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七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9776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单选题(共3题)

1.
根据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多普勒效应只适用于声波
B.当波源和观察者同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发出的频率低
C.当波源和观察者相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发出的频率高
D.当波源和观察者反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发出的频率高
2.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放置在质量为的物体上,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运动,振动过程中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劲度系数为,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时,间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
A.B.C.D.
3.
一列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t=0时刻波形如图所示,t=0.5s时刻P点刚好第二次出现波峰,有下列可供选择的说法:①此刻P质点速度方向向上,②Q质点开始振动时,P质点正在波峰,③在t=0.5s时刻,质点P加速度方向向上,④在t=0.5s时刻,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其中正确的是 (    )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②

2.选择题(共11题)

4.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1B上,且B1D⊥A1F,A1C1⊥A1B1.求证:

5.设变量x、y满足线性约束条件 {#mathml#}{x+3xy12xy3{#/mathml#} ,则目标函数z=log7(2x+3y)的最小值为{#blank#}1{#/blank#}.
6.设变量x、y满足线性约束条件 {#mathml#}{x+3xy12xy3{#/mathml#} ,则目标函数z=log7(2x+3y)的最小值为{#blank#}1{#/blank#}.
7.设命题p:“若ex>1,则x>0”,命题q:“若|x﹣3|>1,则x>4”,则(  )
8. 7.“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诗对照图5回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2|xm|﹣1(m为实数)为偶函数,记a=f(log0.53),b=f(log25),c=f(2m),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
10.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2|xm|﹣1(m为实数)为偶函数,记a=f(log0.53),b=f(log25),c=f(2m),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
11.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2|xm|﹣1(m为实数)为偶函数,记a=f(log0.53),b=f(log25),c=f(2m),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
12.已知函数f(x)= {#mathml#}alnxx{#/mathml#} 在点(1,f(1))处的切线与x轴平行.
13.“mn<0”是“曲线 {#mathml#}x2m+y2n{#/mathml#} =1是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  )
14.已知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锥的侧面积是(  )

3.多选题(共4题)

15.
做简谐振动的物体,每一次通过同一位置时,都具有相同的( )
A.速度B.加速度C.动能D.回复力
16.
如图所示表示两列同频率相干水波在t=0时刻的叠加情况,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2 cm,波速为2 m/s,波长为0.4 m,E点是BD连线和AC连线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两点是振动减弱点
B.E点是振动加强点
C.B、D两点在该时刻的竖直高度差为4 cm
D.t=0.05 s,E点离开平衡位置2 cm
17.
关于简谐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回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物体就做简谐运动
B.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C.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正弦函数规律
D.速度方向有时与位移方向相反,有时与位移方向相同
18.
一简谐振子沿x轴振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时刻振子的位移时刻时刻。该振子的振幅和周期可能为()
A.0. 1 m,B.0.1 m,8sC.0.2 m,D.0.2 m,8s

4.解答题(共3题)

19.
图为一简谐波在t=0时,对的波形图,介质中的质点P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4sin5xl,求该波的速度,并指出t=0.3s时的波形图(至少画出一个波长)
20.
一个单摆在质量为m1、半径为R1的星球上做周期为T1的简谐运动,在质量为m2、半径为R2的星球上做周期为T2的简谐运动,求T1与T2之比。
21.
两块质量分别为m1、m2的木板,被一根劲度系数为k轻弹簧连在一起,并在m1板上加压力F,如图所示,撤去F后,m1板将做简谐运动。为了使得撤去F后,m1跳起时恰好能带起m2板,则所加压力F的最小值为?

5.实验题(共2题)

22.
在一次用单摆测定加速度的实验中,图A的O点是摆线的悬挂点,如图示,(3)摆长L= m.。图B为测量周期用的秒表,长针转一圈的时间为30s,表盘上部的小圆共15大格,每一大格为lmin,该单摆摆动n=50次时,长、短针位置如图中所示,(4)所用时间t= s.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多次改变L的值并测得相应的T值.现测得的六组数据标示在以L为横坐标、T为纵坐标的坐标纸上,即图中用“”表示的点。根据图中的数据点作出T2与L的关系图线. 若甲同学测摆长时,忘记测摆球的半径,则他用图线法求得的重力加速度(5) (填“偏大”或“偏小”或“准确”)
23.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读数如图所示,则摆球直径为__cm,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11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