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2.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3.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6.
如图表示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60只,标志的20只.则下列数字最接近K值的是( )
2.单选题- (共3题)
7.
如图所示,单摆摆球的质量为m,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T,摆球从最大位移A处由静止开始释放,摆球运动到最低点B时的速度为v,则:


A.摆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 |
B.摆球运动到B时重力的瞬时功率是2mgv |
C.摆球运动到B时重力的瞬时功率是mgv |
D.摆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为![]() |
8.
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的图像,波速为0.2 m/s,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振源振动的频率为0.4 Hz |
B.若质点a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则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
C.图示时刻质点a、b、c所受回复力大小之比为2∶1∶3 |
D.经过0.5 s质点a、b、c通过的路程为75 cm |
9.
如图所示的振荡电路正处在振荡过程中,某时刻线圈L中的磁场和电容器C中的电场如图所示,则此时:


A.线圈中磁感应强度正在增大 | B.振荡电流达到最大值 |
C.电容器中的电场强度正在增大 | D.电容器极板上电荷最多 |
3.多选题- (共3题)
10.
如右图所示产生机械波的波源O做匀速运动的情况,图中圆表示波峰,已知波源的频率为f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波源正在向B点移动 |
B.观察者在图中A点接收波的频率是定值,但大于f0 |
C.观察者在图中B点接收波的频率是定值,但大于f0 |
D.观察者在图中C点或D点接收波的频率是定值,但大于f0 |
11.
如图所示,MN和PQ为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的两根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垂直导轨放置的金属棒ab与导轨接触良好,在水平金属导轨之间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导轨的N、Q端接理想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理想变压器的输出端有三组次级线圈,分别接有电阻元件R、电感元件L和电容元件C。若用IR、IL、IC分别表示通过R、L和C的电流,不考虑电容器的瞬间充放电,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若ab棒匀速运动,则IR≠0、IL≠0、IC=0 |
B.若ab棒匀加速运动,则IR≠0、IL≠0、IC=0 |
C.若ab棒做加速度变小的加速运动,则IR≠0、IL=0、IC=0 |
D.若ab棒在某一中心位置附近做简谐运动,则IR≠0、IL≠0、IC≠0 |
12.
(多选)一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角速转动,产生交变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为e=10
sin 4πtV,则( )

A.该交变电动势的频率为2 Hz |
B.零时刻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 |
C.t=0.25 s时,e达到最大值 |
D.在1 s时间内,线圈中电流方向改变100次 |
4.解答题- (共2题)
13.
(10分)一列简谐横波沿水平直线方向向右传播。M、N为介质中相距为x的两质点,M在左,N在右,某时刻M、N两质点振动正好经过平衡位置,而且M、N之间只有一个波峰,经过t时间N质点恰好处于波峰位置,求这列波的波速。
14.
(12分)一矩形线圈abcd放置在如图所示的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中(OO′的左边有匀强磁场,右边没有),线圈的两端接一只灯泡。已知线圈的匝数n=100、电阻r=1.0 Ω,ab边长L1=0.5 m,ad边长L2=0.3 m,小灯泡的电阻R=9.0 Ω,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0×10-2 T。线圈以理想边界OO′为轴以角速度ω=200 rad/s按如图所示的方向匀速转动(OO′轴离ab边距离为
L2),以如图所示位置为计时起点。求:

(1)在0~
的时间内,通过小灯泡的电荷量;
(2)在右图中画出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以abcda方向为正方向,至少画出一个完整的周期);

(3)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


(1)在0~

(2)在右图中画出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以abcda方向为正方向,至少画出一个完整的周期);

(3)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
5.实验题- (共2题)
15.
(1)如右图是一个单摆的共振曲线,此单摆的固有周期T是________s,若将此单摆的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最大值将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移动。

(2)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激光的波长为5.30×10-7m,屏上P点距双缝S1和S2的路程差为7.95×10-7m.则在这里出现的应是 (选填“明条纹”或“暗条纹”)。现改用波长为4.30×10-7m的激光进行上述实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屏上的条纹间距将 (选填“变宽”、“变窄”、或“不变”。

(2)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激光的波长为5.30×10-7m,屏上P点距双缝S1和S2的路程差为7.95×10-7m.则在这里出现的应是 (选填“明条纹”或“暗条纹”)。现改用波长为4.30×10-7m的激光进行上述实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屏上的条纹间距将 (选填“变宽”、“变窄”、或“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