-I,图线如图所示,从图线可得出干电池电动势为_______V,待测干电池的内电阻为________Ω。


(a)电流表(量程0.6A);
(b)电压表(量程3V)
(c)定值电阻(阻值1Ω、额定功率5W)
(d)定值电阻(阻值10Ω,额定功率10W)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额定电流2A)
(1)要正确完成实验,R0应选择_______Ω的定值电阻,
(2)误差分析:内阻的测量值




(3)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画出的U-I,图线如图所示,从图线可得出干电池电动势为_______V,待测干电池的内电阻为________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