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观察下列图形,它是把一个三角形分别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构成4个小三角形,挖去中间的一个小三角形(如图1);对剩下的三个小三角形再分别重复以上做法,…将这种做法继续下去(如图2,图3…),则图6中挖去三角形的个数为( )
2.单选题- (共3题)
3.
如图甲所示,“飞车走壁”的演员骑着摩托车飞驶在光滑的圆台形筒壁上,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台筒固定不动。现将圆台筒简化为如图乙所示,若演员骑着摩托车先后在A、B两处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乙中虚线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处的线速度大于B处的线速度
B.A处的角速度大于B处的角速度
C.A处对筒的压力大于B处对筒的压力
D.A处的向心力大于B处的向心力

A.A处的线速度大于B处的线速度
B.A处的角速度大于B处的角速度
C.A处对筒的压力大于B处对筒的压力
D.A处的向心力大于B处的向心力
4.
用水平力拉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到
秒末撤去拉力F,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到
秒末静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且
.若拉力F做的功为W,平均功率为P;物体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分别为
和
,它们的平均功率分别为
和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3.多选题- (共3题)
5.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A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圆环从A处由静止释放后,经过B处速度最大,到达C处(AC=h)时速度减为零.若在此时给圆环一个竖直向上的速度v,它恰好能回到A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圆环()


A.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增大 |
B.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
C.在C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
D.上下两次经过B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
6.
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P点的振动周期为0.4 s,从波传到x=5 m的M点时开始计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波长是5 m |
B.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下 |
C.1s内质点M经过的路程为1 m |
D.质点Q (x=9m) 经过0.7 s第一次到达波峰 |
7.
L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
B.若磁场正在减弱,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
C.若电容器正在放电,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
D.若电容器正在放电,则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增大 |
4.解答题- (共2题)
8.
研究小组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小物块在斜面上的运动。木板OA长度L =" 3.75" m,可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它与水平面的夹角记为θ;小物块的质量m =0.1 kg,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25,开始时小物块静置于O端。大小为1 N、方向始终平行于木板的力F作用于小物块上(取g =" 10" m/s2,sin370 = 0.6)。求:

(1)θ取何值时,小物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时间最长?
(2)当θ = 370时,为保证小物块不冲出木板顶端,力F的作用时间不得超过多少?

(1)θ取何值时,小物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时间最长?
(2)当θ = 370时,为保证小物块不冲出木板顶端,力F的作用时间不得超过多少?
9.
某电视台正在策划的“快乐向前冲”节目的场地设施如图所示,AB为水平直轨道,上面安装有电动悬挂器,可以载人运动,下方水面上漂浮着一个半径为R铺有海绵垫的转盘,转盘轴心离平台的水平距离为L,平台边缘与转盘平面的高度差为H。选手抓住悬挂器后,按动开关,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从A点沿轨道做初速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起动后2s悬挂器脱落。设人的质量为m看作质点),人与转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重力加速度为g。

(1)假设选手落到转盘上瞬间相对转盘速度立即变为零,为保证他落在任何位置都不会被甩下转盘,转盘的角速度ω应限制在什么范围?
(2)若H=3.2m,R =0.9m,取g=10m/s2,当a=2m/s2时选手恰好落到转盘的圆心上,求L。
(3)若H=2.45m,R=0.8m,L=6m,取g=10m/s2,选手要想成功落在转盘上,求加速度a的范围。

(1)假设选手落到转盘上瞬间相对转盘速度立即变为零,为保证他落在任何位置都不会被甩下转盘,转盘的角速度ω应限制在什么范围?
(2)若H=3.2m,R =0.9m,取g=10m/s2,当a=2m/s2时选手恰好落到转盘的圆心上,求L。
(3)若H=2.45m,R=0.8m,L=6m,取g=10m/s2,选手要想成功落在转盘上,求加速度a的范围。
5.实验题- (共1题)
10.
图(a)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A和△tB,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
;
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擦因数μ.

回答下列为题:
(1)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的示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cm.
(2)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tA和△tB表示为a=_______.
(3)动摩擦因数μ可用M、m、
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μ=_______.
(4)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______(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A和△tB,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

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擦因数μ.

回答下列为题:
(1)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的示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cm.
(2)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tA和△tB表示为a=_______.
(3)动摩擦因数μ可用M、m、

(4)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______(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