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物理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9813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1/4/27

1.选择题(共12题)

1.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2.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5.

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   )

6.

在下列图幅大小相同的四幅地图中,表示内容最详尽的是(   )

7.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8.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9.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10.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1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2.单选题(共2题)

13.
某人用长绳将一重物从井口送到井下,物体匀速下降一段时间后,改为匀减速下降,到达井底时速度恰好为0,如果匀速下降和匀减速下降所经历的时间相同,重物克服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
A.B.C.D.
14.
如图,一弹簧振子在B、C两点间做机械振动,B、C间距为12cm,O是平衡位置,振子每次从C运动到B的时间均为0.5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12cm
(B)该弹簧振子的周期为1s
(C)该弹簧振子的频率为2Hz
(D)振子从O点出发到再次回到O点的过程就是一次全振动

3.多选题(共2题)

15.
如图所示的高为H的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小车A下的绳索吊着重物B。在小车A与物体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向右匀速运动的同时,绳索将重物B向上吊起,A、B之间的距离以d =" H" - 2t2规律随时间t变化,则

(A)重物做速度大小不断减小的曲线运动
(B)重物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
(C)绳索受到的拉力不断增大
(D)绳索对重物做功的功率不断增大
16.
如图所示,O是波源,a、b、c、d是波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且Oa="ab=bc=cd=3" m,开始各质点均静止在平衡位置,t=0时刻波源O开始向上做简谐运动,振幅是0.1 m,波沿Ox 方向传播,波长是8 m,当O 点振动了一段时间、经过的路程是0.5 m时,有关各质点运动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a 质点的速度方向向上B.b质点的加速度为零
C.c质点达到最大位移处D.d质点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

4.填空题(共1题)

17.
下表列出某种型号轿车的部分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车以最大功率和最高速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所受阻力的大小是_______ N;假定轿车所受阻力恒定,若轿车保持最大功率行使,当轿车载重200 kg、速度达到10m/s时,加速度为________ m/s2。
净重/kg
1000
发动机排量/L
2.2
最高时速/km·h-1
180
0—100km/h的加速度时间/s
9.9
最大功率/kw
150

5.解答题(共1题)

18.
如图所示为某娱乐场的滑道示意图,其中AB为曲面滑道,BC为水平滑道,水平滑道BC与半径为1.6 m的1/4圆弧滑道CD相切,DE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海绵垫。某人从坡顶滑下,经过高度差为20m的A点和B点时的速度分别为2m/s和12m/s,在C点做平抛运动,最后落在海绵垫上E点。人的质量为70kg,在BC段的动摩擦因数为0.2。问:

(1)从A到B的过程中,人克服阻力做的功是多少?
(2)为保证在C点做平抛运动,BC的最大值是多少?
(3)若BC取最大值,则DE的长是多少?

6.实验题(共1题)

19.
如图为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多选题)为了减小误差,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摆线长度L应为线长与摆球半径的和,且在20 cm左右
B.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开有夹缝的橡皮塞夹牢摆线
C.在铁架台的竖直杆上固定一个标志物,且尽量使标志物靠近摆线
D.计时起终点都应在摆球的最高点且不少于30次全振动的时间
(2)某同学正确操作,得到了摆长L和 n次全振动的时间t,由此可知这个单摆的周期T=________;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2道)

    单选题:(2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