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2.
在卫生大扫除中,某同学用拖把拖地,沿推杆方向对拖把施加推力F,如图所示,此时推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且拖把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保持力F的大小不变,减小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则( )


A.拖把将做减速运动 |
B.拖把继续做匀速运动 |
C.地面对拖把的支持力FN变小,地面对拖把的摩擦力Ff变小 |
D.地面对拖把的支持力FN变大,地面对拖把的摩擦力Ff变大 |
3.
国产歼-15舰载机以80m/s的速度降落在静止的“辽宁号”航母水平甲板上,机尾挂钩精准钩住阻拦索,如图所示.在阻拦索的拉力帮助下,经历2.5s速度减小为零.若将上述运动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以上数据不能求出战斗机在甲板上运动的 ( )


A.位移 | B.加速度 | C.平均速度 | D.受到的阻力 |
4.
如图甲是某景点的山坡滑道图片,技术人员通过测量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AC是滑道的竖直高度,D点是AC竖直线上的一点,且有AD=DE=10 m,滑道AE可视为光滑,滑行者从坡顶A点由静止开始沿滑道AE向下做直线滑动,则滑行者在滑道AE上滑行的时间为


A.![]() | B.![]() | C.2 s | D.2![]() |
5.
为了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将小球A和B置于同一高度,在小球A做平抛运动的同时静止释放小球B。同学甲直接观察两小球是否同时落地,同学乙拍摄频闪照片进行测量、分析。通过多次实验,

A. 只有同学甲能证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
B. 两位同学都能证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
C. 只有同学甲能证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
D. 两位同学都能证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

A. 只有同学甲能证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
B. 两位同学都能证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
C. 只有同学甲能证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
D. 两位同学都能证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
6.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04至10:55“神舟10号”飞船上的航天员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的配合下,完成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任务.已知在整个授课的过程中,“神舟10号”飞船绕地球运行约半周,那么飞船与同步通讯卫星在轨道上正常运转时相比,飞船()
A.运转的周期较大 | B.运转的速率较大 |
C.运转的向心加速度较小 | D.离地面的高度较大 |
7.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报道称,新一代高速列车牵引功率达9000 kW,持续运行速度为350km/h.则新一代高速列车沿全长约1300km的京沪线从北京到上海,在动力上耗电约为 ( )


A.3.3×l04kWh B. 3.l×l06kWh C. l.8×l04kWh D. 3.3×l05kWh |
8.
在篮球比赛中,某位同学获得罚球机会,如图,他站在罚球线处用力将篮球投出,篮球以约为1 m/s的速度撞击篮筐.已知篮球质量约为0.6 kg,篮筐离地高度约为3 m,忽略篮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则该同学罚球时对篮球做的功大约为( )


A.1 J | B.10 J | C.50 J | D.100 J |
9.
两根长度均为L的绝缘细线分别系住质量相等、电荷量均为+Q的小球a、b,并悬挂在O点。当两个小球静止时,它们处在同一高度上,且两细线与竖直方向间夹角均为α=30°,如图所示,静电力常量为k,则每个小球的质量为( )


A.![]() | B.![]() | C.![]() | D.![]() |
10.
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演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容器的中心放一个圆柱形电极B,沿容器边缘内壁放一个圆环形电极A,把A和B分别与电源的两极相连,然后在容器内放入液体,将该容器放在磁场中,液体就会旋转起来,王同学回去后重复老师的实验步骤,但液体并没有旋转起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 )


A.将磁铁的磁极倒置了 |
B.将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接反了 |
C.使用的液体为能导电的饱和食盐溶液 |
D.使用的电源为50 Hz的低压交流电源 |
2.选择题- (共1题)
3.解答题- (共3题)
12.
某运动员做跳伞训练,他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上由静止落下,经过8 s后打开降落伞,运动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16 s后刚好到达地面,且速度恰好为零.忽略打开降落伞前的空气阻力和打开降落伞的时间.已知人和伞的总质量m=60 kg,g取10 m/s2. 求:
(1)打开降落伞时运动员的速度大小;
(2)打开降落伞后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
(3)打开降落伞后运动员和伞受到的阻力大小.
(1)打开降落伞时运动员的速度大小;
(2)打开降落伞后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
(3)打开降落伞后运动员和伞受到的阻力大小.
13.
如图所示,质量m=0.2kg的小物体从斜面上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滑下,在B点没有动能损失,水平面BC在C点与光滑半圆轨道CD平滑连接,D是最高点。小物体与AB、BC 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AB的长度L=5m,AB的倾角为37°,BC的长度s=8m,CD为半圆轨道的直径,CD的长度d=3m,不计空气阻力,(sin37°=0.6,cos37°=0.8)。

(1)求小物体从A点滑到BC平面上,重力做的功;
(2)若小物体能够到达D点,则小物体经过C时对圆形轨道的最小压力是多大? (3)若小物体经过D点飞出后落在B点,则小物体在A位置的初动能是多大?

(1)求小物体从A点滑到BC平面上,重力做的功;
(2)若小物体能够到达D点,则小物体经过C时对圆形轨道的最小压力是多大? (3)若小物体经过D点飞出后落在B点,则小物体在A位置的初动能是多大?
14.
如图所示,是某兴趣小组通过弹射器研究弹性势能的实验装置。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管道(管道内径远小于R)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上,管道最低点B恰与粗糙水平面相切,弹射器固定于水平面上。某次实验过程中,一个可看作质点的质量为m的小物块,将弹簧压缩至A处,已知A、B相距为L。弹射器将小物块由静止开始弹出,小物块沿圆管道恰好到达最髙点C。已知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物块到达B点时的速度VB及小物块在管道最低点B处受到的支持力;
(2)小物块在AB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弹射器释放的弹性势能Ep。

(1)小物块到达B点时的速度VB及小物块在管道最低点B处受到的支持力;
(2)小物块在AB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弹射器释放的弹性势能Ep。
4.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