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4月测试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9703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单选题(共4题)

1.
一个同学在体重计上做如下实验:由站立突然下蹲。则在整个下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学处于失重状态,体重计的读数小于同学的体重
B.同学处于失重状态,体重计的读数大于同学的体重
C.同学先失重再超重,体重计的读数先小于同学的体重再大于同学的体重
D.同学先超重再失重,体重计的读数先大于同学的体重再小于同学的体重
2.
木星是绕太阳公转的行星之一,而木星的周围又有卫星绕木星公转。如果要通过观测求得木星的质量M,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需要测量的量及木星质量的计算式是
A.卫星的公转周期T1和轨道半径r1
B.卫星的公转周期T1和轨道半径r1
C.木星的公转周期T2和轨道半径r2
D.木星的公转周期T2和轨道半径r2
3.
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表示,图乙表示介质中某质点此后一段时间内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波沿x轴正向传播,则图乙表示P点的振动图像
B.若图乙表示Q点的振动图像,则波沿x轴正向传播
C.若波速是20m/s,则图乙的周期是0.02s
D.若图乙的频率是20Hz,则波速是10m/s
4.
如图表示洛伦兹力演示仪,用于观察运动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在实验过程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不加磁场时电子束的径迹是直线
B.加磁场并调整磁感应强度电子束径迹可形成一个圆周
C.保持磁感应强度不变,增大出射电子的速度,电子束圆周的半径减小
D.保持出射电子的速度不变,增大磁感应强度,电子束圆周的半径减小

2.填空题(共1题)

5.
如图所示,线圈焊接车间的传送带不停地传送边长为L,质量为4kg,电阻为5Ω的正方形单匝金属线圈,线圈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传送带总长8L,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0°,始终以恒定速度2m/s匀速运动。在传送带的左端虚线位置将线圈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一段时间,线圈达到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线圈运动到传送带右端掉入材料筐中(图中材料筐未画出)。已知当一个线圈刚好开始匀速运动时,下一个线圈恰好放到传送带上。线圈匀速运动时,相邻两个线圈的间隔为L。线圈运动到传送带中点开始以速度2m/s 通过一固定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5T、磁场方向垂直传送带向上,匀强磁场区域宽度与传送带相同,沿传送带运动方向的长度为3L。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正方形线圈的边长L;
(2)每个线圈通过磁场区域产生的热量Q;
(3)在一个线圈通过磁场的过程,电动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P。

3.解答题(共2题)

6.
如图所示,长为L的平行金属板M、N水平放置,两板之间的距离为d,两板间有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个带正电的质点,沿水平方向从两板的正中央垂直于磁场方向进入两板之间,重力加速度为g。

(1)若M板接直流电源正极,N板接负极,电源电压恒为U,带电质点以恒定的速度v匀速通过两板之间的复合场(电场、磁场和重力场),求带电质点的电量与质量的比值。
(2)若M、N接如图所示的交变电流(M板电势高时U为正),L=0.5m,d=0.4m,B=0.1T,质量为m=1×10 4kg带电量为q=2×10 2C的带正电质点以水平速度v=1m/s,从t=0时刻开始进入复合场(g=10m/s2

a.定性画出质点的运动轨迹
b.求质点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时间
7.
如图所示,MN、PQ为竖直放置的两根足够长平行光滑导轨,相距为d=0.5m,M、P之间连一个R=1.5Ω的电阻,导轨间有一根质量为m=0.2kg,电阻为r=0.5Ω的导体棒EF,导体棒EF可以沿着导轨自由滑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且跟两根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的下半部分处于水平方向且与导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2T。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导轨电阻不计。

(1)若导体棒EF从磁场上方某处沿导轨下滑,进入匀强磁场时速度为v=2m/s,
a.求此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大小和方向
b.求此时导体棒EF的加速度大小
(2)若导体棒EF从磁场上方某处由静止沿导轨自由下滑,进入匀强磁场后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导体棒EF开始下滑时离磁场的距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