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浙江省北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2-4班)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9812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1/5/6

1.单选题(共4题)

1.
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的位移一定等于路程
B.物体的位移与路程的方向相同,都从A指向B
C.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它的路程
D.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2.
如图所示,一物体恰能在一个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设此过程中斜面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f1.若沿斜面方向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设此过程中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2.则()
A.f1不为零且方向向右,f2不为零且方向向右
B.f1为零,f2不为零且方向向左
C.f1为零,f2不为零且方向向右
D.f1为零,f2为零
3.
如图所示,水平杆上套有两个相同的质量均为m的环,两细线等长,下端系着质量为M的物体,系统静止,现在增大两环间距而系统仍静止,则杆对环的支持力FN和细线对环的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都不变
B.都增大
C.支持力FN增大,拉力F不变
D.支持力FN不变,拉力F增大
4.
已知心电图记录仪的出纸速度(纸带移动的速度)是2.5cm/s,如图所示是仪器记录下来的某人的心电图,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0.5cm,由此可知
 
A.此人的心率约为75次/分
B.此人的心率约为125次/分
C.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0.75s
D.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0.60s

2.选择题(共7题)

5.

我国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主要是(   )

6.

长为2cm, 3cm,4cm,5cm的四条线段,从中任取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    )

7.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 {#mathml#}{x=1+7cosθy=7sinθ(θ){#/mathml#} ,以O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Ⅰ)求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

(Ⅱ)已知直线l1: {#mathml#}2ρsin(θ+π3)3=0{#/mathml#} ,射线 {#mathml#}l2θ=π3(ρ>0){#/mathml#} 与曲线C的交点为P,l2与直线l1的交点为Q,求线段PQ的长.

8.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 {#mathml#}{x=1+7cosθy=7sinθ(θ){#/mathml#} ,以O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Ⅰ)求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

(Ⅱ)已知直线l1: {#mathml#}2ρsin(θ+π3)3=0{#/mathml#} ,射线 {#mathml#}l2θ=π3(ρ>0){#/mathml#} 与曲线C的交点为P,l2与直线l1的交点为Q,求线段PQ的长.

9.

广东饶平县所处的温度带与干湿区分别是(  )

10.

广东饶平县所处的温度带与干湿区分别是(  )

11.

下列河流最终注入印度洋的是(  )

3.多选题(共1题)

12.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平放着一副扑克牌,总共54张,每一张牌的质量都相等,牌与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最下面一张牌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也都相等.用手指以竖直向下的力按压第一张牌,并以一定的速度水平移动手指,将第一张牌从牌摞中水平移出(牌与手指之间无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A. 第1张牌受到手指的摩擦力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反
B. 从第2张牌到第54张牌之间的牌不可能发生相对滑动
C. 从第2张牌到第54张牌之间的牌可能发生相对滑动
D. 第54张牌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反

4.解答题(共1题)

13.
如图所示,原长分别为l1 和l2 ,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轻质弹簧竖直地悬挂在天花板上,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1的物体,最下端挂着质量为m2 的另一物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个质量为m的平板把下面的物体竖直地缓慢向上托起,直到两个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原长之和,求:
(1)m2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2)此时平板受到人对其的托力为多大?

5.实验题(共2题)

14.
(1)某同学要进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请在下面列出的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填在横线上(填编号)___________。
①打点计时器  
②天平  
③低压交流电源 
④低压直流电源  
⑤细绳和纸带  
⑥钩码和小车  
⑦秒表  
⑧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⑨刻度尺
(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A=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m/s2。(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5.
某实验小组采用图示的装置探究“恒力拉动下小车的运动情况”,图中小车中可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针时器工作频率为50 Hz.

(1)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请将步骤②补充完整:
①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
②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断开开关,取下纸带。
③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②的操作。
(2)下图是钩码质量为0.03 kg,砝码质量为0.02 kg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0及A、B、C、D和E五个计数点,通过数据处理可获得各计数点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

下表是纸带的一些测量结果,根据上面的插图可知OA的长度  cm,OC的长度   cm;
根据下表的数据可知,打下计数点C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是 m/s。
测量点
S/cm
v/(m·s-1)
0
--
0.35
A
 
0.40
B
--
0.45
C
 
 
D
--
0.54
E
--
0.60
 
(3)由纸带和测量数据不难看出,纸带的 (“左”或“右”)端是系小车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7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