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浙江省嵊泗中学高二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9811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1/5/27

1.单选题(共4题)

1.
A.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
B.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
C.离波源近的质点振动快,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慢
D.如果波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的波也立即停止
2.
如图所示为一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质点a在此时刻的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向左传播,质点b向下振动,质点C向上振动
B.波向右传播,质点b向上振动,质点C向下振动
C.波向左传播,质点b向上振动,质点C向上振动
D.波向右传播,质点b向下振动,质点C向下振动
3.
单摆作简谐振动时的回复力是    ( )
A.摆球的重力B.摆球重力沿圆弧切线的分力
C.摆线的拉力D.摆球重力与摆线拉力的合力
4.
一列波长大于1 m的横波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处在x1=1 m和x2=2 m的两质点A、B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

A. 波速为1 m/s
B. 波长为m
C. 3 s末A、B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D. 1 s末A质点的振动速度大于B质点的振动速度

2.选择题(共11题)

5.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6.

图下部为中国某岛屿沿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上部为该地区相关地理事物沿线变化图。回答问题:

7.

图下部为中国某岛屿沿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上部为该地区相关地理事物沿线变化图。回答问题:

8.下列各组词的字形和加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9.

读“某我国某地区图”,回答问题。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13.

点(-7,-2m+1)在第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

14.形成喜马拉雅山的两大板块是
15.形成喜马拉雅山的两大板块是

3.多选题(共3题)

16.
已知一列在弹性绳上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绳上一点(速度不为零的点)的振动速度方向已知,就可确定波的传播方向
B.只要波的传播方向已知,就可确定此时绳上任一点(速度不为零的点)振动的速度方向
C.波的周期等于绳上每一点的振动周期
D.波在传播过程中,绳上的各质点将以波的传播速度沿着波形运动
17.
如图所示,是某一简谐波的图象,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的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A、D的振幅相等;
B.该时刻质点B、E的速度大小和方向相同;
C.该时刻质点C、F的加速度为零;
D.该时刻质点D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
18.
一列横波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实线是t1=1s时的波形,虚线是t2=2.5s时的波形,且(t2-t1)小于一个周期,由此可判断()
A.此波的振幅为10cm,波长是60cm
B.此波一定向X轴正方向传播的
C.此波的周期可能是6s,也可能是2s
D.此波的波速可能是0.1m/s,也可能是0.3m/s

4.填空题(共2题)

19.
如图所示,一个挂在绝缘丝线下端的带正电的小球B(可看成质点),静止在图示位置;若固定的带正电的小球A(可看成质点)电荷量为Q,B球的质量为m。当A、B两球之间的距离为时,θ=37°,A和B在同一水平线上(整个装置处于真空中),则B带_______电(填电性),电荷量为____________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静电力常量为k,)
20.
如图所示是弹簧振子的振动图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1)振动的振幅________,周期________,频率________
(2)从零到1.6s时间内,________点的动能最大________点的势能最大。

5.解答题(共3题)

21.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1.05 m的两质点ab,当a达正的最大位移时,b恰好在平衡位置,已知ab间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波的频率为200Hz,求波传播的速度。
22.
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B、C相距20 cm。某时刻振子处于B点。经过0.5 s,振子首次到达C点。求:

(1)画出振子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像,阐述振子在一个周期内的运动情况。
(2)5内通过的路程及位移大小;
(3)振子在B点的加速度大小跟它距O点4 cm处P点的加速度大小的比值。
23.
如图所示,甲为某一波在t=1.0s时的图象,乙为对应该波动的P质点的振动图象。

⑴说出两图中AA’的意义?
⑵求该波速v=?
⑶在甲图中画出再经3.5s时的波形图。
⑷求再经过3.5s时P质点的路程s和位移x。

6.实验题(共1题)

24.
⑴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   ,如果已知摆球的直径为2.00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a所示,那么摆长是    ,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b中
秒表所示,那么秒表读数是 s,单摆周期是 s。

图a 图b
⑵某同学在实验中,测量5种不同摆长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记录数据如下:
用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做出T2-L图线,并利用此图线求重力加速度。

L/m
0.5
0.8
0.9
1.0
1.2
T/s
1.42
1.79
1.90
2.00
2.20
T2/S2
2.02
3.20
3.61
4.00
4.84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11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